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法中最有意义的一段话(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小悟)

这本书是清华大学心理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彭凯平先生和中国著名讲师闫伟在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的2020年写的。我看这本书的时候,正值全家被隔离封禁已经将近一个月,各种米面酱油,调料菜品基本消耗殆尽,和这些东西一并消耗的还有我对生活的激情和热爱。

说全家被隔离准确但是也不精确,因为家里实际生活的是我和一个生活半自理的婆婆还有一个永不知疲倦的九岁儿子。老公因隔离时候不在家,被迫在外地隔离,天天闲的看新闻打电话问啥时候能回家。我在家忙完孩子网课,忙做饭,忙完做饭又开始收拾屋子洗衣服,整个一个陀螺在家里不停的转,剩下一老一小在旁边干看着,老的帮不上,小的尽添乱。

如果让这冗杂繁重的生活肆意压榨我,别说心花怒放,马上就快怨气冲天了。那该怎么办呢?如果生活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向上生长追求心花怒放,一种是自由沉沦任凭生活捶打无法超越,你会怎么选?

我选了第一种,因为我是真的不想让苦闷的日子来消耗我年轻的生命。我想如果单纯做选择题,大家都想选第一种。但是生活的难就在于,不是你想选哪种生活就能过哪种生活,而是你实际过哪种生活决定你拥有哪种人生。这对我们来说才真的难。因为一不留神,就会溜到洗衣、做饭、辅导作业的连环套里,毕竟这是每天必须面对的,没得逃避。就像自由落体运动一样,它自然而然的让你无可奈何。

书里告诉我们,人类在21世纪面临的最大生存挑战,不是污染、战争、饥荒、瘟疫,而是幸福感偏低。如果单说中国,我们的幸福指数在全世界排第93位,这其实和我们的大国地位及经济实力并不匹配,要知道,过去三十年,我们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是我们的幸福感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

书中以工作为例进行说明,我们一生中有1/3的时间是花在工作上,但是目前我们选择一份工作并不是出于对个人利益及幸福价值考虑,而是为了有更好的发展前途,养家糊口,甚至被迫服从别人的意愿。说的真对,我和老张就是为了能够多挣点钱,让生活好一点,孩子能去更好的学校,老人生病能有钱看病,所以我们异地生活今年是第六年了,我们结婚刚刚十年,其中还有一年是怀孕在娘家待产,大约算一下,十年婚姻,只有三年时间是我们在一起的。十年婚姻,七年异地,这样的婚姻,幸福指数会有多高?我想我和老张是幸运的,夫妻感情还算亲密,但是不得不说,维持这样一份婚姻需要太多独立和成长。那么,究竟有多少钱,才能让一个家庭幸福感满满,心花怒放呢?

其实在财务积累的路上是有一个幸福拐点的。当我们生活贫困不堪,那么增加财富无疑会让我们幸福感增加,但是当我们衣食无忧,这时候再给你增加财富,它带给你的幸福感就远远比不上你贫困时增加财富带来的幸福感要多。这时候人际关系、平等、公正等指标开始对你的幸福感影响增大。也就是说找到你财富积累的幸福拐点,才能在追求财富的路上拥有幸福。金钱可以带来快乐,但绝不是快乐、幸福本身。

那么幸福除了拥有财富,还需要别的吗?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一个物质极其丰富,金钱也花不完情况下,你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呢?

可能很多人说不出来,但是如果给你一个选择:就是让你一个人衣食无忧的生活在一个孤岛上,你是否愿意?

尽管衣食无忧,我想也没有人会愿意去。因为人类是社会动物,生活在群体中,我们有很强的归属需求。一种与他人形成持久亲密关系的愿望。这也说明人际关系是预测一个人是否生活幸福的特别重要的因素。这就是为什么在我们中国过去三十年的经济飞速发展下,人民幸福指数却是偏低的状态,各种人际关系没有搞好!

夫妻关系,职场关系,亲子关系,我们忙着去赚很多钱,却也把自己陷在了很多关系里拔不出来。正如今天早上一样,小区马上要解封了,六点就喊我们去做核酸,我起床时候五点半,收拾完下去做了核酸,上楼来婆婆和儿子还没有起床,此刻已经七点多了。我向来讨厌晚起,想把儿子培养出早睡早起的习惯,可是偏偏婆婆是个嗜睡的人,一天二十四小时,基本上有20小时是躺在床上的,我和儿子在家,基本七点闹表响他也会准时起床,可是婆婆不起,他一定会去找她闹一会,这会就是婆婆和儿子在闹。

我进屋,屋里黑乎乎的,窗帘还没有拉开,对比楼下明亮的清晨和活跃的老头老太太,心花怒放还是郁闷沮丧?凭感觉一定是郁闷沮丧,也许隐忍不发,但是想要自觉心花怒放,应该不太可能。我说了句:“再不下去,做核酸的就走了啊!”说完就去做饭了。留下叛逆的孩子回怼我:“我不去了,今天我不做核酸了。”还有一个慢悠悠的老太太回应我的是慢悠悠的沉默。

这时候我还没有时间去专门去心花怒放或者郁闷隐忍,还有早饭需要做呢,我用手打开冰箱,用脑袋打开书。从冰箱里找拿出仅有的两颗白菜,准备炒好。从书里找出了许多句话。就像这句:

活法中最有意义的一段话(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小悟)(1)

炒菜可以裹腹, 良言可以疗愈。等他俩都做完核酸上来,我已经煮好粥,热好馒头,炒好了菜,一家人吃完饭,我拿出书籍,准备写感悟。儿子自己玩乐,婆婆又去床上躺着了。

当你的心足够大,生命里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被容纳。比如顽劣叛逆的儿子,懒散无力的公婆,远在天边的老公,所有的事情加起来,都是因为此刻的他们达不到你想要的标准,那么谁的标准又肯定对呢?世界皆有理,存在即道理。

我们的情绪会在一瞬间产生,每个人在对情绪的感受、理解、利用和管理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是情绪智力,它主导我们如何处理与别人的关系。情绪智力高的人,人际关系通常比其他人要好,生活更积极,更有幸福的体验。情绪智力包括五种能力:一、自我认知能力。二、自我控制能力。三、自我激励能力。四、认知他人的能力。五、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知识几句话就能讲完,能够实际运用到生活中,才能叫智慧。让情绪智力存在于行为中,表现在身体上,蕴藏在体验里,保持积极、阳光、美好、善良的心态与身边人交往,就是在通往幸福。所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