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科普短(广州儿科专家玩转科普短)

小儿科普短(广州儿科专家玩转科普短)(1)

什么是“网红”医师?是互联网 医疗时代的健康资讯的传播者,更是互联网 医疗时代的实践者。他们中的多数并不追求变现、拒绝带货,用文字、文图、视频、直播科普更多健康知识。8月19日第四个医师节来临之际,南都健康联盟用文字和视频,持续关注并讲述广东“网红”医师的科普故事,记录他们“翻红”的足迹。

印根权

入驻平台:抖音、快手、小红书

昵称:印钞票的儿科印医生

触网时间:2019

代表作:科普儿童健康医学知识,因反差萌活泼风格走红,更新勤快,周更3-4条,短视频作品“这5部动画片,孩子越看越聪明”点击量高达1700万,入驻短视频平台仅一年多收获44万粉丝。

小儿科普短(广州儿科专家玩转科普短)(2)

“疫情缓解,春光明媚,小神兽们蠢蠢欲动,神兽出门衣服怎么带?”短视频中的长者脸色红润,笑容慈祥,科普过程还会认真比划着动作,偶尔使用网络流行语。一下拉近了与粉丝的距离。 粉丝留言:非常权威的儿科专家,我家的神兽不知您还记不记得?

印根权抖音科普视频

这个名为“印钞票的儿科印医生”的抖音号,自2020年4月开通以来,已经积累了44.2万粉丝,最高一条点击量高达1700万,点赞98万人次,有7.6转发,评论高达3.9万条。 “印钞票的儿科印医生”本名印根权,是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大内科副主任,呼吸科病区主任,擅长小儿哮喘、慢性咳嗽、儿童间质性肺病及呼吸系统疑难疾病诊治。凭着反差萌的科普视频圈粉无数。

网名“印钞票”是为了给家长省钱

作为儿科医生,印根权已经工作了20几年。 从医经历中,印根权遇到许多患儿,由于家长对医学知识了解程度不一样,就诊时机不一样,结局也不一样。作为儿童呼吸科的专家,印根权每周出诊一到两天,常常一放号就秒没。“还是有很多人挂不上号,”他因此萌发了做自媒体医疗科普的想法,希望分享有关儿童健康医学知识,能帮助家长在孩子身体出现异常的时候,能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有着20几年从医经历的儿科专家, 在自媒体科普领域还是个新人, 2020 年 4 月底才开始经营自己的抖音号。 2020年4月,受新冠疫情影响,医院门诊量减少,印根权有了闲暇时间,“现在短视频这么火,不如尝试做短视频健康科普,”他从公众号转战到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

在入驻抖音之前,2019年,印根权尝试开过公众号,从找选题到优化稿件、排版、找插图都一人包办,写公众号文风讲究风趣幽默,同时要有网络语言,这段经历为印根权做科普视频打下了基础。 做短视频,起个吸引人的名字很关键,印根权的昵称就很有特点。“一个医生为什么取名‘印钞票的儿科印医生’,又土又俗,”起初,朋友们很费解。印根权解释,医生的理念,治疗方案,护理方法给到家长,孩子健康了,帮家庭省钱了,印同时又是自己的姓,“全网就我一个叫印钞票的,多特别,每个医生都应该做‘印钞票’的医生,帮患者省钱。”

学美颜、写文案、追综艺保持网感

“孩子发烧手脚冰凉,散热?保暖?”“宝宝戒纸尿裤,留意这7个信号”“前方蜱虫出没,敬惕宝宝被咬伤”……印根权科普的选题,基本都是家长关注的热点话题。 要想做出热门短视频,文案是关键,科普短视频面向普罗大众,讲究通俗易懂。印根权选择找非学医的人写初稿,自己再改一些表述,一条一条改到念起来顺口,专业也对了,再开始拍,十几条短视频文案,拍摄半小时,改文案却需要将近3小时。 短视频科普视频简单易懂,时间不长却能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科普短视频需要简单直白,用短句,直奔主题,印根权举例,如大蒜能治癌症、这些维生素能增强抵抗力之类的网络谣言,科普起来很容易啰唆,但短视频最忌讳啰唆,短视频只需要罗列几大谣言,每一条后面简单一个字错,并加上比叉的手势,就简洁明了,解释也是短句带过,节奏要快,不能拖泥带水。 同时,科普语言要适合网络,网络传播需要使用一些网络语言,印根权经常上网了解时下的热词,还会追热门综艺吐槽大会、奇葩说,“你要抓最新的东西,了解年轻人的表达方 式,用个词热整个视频气氛就不一样了。 印根权是个勤快的创作者,做儿童健康医学科普一年多,他每周保持着3-4次的高频更新率,目前已经创作了295条短视频,使得账号流量得以稳定。 不同于一般网红,医生吸粉靠的是专业知识,不过印根权笑称,“现在是看脸的时代,医生水平高,脸不好看也不行。”点开印根权的科普短视频,视频中的他总是脸色红润,视频的拍摄角度也有讲究。为了提升视频的美感,他学会了用美颜功能的app拍摄,还网购了补光灯。 做短视频一年多以来,不少粉丝从线上追到线下问诊,其中不少还是外地粉丝。有一位妈妈从西安飞到广州,在广州租了房就为了给孩子看病,经过半个月的调理康复了。而这些患者对印根权已经有了信任基础,沟通起来更顺畅。 在短视频平台,印根权经常收到不少患者私信,他索性建起患者交流微信群,定期在群里符答疑解惑,如今他的微信群已经多达14个,粉丝也来自全国各地,有时他也会在群里征集选题。通过短视频平台来门诊的患者,往往忠诚度很高,不会中途换其他医生。 作为一名医生,门诊数量和作为健康科普作者帮助到的孩子不是一个数量级别。印根权希望把儿童健康医疗知识传播得更远。

朋友圈的育儿专家,因看病“慢”受欢迎

“搞儿科一段时间以后,你会发现每个儿科医生都很慈祥,因为你天天跟孩子在一起,你心会越来越善,看到一些小孩心都会化的那种感觉,你知道吗?” 印根权对儿科的热爱是藏不住的,聊起儿科就停不下来。他是朋友圈里的育儿专家,跟朋友吃饭,一坐下来聊育儿就能聊两小时。每天下了门诊,微信就有一堆未读消息,都是请教儿科相关问题的,他都一一仔细回复。

小儿科普短(广州儿科专家玩转科普短)(3)

与线上科普简单直白相反,门诊的印根权是一位看病很“慢”的专家。 比如孩子诊断是哮喘,印根权会跟家长把哮喘的基本原理,诊疗方案一一讲明白,如果是慢性咳嗽的孩子,他会打印一张慢性咳嗽常见的原因分析,怎么处理怎么治疗,从询问病史,到分析检查结果,日常生活该如何护理,整个下来基本需要15-20分钟,“这就是为什么我看病慢,我希望家长能掌握这些护理知识”,为了尽量多看一些病人,印根权经常中午不休息,简单吃个午饭又继续回到诊室看病。

采访当天,一对夫妇带着女儿从英德驱车前来找印根权看病,他一一给父母讲解孩子护理知识,并打印了一份护理的宣教单,包括了穿衣盖被原则、慢性咳嗽病因分析及可能策略,还有一张哮喘护理图表。这是印根权自己梳理护理内容,每一位患儿家长都给一份,他认为护理的理念很关键。

小儿科普短(广州儿科专家玩转科普短)(4)

“主任很亲切,一般的主任哪会花时间给你讲这么多。”患儿家长赞印根权细致。 有时,印根权在门诊还充当家庭调解员,有一次一位妈妈抱着咳嗽感冒的孩子来到门诊,印根权一看孩子穿了厚厚两件衣服,表示孩子是穿多了,丈夫立即责备她不会带孩子,印根权马上劝阻,“孩子有问题是她一个人问题吗?你应该关爱老婆,和老婆一起解决问题。”话音刚落,孩子母亲眼泪哗哗往下掉,“一看就知道受了很多委屈。”有时,印根权又是心理医生,他关心孩子的心理,“有些二胎家庭发现大宝呼吸有问题,或有鼻炎症状,但检查却没有发现问题,就要考虑到可能是心理方面问题,”而这些都是靠聊天聊出来的。 因为儿科的特殊性,很多时候需要“聊”,聊吃喝拉撒、聊生活习惯、聊注意事项等,这也是诊疗的一部分。 采写:南都记者 李春花 实习生 李茗轩 通讯员 李雯 摄影、视频:南都记者 吴佳琳 李琳 实习生 张绮婧 黄凯琪

部分图片由受访对象供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