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神枪狙击(三八大盖威力小)

【军武次位面】: 疯狗的轻武

抗日战争神枪狙击(三八大盖威力小)(1)

轻武专栏是军武全新打造的单兵武器类栏目,不求最高深,但求最有料!

咱们经常在一些影视剧当中看到,抗战中我军将士吐槽鬼子三八大盖穿透虽强,但威力太小。往往一枪两眼,只要没命中要害,回去修养个把礼拜就生龙活虎。

抗日战争神枪狙击(三八大盖威力小)(2)

▲这可能是大多数人认为38大盖威力小的开始

到了抗日神剧泛滥的年代,这种段子越传越多,俨然一副日本轻武器从上到下都是弱智设计的段子大范围流传。而真实的三八大盖杀伤力真的这样么?

先说最早关于三八大盖一枪两眼的说法最早源自于作家刘流在1958年出版的小说《烈火金刚》,其中有以下描述:

抗日战争神枪狙击(三八大盖威力小)(3)

虽然这是文学创作的描写,实际上三八大盖的子弹威力小并不是无风不起浪。当时的日本人觉得他们身材普遍矮小,对于欧洲一水7-8mm的全威力步枪弹的后座力,确实难以承受,而采用了比较小的6.5毫米口径。

抗日战争神枪狙击(三八大盖威力小)(4)

▲98K枪口动能有3696焦耳

所以说三八大盖的子弹弹头只有9克,而德军98K弹头有12.8克,从枪管中发射出来的动能仅有2600多焦耳,而当时其他国家的步枪普遍都有3500焦耳以上。

抗日战争神枪狙击(三八大盖威力小)(5)

▲莫辛纳甘枪口动能比98K稍高,3740焦耳

虽然38大盖枪口动能比同时代的其他枪械低,但是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这个能量水平一点不低。大名鼎鼎的AK47枪口动能1960焦。三八大盖好歹打的也是6.5毫米的全威力步枪弹,2600焦耳的水平超过AK一大截,所以说三八大盖动能看要和谁比,打人绰绰有余。

抗日战争神枪狙击(三八大盖威力小)(6)

▲AK射中小腿后果,出口碗大的洞,三八大盖又岂能只是一个眼?

(过于血腥打码处理)

除了弹头能量外,有坂6.5毫米步枪弹的设计也很凶猛。早期的子弹弹头的形状大多都是圆头,因为早期人们还没意识到尖头弹带来的更好的抗风阻效应,而圆头弹相对有更好的存能,在低速情况下也有更好的停止作用。日俄战争时日本的步枪弹就是30式圆头弹,效果不太好。

抗日战争神枪狙击(三八大盖威力小)(7)

但后来,尤其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各国纷纷感觉到尖头弹的存速优秀,高速的弹头射入人体之后遇阻会发生翻滚,破裂。往往能造成几倍于弹头直径的弹道创伤。于是日本人在日俄战争之后也意识到了这点,所以尖头的38式6.5mm尖头弹也被研发了出来,这种弹不可谓不毒。

抗日战争神枪狙击(三八大盖威力小)(8)

二战之后,美国医疗部发布的弹道创伤报告中对于日本6.5mm子弹的研究提到:日本6.5mm尖头弹的前段铜被甲较厚。而后端较薄,弹芯材料是铅。由于铅比铜重,所以弹头的重心集中在后部。

当这种弹头以600米每秒的速度或者更高速度射入人体的时候,弹头会出现可怕的失稳,进而导致翻滚,甚至铜套和铅芯分离。三八大盖的一穿两眼这个论调,至少在较近距离是不可能的,更何况38式6.5mm子弹的长径比很高,翻滚起来伤害更大一些。

抗日战争神枪狙击(三八大盖威力小)(9)

▲弹头在体内这样滚,谁能遭得住?

那么200米开外呢?其实这才是威力小的来源。因为日本人对于枪械精度想当执着,那就要让出膛的弹丸飞的又稳又远因此弹头转速很高。弹头刚刚射出之后射入人体,瞬间阻力加大导致失稳。但到了200米之后,弹头进入飞行稳定期,容易出现一穿而过的现象,相比同期全威力步枪弹显得有些威力不足,但绝不是像抗日神剧里一样打中钻个眼没事的那种。

抗日战争神枪狙击(三八大盖威力小)(10)

▲38步枪侵彻力很高

在600米上还能击穿近一米土墙

也正是因为三八大盖的6.5mm虽然在短距离伤害逆天,但毕竟二战时期的步兵交战距离比之现代较远,远距离精准侵彻力高的38式反而还是比较适合这种作战环境的。

抗日战争神枪狙击(三八大盖威力小)(11)

▲后期7.7毫米的99式步枪威力更大

不过日本人为了加强步枪远距离的杀伤力,也在后期使用了模仿英国.303口径的7.7x58mm口径步枪弹,更重、口径更大的弹头在较远距离依旧能保持较大存能和杀伤也是日本人权衡考虑后的产物。

抗日战争神枪狙击(三八大盖威力小)(12)

▲手持“三八大盖”的日军士兵

总的来讲,日本人对于步枪的认识并不高明。尤其是既要为了精度和射程而使用三八式这种加上刺刀比他们个子还高的步枪,这是对于一战认识的不足,毕竟他们没正儿八经经历过。

另一方面,怀疑有幸存者效应的概率,能说上话的都是远距离被6.5mm击中的。因此咱们不能就这么果断的认为,38大盖杀伤力很弱。毕竟抗战14年,如果对方的轻武器如此不堪,抗战的胜利不会如此来之不易。

抗日战争神枪狙击(三八大盖威力小)(13)

抗日战争胜利并不是因为敌人的武器差

而是我们的父辈用鲜血和汗水将豺狼赶出了我们的家园!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