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大家去看看我的小时候的家(可爱的家如此亲切)

淮海中路1843号是一幢红瓦白墙的小洋房,这里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之一,国家名誉主席、中国福利会创始人宋庆龄“可爱的家”。1948年到1963年这十五年间,宋庆龄在此工作和生活。

带大家去看看我的小时候的家(可爱的家如此亲切)(1)

昨天(1月27日)是这位杰出女性诞辰130周年纪念日,不少热心市民排队前往故居献花。下午2点,一场“大爱无边 缔造未来”纪念宋庆龄诞辰130周年故事会在天平街道66梧桐院举行,天平“名家坊”成员、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院长蔡金萍和她的伙伴们相聚在这里,一起讲述宋庆龄的故事,温馨回忆中感受那份大爱情怀。

创办“儿艺”:用戏剧点燃孩子想象

蔡金萍是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的掌门人,也是天平街道居民。她说,宋庆龄的故居在天平辖区,在平行空间里,所有天平人都是宋庆龄的邻居,“也许我们走过的某一条街道,看到的某一棵古树就是当年宋庆龄曾经驻足、凝视过的。”

带大家去看看我的小时候的家(可爱的家如此亲切)(2)

宋庆龄创办了服务于妇女儿童的中国福利会及8家妇儿单位,其中书信来往最多的就是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在“儿艺”青年演员周蕾、傅震华读到的一封谈及创办“儿艺”的信中,她这样写道:“我创办儿童艺术剧院,是为了演出儿童剧,通过儿童典型形象感染儿童,使他们有文娱生活,并寓教于文娱之中。”据统计,她写给儿艺剧院、剧院主要领导张石流、任德耀及全体同志的信,共有20封。“她希望用戏剧点燃孩子们的想象力。”蔡金萍说。

上海寓所:在这作客也在这演出

宋庆龄爱孩子,关心孩子们的成长,对剧团的孩子充满了亦师亦母的爱。活动现场,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获得者、原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东方广播中心首席播音指导王涛讲述了当年儿艺小伙伴到宋庆龄家做客的故事。1952年春天,孩子们受邀来到宋庆龄家,坐在宋庆龄上海寓所青青的草坪上,与宋庆龄促膝谈心,聊学习,也聊生活。

带大家去看看我的小时候的家(可爱的家如此亲切)(3)

在经典儿童剧《宋庆龄和孩子们》中扮演宋庆龄的蔡金萍讲述了宋庆龄与剧团小演奏员的故事。她关注孩子们的性格性情,带他们听古典名曲,鼓励他们“音乐可以陶冶情操,你们搞音乐的要好好学习啊”。除了做客,孩子们也曾在这里为外国友人演出。著名表演艺术家宋怀强讲述了一个“到宋庆龄家里演出”的故事。

自1947年创办以来,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已经走过了近76个春秋,创作演出400多部儿童剧,塑造了无数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故事会最后,儿童剧演员以一首《归来依然是少年——献给儿童剧演员》表达心中对宋庆龄和儿童剧事业的热爱与坚守。

薪火传承:“儿艺人”回归社区发光发热

天平社区学校的书画教师张寿华也是一名“儿艺人”。当天中午,家住淮海路的他特地来到宋庆龄故居,为宋庆龄献上鲜花。2001年,宋庆龄逝世二十周年之际,他曾创作了一幅肖像画,挂在了五原路中福会大楼门厅里。传承宋庆龄教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退休后的张寿华应天平社区之邀,成为一名社区学校的兼职书画教师,发挥特长,为社区发光发热。他的学生中有九旬老人,也有学龄前孩子,普及弘扬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张寿华不遗余力。

带大家去看看我的小时候的家(可爱的家如此亲切)(4)

在师生共同创作、集结成册的《天平古树名木》一书里,宋庆龄故居中的香樟让大家印象深刻。“只要身体健康,还要为孩子们、为天平居民服务。”多次荣获上海市社区教育奉献奖的张寿华在活动现场如是表达心意。

据了解,天平街道是中国共产党和社会进步人士早期在上海从事革命活动的重要区域之一,长期以来街道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富矿”,培育“红蕴天平”党建品牌。近年来,依托天平街道古树名木实践基地和“天平德育圈”人文行走等项目,天平人追随、传承宋庆龄精神,厚植红色基因,在宋庆龄诞辰130周年之际,天平街道表示,将持续发挥“红蕴天平”党建联盟和“名家坊 ”公益文化联盟的品牌优势,继续挖掘和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先辈精神,讲好红色故事。


来源:上海徐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