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榕渡口旅游攻略(古榕古道古镇)

山谷水乡——云水谣

云水谣坐落在山环水绕的谷地里,

一条河流,四面青山,

仅仅是这种结构,

就区别于乡村的小巷和城市的大街,

人行其中,

自然而然就会萌发各种各样快乐的念头。

古榕渡口旅游攻略(古榕古道古镇)(1)

云水谣原名长教,是闽南人与客家人的交融之地,位于漳州市南靖县境内。2005年,台盟中央名誉主席、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克辉,以自己和几位台胞的生活阅历为原型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寻找》,被改编成电影《云水谣》,电影就在这里拍摄取景。之后,长教村因《云水谣》而名声大振。“藏在深山人未识”的长教从此令人刮目相看。那凝重古朴的土楼、淳朴的民情民风,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福建土楼“申遗”成功后,当地政府为了让游客在领略当地风光的同时,感受闽台交流的深远,顺势借《云水谣》之名,将长教村更名为“云水谣”古镇。

云水谣之美在于它的清幽。一条随意流泻的弯弯小溪,从远山里唱出,又悠悠地渗入到天边的彩虹之中。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从未见过这样清澈的小溪,平缓而浅的溪水刚好淹过膝盖。我不止一次蹚进溪水,或撩水花或坐在从苍崖上垂吊在河床的树根上,凝望漾动的溪水,此时,听觉、视觉、触觉都变得非常敏锐,每一缕风,每一道光和影,都有灵魂的渗进。远远望去,不时有人倾身在溪中洗刷,平添了几分情趣。我们的到来打破了这里的宁静,款款笑声撒播在水里,闪闪烁烁,引得洗衣的村妇频频回望。

古榕渡口旅游攻略(古榕古道古镇)(2)

鹅卵石铺成的古栈道沿溪而建,绵延10余公里。古栈道,叫古幽道,因为它非常幽静。那上面的鹅卵石由于年代久,走的人多,被磨砺得十分光滑。据考证,古栈道是过去长汀府即现在的龙岩市通往漳州的必经之地。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进京考进士考状元,都要从这古幽道走……古栈道溪岸边有一古榕树群,由13棵百年、千年老榕组成,蔚为壮观。其中一棵老榕树是目前福建省已发现的最大的古榕树,树干底端需要10多个大人才能合抱。这里的古榕树是那样独具风采,盘根错节,枝繁叶茂。山风掠过它高高的枝头,把叶子掀动得忽白忽绿,但树身则牢固地埋在地里,任怎么吹都不动摇。有几棵榕树横向生长,枝丫伸向溪中,给远道而来的观光客留下“疏影横斜水清浅”的景致。循着古栈道,我来到吊角楼旁老榕树下。在古榕树的绿荫下,一方石几,数只石凳,或茶或棋,或丝竹管弦,客家山歌、南音便袅娜成幽梦……此时,几个老人组成的民乐队正在演奏,扬琴、二胡、琵琶、大鼓,吹拉弹唱,音律独特,别有韵味。细细品味,他们正在介绍自然风光、民俗文化,诉说宗教历史。栖息于榕树诗意的怀里,他们尽享乡居生活的恩惠。

古榕渡口旅游攻略(古榕古道古镇)(3)

古榕树、古栈道交织的云水谣;土楼人家、小桥流水构成的云水谣,是一种禅境。是物化了的精神家园!这种禅境,不是古佛青灯下的“禅”,而是一种“平安家园”的感觉,那么凡俗,那么自足,让人眷恋,让人散开胸中的积郁。不过云水谣不是世外,云水谣有它的历史。最能体现云水谣神韵的是山脚下、溪岸旁、田野上星罗棋布的一座座土楼。这些从元朝中期就开始建造的土楼,目前保存完好就有53座。土楼姿态万千,除了建在沼泽地上堪称"天下第一奇"的和贵楼,工艺最精美、保护最完好的双环圆土楼怀远楼外,还有吊脚楼、竹竿楼、府第式土楼……土楼穿过层层岁月而保留下来,那些湿漉漉水汪汪的苔藓,绣住了它的每条皱纹和每个斑痕。土楼的起源一直是一个谜,至今仍有争议,有专家认为“中原人为避战乱南迁建土楼聚族而居”“土楼是客家文化的结晶”;有专家认为福建圆土楼发源于九龙江中下游及比邻地区,是漳州先民抗倭的产物。土楼是明代九龙江下游及比邻地区的漳州人在抗击倭寇的血雨腥风中创造出来的,它最早出现的时间应是明嘉靖年间……无论源于何时,无论是庙堂之上,还是朝野之外怎样的人来人往,云起云飞,土楼带给人们的温馨、平和,以及在宁馨中所包容的博大深刻,却是永恒的。

古榕渡口旅游攻略(古榕古道古镇)(4)

古榕渡口旅游攻略(古榕古道古镇)(5)

领略土楼,别有一番滋味。土楼不仅建筑特色鲜明,大多数土楼的命名也寓意隽永,意味深长。和贵楼又称山脚楼,是福建省最高的土楼,建于清代雍正十年(1732年),这座土楼建在沼泽地上,用200多根松木打桩、铺垫,楼高5层21.5米,大楼为长方形,天井中心建三间一堂式学堂,历经200多年仍坚固稳定,保存完好。和贵楼,顾名思义,是劝世人弘扬以和为贵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怀远楼是双环圆形土楼,简氏家庭住宅,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怀远楼有两个涵义:一是楼主来自河北怀杨简氏家族;另一个则是要告诫简氏子孙要胸怀远大志向。楼两侧一副对联:“怀以德敦以人籍此修齐遵祖训,远而山近而水凭兹灵秀育人文。”大门两侧还有四个装饰四个大字“福禄寿全”,告诫子孙,“福禄寿全”是相对的,只有努力才能获得。怀远楼最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内院核心位置的祖堂也就是家族子弟读书的地方“斯是室”。“斯是室”令人想起刘禹锡《陋室铭》里“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句子。走进大门,迎面就是“楼中楼”内环楼“诗礼庭”。大门至诗礼庭通道两边分别有砖墙把大天井隔,在土楼走廊这侧分别有两个拱顶侧门,右侧门上大书“玉树”,左侧门上大书“宝田”,寄寓热爱禾稼树木、与自然和谐的愿望。

古榕渡口旅游攻略(古榕古道古镇)(6)

……

 

小桥流水,百年古榕树,古栈道,土楼人家——风景只为喜欢它的人而存在,它能唤醒人们心中许多被遗忘的东西,像爱情、纯洁、质朴、美感……循着小溪,古栈道上我们慢悠悠地走着、看着,并且希望,这条鹅卵石铺成的古栈道永没有尽头,遗憾的是,溪头的晚照这时已迎面而来。

来源:闽南日报社 陈小玲 文 花样漳州文旅之声 冯木波 李美法 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