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和益母草的区别图(怎么区分艾草和益母草)

益母草是一种很常见的中药,但和艾草有些像,那么益母草是艾草吗?益母草和艾草的区别是什么?怎么区分益母草和艾草?下面一起来看看!益母草是艾草吗益母草不是艾草。艾叶并不是益母草,两者是不同的药物。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

益母草有些地方也叫益母艾、红花艾,但与艾草不一样。区别方法:艾叶较宽大,表面深绿色,背面灰色有茸毛,干艾叶有绒,艾叶有浓烈的芳香。

艾草和益母草的区别图(怎么区分艾草和益母草)(1)

益母草和艾草的区别益母草,又名:、茺蔚、坤草、九重楼、云母草、森蒂,拉丁学名:Leonurus artemisia (Laur.)S. Y. Hu F,为唇形科、益母草属植物,夏季开花。其干燥地上部分为常用中药,中国大部分地区均产,生用或熬膏用。一年或二年生草本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生于山野荒地、田埂、草地等。在夏季生长茂盛花未全开时采摘, 味辛苦、凉,活血、祛淤、调经、消水,治疗妇女月经不调,胎漏难产,胞衣不下,产后血晕,瘀血腹痛,崩中漏下,尿血、泻血,痈肿疮疡。

益母草有利尿消肿、收缩子宫作用的作用,是历代医家用来治疗妇科病的要药。

益母草可全草入药,有效成分为益母草素,益母草含益母草碱、水苏碱、益母草定、益母草宁等多种生物碱及苯甲酸、氯化钾等。

益母草制剂有兴奋动物子宫的作用,与脑垂体后叶素相似,益母草浸膏及煎剂对子宫有强而持久的兴奋作用,不但能增强其收缩力,同时能提高其紧张度和收缩率。

艾草(学名:Artemisia argyi H. Lév. & Vaniot),别名:萧茅、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萧、艾蒿、艾蒿、蓬藁、艾p灸草p医草p黄草p艾绒等。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茎单生或少数,褐色或灰黄褐色,基部稍木质化,上部萆质,并有少数短的分枝,叶厚纸质,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基部通常无假托叶或极小的假托叶;上部叶与苞片叶羽状半裂、头状花序椭圆形,花冠管状或高脚杯状,外面有腺点,花药狭线形,花柱与花冠近等长或略长于花冠。瘦果长卵形或长圆形。花果期9-10月。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分布于亚洲及欧洲地区。

益母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益母草的别名为益母蒿、益母艾、红花艾、坤草、茺蔚、三角胡麻、四楞子棵。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 的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鲜品春季幼苗期至初夏花前期采割;干品夏季茎叶茂盛、花未开或初开时采割,晒干,或切段晒干。干益母草的茎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体轻,质韧,断面中部有髓。叶片灰绿色,多皱缩、破碎,易脱落。轮伞花序腋生,小花淡紫色,花萼筒状,花冠二唇形。切段者长约2cm。

复方

1、治痛经:益母草五钱,元胡索二钱。水煎服。

2、治闭经:益母草、乌豆,红糖、老酒各一两,炖服,连服一周。

3、治瘀血块结:益母草一两,水,酒各半煎服。(①方以下出《闽东本草》)

4、治难产:益母草捣汁七大合,煎减半,顿服,无新者,以干者一大握,水七合煎服。(《独行方》)

5、治胎死腹中:益母草捣熟,以暖水少许和,铰取汁,顿服之。(《独行方》)

6、治产后血运,心气绝:益母草,研,绞汁,服一盏。(《子母秘录》)

7、治产后恶露不下:益母草,捣,绞取汁,每服一小盏,入酒一合,暖过搅匀服之。(《圣惠方》)

8、妇人分娩后服之,助子宫之整复:益母草九钱,当归三钱。水煎,去渣,一日三回分服。(《现代实用中药》)

艾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益母草味苦、辛,性微寒。归肝、心包经。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的功效。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急性肾炎水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