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帮三大亨老大是谁(宁波人占了二个)

引子

“流氓大亨”,是指利用帮会势力网罗门徒,成为地方一霸,一跃而成为上海闻人。对于这些人,老百姓给他们取了一个绰号,叫做流氓大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旧上海滩里的特有产物。

近现代移居在上海的宁波人,除了不少后来成了著名的商业、金融大亨外,还有一些人混迹于民间中,加入了帮会,成了流氓头子。如早期的上海青帮头目应桂馨,宁波鄞县人。1912年7月在上海成立的中华国民共进会,是青洪帮和哥老会联合组织,其会长就是应桂馨。他还是1913年3月参与刺杀宋救仁的主犯之一。

都知道民国时期上海最有名的三大流氓大亨,是黄金荣、杜月笙和张啸林,却不一定知道黄金荣、张啸林原籍都在宁波。

我们就重点来说一说,黄金荣、张啸林的早期起家故事。本文先说黄金荣。

青帮三大亨老大是谁(宁波人占了二个)(1)

黄金荣

黄金荣父亲

黄家世代居住在浙江余姚。黄金荣的爷爷在余姚县衙门的“皂班”里当差役。当时衙门都有“三班”衙役,即“快班”、“皂班”和“壮班”。“皂班”分“皂”与“隶”两种差事,“皂”是专管打板子、上夹棍之类执行刑罚的差役;“隶”是站堂、喊道和听杂差使的差役。在三班衙役中,“皂”班的衙役地位最低,外快最少,上班时间最长又最不自由,算是衙役里的苦差事。

黄金荣的爷爷在衙门里做了30多年差事,伺候的县官老爷换了一茬又一茬,可他始终是“皂班”小脚色。就在他的腰板弯得不能再弯,喉咙喊得不能再喊的时候,时来运转了,又一个新官上任了。

这个新县官老爷,不知是看到他诚诚恳恳,忠于职守,还是看到他年将老体已弱,动了恻隐之心,反正把他从“皂班”调到“快班”里,当上了“捕快”。谁知不到一年,他忽然就生了重病。离世前,他苦苦请求县老爷,让自己的儿子黄炳泉接替他的位子,得到准许后才闭目。

就这样,黄金荣的父亲黄炳泉没有经过任何实习环节,一下子做上了捕快。

这个黄炳泉读过几年私塾,不像他父亲呆板。他眼头活络,天生是个做捕快的料。进衙门后不到3年,就多次破案,虽在余姚衙门里属于小辈,但已经名气在外。这不,连苏州府也要请他去破一桩大案了。

这是黄炳泉当捕快的第四个年头。这年立春刚过,苏州城里有一位叫常宝卿的富绅家里,失窃了3件价值连城的古董:一件玉佛手、一件翡翠如意和一幅赵孟頫的立轴。这3件宝贝藏在牢固的密室里,开启密室不光钥匙,还需同时按下密码。而密室门的钥匙,日夜不离常宝卿的腰间,密码则只有常宝卿自己才知道。可现在门锁没坏,墙也没破,一切都原封未动,古董却不见了。

吴县衙门派出捕快四处侦查,毫无结果。正在一筹莫展,无计可施之际,有人推荐余姚县的黄炳泉,说请他来保准一举破案。

知府特地派人持公文把黄炳泉请到苏州。黄炳泉也真不愧为好手,他带领几个得力手下,经过种种曲折,很快就追回了古董,为苏州府立下大功。

原来作案主事者是盗帮帮首姚烈。他乘常家小奶奶生了小少爷,要请一个奶妈之机,通过常家熟悉的王婆婆介绍,安插刘嫂来做奶妈。王婆婆有个干女儿叫翠姑,翠姑的姘头就是姚烈。刘嫂30来岁,在常家做事勤快本分,主人很喜欢她,准备让她长期做下去。可是就在常家失窃后没几天,刘嫂死了。

黄炳泉就从刘嫂死因着手,剥丝抽茧,先从常家佣人中询问出王婆婆,再从王婆婆口中吓出翠姑,最后逮捕了姚烈。案情大白:刘嫂也是盗帮一员,由于伪装极好,常宝卿开启密室时也不回避她。刘嫂就趁常宝卿睡觉时,偷了钥匙盗了宝贝。姚烈为灭口,把刘嫂杀死了。

黄炳泉一举破获了盗帮这个奇案,他在苏州府名声鹊起。知府大人不但对他称赞有加,还想法留他在府衙里做了捕快班头。

1868年12月14 日,黄夫人生下一子,遂了黄炳泉的心愿。黄炳泉读过几年书,知道“家有千金,才是富;光宗耀祖,才算贵”这一句话,于是将儿子取名为金荣。这个男孩便是后来成了上海滩赫赫有名的青帮巨头黄金荣。

黄金荣少年

黄金荣5岁那年,染上了天花。天花那时非常难治好,死亡率高,可黄金荣活了下来,只是在脸上留下了无数疤痕。“麻皮金荣”就成了他的绰号,跟随了他一辈子。

到了1873年,黄炳泉因与新上任的知府不合,便辞职领了妻子儿女,投亲到上海,暂住在漕河泾姊姊家。那年黄金荣刚好虚年6岁。黄炳泉没有想到,日后他的儿子在上海滩上混得风风火火。

黄炳泉有一个外号叫“飞脚”的好友,其时在上海县衙门做值堂差役,经他帮助,在南市张三路南三铺的地方找了房子居住,那里属于老城厢。黄炳泉拿出多年的积蓄,在城隍庙附近的三牌楼开起一家小茶馆。

黄炳泉将儿子送进了私塾,可黄金荣对读书不感兴趣。他的同学们早已熟读了《论语》、《诗经》,而他还读不通《千字文》和《三字经》。

小儿时候,真正让他着迷的有3样东西:一是看大人搓麻将,在这方面好像颇有天赋。他能摸得出100多张麻将牌,是几洞几索几万,简直神乎其神。二是喜欢听捕快破案的故事。黄炳泉经常给黄金荣讲他经历过许多疑难奇案,使他长了不少见识。三是在茶馆里津津有味地听喝茶客讲的社会上的各种奇闻轶事,使他充满了对这个世界的好奇。

青帮三大亨老大是谁(宁波人占了二个)(2)

虽然黄金荣在私塾几年,没有读通书,字却练得不错。他最拿手的是能一气呵成,写出斗大的一个“福”字,握笔、运腕,像模像样。每到年关春节,黄金荣捋起衣袖,悬腕起笔,摇头晃脑在桌上写着一个个“福”字,然后他母亲黄邹氏就拿着一张张福字纸向茶客兜售,嘴里不住地笑喊着“我家金荣给各位贵客送‘福’来了。”几个茶客为讨吉利,就从口袋里摸出一壶茶的钱,买下福字。

黄金荣14岁那年,父亲黄炳泉得了一场大病,为治病和办丧事,黄邹氏花掉了积蓄还不够,只得借债。黄炳泉死后,黄邹氏把小茶馆变卖抵债,另租了一间小屋。

1885年,17岁的黄金荣到城隍庙姐夫开设的小裱画店里做学徒。可是他对裱画同样不感兴趣,一有机会就出去和小混混们赌博。3年之后,学徒期满,却不想再干这一行了。他觉得做裱画司务没出息,于是想找门路改换职业。但黄金荣当时既没有钱,也没有门路,做体力活儿不愿干,体面的工作找不到。没有办法,就整天游荡,混迹在在南市和法租界、公共租界交界的“郑家木桥小瘪三”中,开始了他的混世魔王的最初人生道路。

上海原来有一条河流,叫洋泾浜(今延安东路),为黄浦江的支流,它西经周泾浜与苏州河相连,往东汇入黄浦江。当时洋泾浜上有9座桥连接两岸的南北交通,其中一座就叫郑家木桥。上海小刀会起义后,英国领事为阻止战火蔓延到租界,下令拆除此桥。到1856年,美国传教士为了方便教徒进出河南面的基督教教堂,出资在木桥原址上建造了一座长10米、宽4米的木桥,上海人仍称它为郑家木桥。

青帮三大亨老大是谁(宁波人占了二个)(3)

法租界大自鸣钟巡捕房

外国人在上海建立租界,洋泾浜成了英、法租界(后来为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的交界处,桥南的法租界巡捕不能涉足桥北英租界,桥北的英租界巡捕也不能越界捕人,一河相隔,形同两国。小偷、扒手在英租界得手后,只需逃入桥南即告无事,而在法租界作案后,只要避入桥北的英租界也无事了。于是郑家木桥就成了地痞流氓们的风水宝地。

郑家木桥一带,商号林立,娼寮赌场随处可见,流氓歹徒们更是呼风唤雨,聚众闹事。黄金荣与丁顺华、程子卿等人结成了流氓团伙,很快成为“郑家木桥小瘪三”中无可争议的霸主。那个外号叫“黑皮子卿”的程子卿,就是后几年闯入“一大”会场的密探,但他也曾做过有益的事,故得以安享晚年。

当上了法租界包打听

黄金荣不甘心一辈子就这么混下去,尽管在郑家木桥一带有了点名气,但耍耍流氓,敲敲竹杠、小打小闹毕竟是小玩意儿,不是长久之计。他要出人头地,另找职业。他想到了曾经几次关照过他,在上海县衙做班头的叶捕快,于是他想法讨好巴结叶捕快,并送上了一份厚礼,终于在1887年,如愿当上了上海县衙门里的值堂差役,次年升为捕快。他真正的理想是到租界里做巡捕房的包打听,所以县衙门里的捕快,只是他的一块跳板。

黄金荣向往租界十里洋场的生活,是源于他独立承办的一起诉讼案子。

当时上海县城东门下,有一家叫富达的商行,老板汪金友。他与英商安格鲁洋行签订了代购美国花旗面粉3万包的合同,注明是“红狗牌”商标,但事先并无货样,仅以书面契约为凭,先付一半定洋。几个月后,3万包面粉由洋船运至十六铺码头。堆栈以后,汪老板打开粉袋查看,发现袋内居然全是发霉变红的面粉,包包如此。他当即去洋行交涉。安格鲁竟无理强辩∶“我们完全是按照合约办事。合约上早已写明,你所定的是红色喂狗之食料。”汪老板只好向县衙门起诉,告洋行欺诈之罪,要求归还定洋。衙门就命黄金荣去公共租界,传讯洋行大班安格鲁。

可是黄金荣冒着大雨到了安格鲁洋行,在门口白白等了几个钟头,人家就是不见他。更让他想不通的是,一个月后,反而由租界里的“会审公廨”发下提审汪老板的传票。安格鲁洋行控告汪老板悔约,所定之面粉按时到沪,却故意不予提货,也不付款,迄今该货因储藏过久变质,成为红色粉末,要求商行赔偿一切损失。上海县衙门立即将汪老板拘捕,将其改为被告,送租界审理。

“会审公廨”会审结果汪老板败诉,除要在限期内向安格鲁洋行付清货款外,还要罚款一倍,并负担全部诉讼费。当时黄金荣还比较气愤,可叶捕快摇着头对他说:“我早就料到这个结果了。租界是洋人的天下,他们能不庇护自己人?别看咱们那些官老爷在老百姓面前个个威风八面,可是在租界,屁也不敢放,洋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更不要说咱们当捕快的,十个人加起来,还不如租界里一个巡捕的手指头。”

黄金荣知道了百姓怕官吏,官吏怕洋人,到租界里在洋人的手下当差,就离着做“人上人”更近了一步。就此,黄金荣下了一定要去租界当包打听的决心。

1890年,法租界当局再次扩展租界后,为了便于向中国人收纳捐税,并收拢流氓为其服务,就公开招收华人巡捕。那年黄金荣22岁。

黄金荣迫不及待地报上了名,却左等右等没有消息。他母亲看到儿子整天愁眉苦脸的样子,问了缘由。黄邹氏一听后说:“隔壁陶阿婆讲起过,她的儿子就在租界巡捕房里做翻译,不妨托陶阿婆说说。”

原来黄邹氏经常在陶家洗衣服,关系处得很不错,曾听陶阿婆说起过她儿子的事。黄金荣大喜,要母亲赶紧去陶家托陶阿婆帮忙。陶阿婆乐于助人,叫她儿子在巡捕房打个招呼。天遂人愿,黄金荣果然被录取为三等华捕。被派在十六铺码头一带管理治安。

1894年,26岁的黄金荣被调到大自鸣钟总巡捕房做了华探,即包打听。用黄金荣自己的话说,这是“成为我罪恶生活的开始。”这是实话。虽然在此之前,他已经是一个一身流氓习气的人,但他在日后成为赫赫有名的黑社会龙头霸主,成为上海滩上炙手可热的三大亨之首,正是以担任法租界密探之位为起点的。

青帮三大亨老大是谁(宁波人占了二个)(4)

黄金荣当巡捕照

从此以后,黄金荣背靠殖民当局,以亦官亦匪的身份,在法租界步步高升,从包打听升探目、探长、督察员,直至警务处唯一的华人督察长。他利用黑社会势力,独霸一方,在黑白两道,拓展势力,欺压民众,在上海滩呼风唤雨三、四十年。

接下去黄金荣干了哪些勾当?有了什么身份?最后结局如何?相关文章很多,就不再赘述。这里择要梳理如下:

1901年农历十一月一日,黄金荣在霸占而来的聚宝茶楼里,第一次开香堂收了99名门徒。由于他自己并未加入过青帮,没有师父,没有同门兄弟,是个“空子”,所以只能请杭州等处的青帮老大前来捧场,还有虞洽卿、金廷荪等宁波老乡,以及巡捕房同事参加,当然前来送礼道贺的人还是不少。

不久,黄金荣以两根金条拜杭州青帮头子李休堂为大哥,算是成了青帮“通字辈”人物了,使他收门徒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

1913年,黄金荣承办侦破了他一生中最为轰动的一件谋杀案。他亲自把暗杀中国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前农林总长宋教仁的凶手武士英迅速逮捕归案。

1918年,后来在三大亨中名气最大的杜月笙,在陈世昌介绍下,成为黄金荣的门生。几年后,刺杀范开泰的张啸林,通过好友杜月笙引见,加入黄门。后来三人结拜为兄弟。

1918年,落魄中的蒋介石(蒋志清)在虞洽卿介绍并陪同下,投帖黄金荣,做了门徒。还有一说,蒋介石是通过徐青甫(宁波镇海人)引见,于1914年秋拜黄金荣为师的。蒋介石曾叫徐为老师。

1921年9月和1922年8月,黄金荣奉法租界当局之命,两次逮捕陈独秀。

1927年四一二事变中,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为主组成的共进会,积极参与了蒋介石的清党大屠杀行动。后来蒋介石封了他少将参议及行政院参议。

1936年黄金荣建立秘密团体忠信社,取名于蒋介石给他题写的“文行忠信”。1946年,改名为荣社,公开活动,社员数千人。

1937年上海沦陷后,日军和汪精卫极力拉拢请他当汉奸市长,黄金荣屡次拒绝。但他的好几个门徒,在伪警察局等部门当职。

1949年4月21日,上海解放,黄金荣年已80余岁,他选择留在上海没有出逃。之前,杜月笙劝其去香港。他的儿媳李志清在其默认下,卷走了金银细软去了香港。

1951年5月,84岁的黄金荣写下一份《自白书》,5月20日发表在上海《文汇报》上。《自白书》说:

“我二十六岁那年到大自鸣钟巡捕房做事,后升探长,到五十岁时升督察长,六十岁退休,这长长的三十四年,我是一直在执行法帝国主义的命令,成为法帝国主义的工具,来统治压迫人民。譬如说卖烟土,开设赌台,危害了多少人民,而我不去设法阻止,反而从中取利,实在真不应该。”“我在法巡捕房许多年,当然有些势力,有许多人拜我做先生,我也收了很多门徒,门徒又收门徒,人多品杂,就发生了在社会上横行霸道,欺压善良的行为。”“张啸林他们发起组织共进会,因为我是法租界捕房的督察长,叫我参加,我也就参加了。就此犯了一桩历史上的大罪恶,说起来,真有无限的悔恨!......”

青帮三大亨老大是谁(宁波人占了二个)(5)

黄家花园(今桂林公园)

1953年6月9日下午,黄金荣平安地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步,终年86岁。他的结局要比另外两个大亨好多了。杜月笙晚年凄凉客死在香港,张啸林作为大汉奸暴毙在枪口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