济公这个人物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融合两位高僧的事迹)

我国南宋时期,民间开始流传起了一位"活佛"的故事,说书人们将其称之为"济公",说他是佛教降龙罗汉转世,平日里最大的爱好就是惩恶扬善、除暴安良。随着人们对这些故事的口耳相传,其形象也逐渐得到完善,并最终定型为了一个外表不修边幅,内心大慈大悲的得道高僧。

济公这个人物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融合两位高僧的事迹)(1)

随着明末清初《济公传》和八十年代著名影视剧《济公》的出现,济公及其事迹不再仅限于在浙江一带传播,而是被全国各地的人所接触和知晓。不过,人们在了解济公事迹的同时,也会产生疑问,那就是济公在历史上是否曾真实存在过。其实,历史上的济公虽然不是什么罗汉转世,但也是非常优秀的高僧,且一生也四处行善,深受百姓的爱戴。

济公,本名李修缘,关于其出生日期,民间流传着建炎四年(1130)、绍兴十八年(1148)两个版本,总的来说,他生于南宋初年,出生地是台州天台的永宁村。据济公师侄居简在《湖隐方圆叟舍利塔铭》当中的记载,济公的祖上乃是宋太宗时的驸马李遵勖。在济公出生之前,其家族就世代为官,且不少人都笃信佛教。

济公这个人物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融合两位高僧的事迹)(2)

济公出生时,其父李茂春已是年近四十,因此其比之初为人父的寻常人要更加喜出望外。为了感谢佛祖的保佑,李茂春请当地国清寺的住持为儿子取名,后者则取了"修缘"这样一个颇具韵味的名字。少年时期,济公父母双亡,遭遇如此巨大变故后,他选择了遁入空门,出家国清寺为僧,法号道济。

在国清寺待了一段时间之后,济公又前往临安的灵隐寺,拜入了瞎堂慧远禅师的门下。在灵隐寺期间,济公举止放浪,不但不避出家人所避讳的酒肉、不喜欢和其他僧人一样坐禅念佛,还时常穿着破旧的衣服穿行大街小巷,和传统的僧侣形象大相径庭。对于济公的行为,大多数人都表示不理解,甚至因为他看上去疯疯癫癫而给他取了外号"济癫"。

济公这个人物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融合两位高僧的事迹)(3)

久而久之,一些僧人实在难以忍受,便向慧远禅师告状,希望能将济公这个异类逐出灵隐寺,但境界颇高的慧远大师却十分淡然地表示,佛门能够包容万事万物,自然也能容得下一个举止有些异于常人的"癫僧"。其实,慧远禅师内心清楚,济公虽然看上去有些离经叛道,但所做的大多是利于百姓的好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也是在履行佛教"普渡众生"的使命,而且做的比许多看上去正经的僧人更好。

济公擅长医术,因此在游历人间期间时常出手为那些因贫困看不起病者诊治。另外,慧远禅师圆寂之后,济公前往了净慈寺,而净慈寺却因一场大火惨遭烧毁,见此情形,他义无反顾四处化缘筹集资金和材料,终于是重修净慈寺,留下一段佳话。

济公这个人物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融合两位高僧的事迹)(4)

另外,济公还是一个博学多才、文采斐然的人。国学大师南怀瑾对济公的诗作曾作出高度评价,认为其境界不输于宋代的范成大、陆游。如今,济公作品当中最为人所知的无疑是那句著名的"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但其实他自述平生的诗作还是相当有水平的,其诗写道:"削发披缁已有年,唯同诗酒是因缘。坐看弥勒空中戏,日向毗卢顶上眠。撒手须能欺十圣,低头端不让三贤。茫茫宇宙无人识,只道颠僧绕市廛。"

济公这个人物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融合两位高僧的事迹)(5)

其实,除了李修缘这个原型之外,人们如今所津津乐道的济公故事,还有一些来自于另一位历史上的高僧,那便是南北朝时生于句容县东阳镇的高僧宝志。宝志和尚七岁出家,而到了五十岁左右时,他突然留起数寸的头发,并开始光着脚在街头巷尾四处游荡。

相传,当时宝志禅师不但能够连续几天都不吃饭,还经常说出一些晦涩难懂的话。不过,尽管这些话当时人们没法理解,但不久之后发生的一些事情,却能够与之吻合、对应。久而久之,远近一带的百姓甚至官员都对宝志十分敬重。然而,这一现象也传入了齐武帝的耳中,这位以勤政著称的皇帝认为宝志不过是妖言惑众,于是下令将其逮入狱中,希望减少他对国民的影响。

结果,齐武帝明明已经将宝志关在了监狱里,可是却有人在街上又见到了他的身影,武帝听闻后派人到监狱探视,又能看到宝志好好的待在牢中。甚至还有传说表示,宝志对齐武帝施法,让其看到了地狱当中因他推行的"刀锥之刑"而死者的惨象。

济公这个人物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融合两位高僧的事迹)(6)

总之,齐武帝最终受到劝谕,终于是放弃了刀锥之刑,并以仁政治国,让南齐变得更加繁荣。而从人们口口相传的济公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宝志禅师的影子,在传说当中,济公智斗奸相秦桧,也让许多其他坏人吃尽了苦头,百姓们因之大快人心,感到振奋。所以,宝志禅师也可以说是组成"活佛济公"形象的一部分,他与道济和尚互相交融,才有了深受人们欢迎的济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