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采蘩拼音版的全文 诗经-采蘩

诗经采蘩拼音版的全文 诗经-采蘩(1)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

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

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

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注释

于以:于何,在何处。另一种解释是语气助词。

蘩:fán,白蒿。二年生草本,茎、枝被类白色微柔毛,可入药,嫩叶可食用。

诗经采蘩拼音版的全文 诗经-采蘩(2)

沼:沼泽,水塘

沚:zhǐ,水中的小沙洲。

事:祭祀。

涧:夹在两山间的水沟,山涧。

宫:房屋,居室。

被:bì,同‘髲’,取别人的头发编织佩戴的发饰。

僮僮:tóng,盛貌。

夙夜:sù,朝夕、日夜、时刻。

公:公事,也说公庙。

祁祁:舒缓的样子,众多的样子。

薄言:语气助词,无实义。

复习:

《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擷之。’

还归:huán,返回,归寝。

译文

何处可以采摘白蒿?在水池中和河州边。

采来白蒿用在何处?公侯祭祀要用到它。

何处可以采摘白蒿?在山涧中的溪水边。

采来白蒿用在何处?公侯居室要用到它。

头戴饰物华美盛多,早晚都为公事尽心。

头戴饰物体态安舒,礼成然后返回本处。

解析

(1)繁即白蒿在先秦时代人们生活中有哪些作用,从此诗中可以窥出一角,祭祀时用白蒿,居室中放置白蒿。可能有辟邪、驱邪的意义在里面,也就是说先秦人认为白蒿可以辟邪。那时的人应该也知道了白蒿可以药用、食用。所以在两三千年前,这种植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用这种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来写入诗词和歌谣之中,并且用白蒿来‘起兴’讲述到官员和百姓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很自然,说明这种诗歌是来自于民间歌谣,扎根于百姓之中的。

现代人看白蒿,知道它是一种野草,长在湿润阴凉的地方,我们日常出外踏青时可以见到,白蒿是一种中药的成分,可能只有从事中医药学的人才会注意到它。因为在2021年的今天,白蒿已经不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今天的人们朗读《采蘩》感觉莫名其妙,首先是蘩这个叫法如今基本没多少人知道了,其次是这种野生植物怎么会跟女性日夜忙碌联系在了一起,看似毫无逻辑。因此我们只能反向推测3000年前的生活场景来理解这首诗歌。

(2)诗中写到‘被’即‘髲’,一种古人的发饰,可以理解为今天的发卡、发带。今天的人们头上基本不佩戴发饰了,尤其是男性不佩戴任何发饰的,男性都以短发出现。

但是三千前的先秦时代,男子、女子都是蓄发的,古人认为头发是身体的一部分,是父母和上天赐给自己的,不能随便剪掉。所以无论男女都是长发,必须要有发饰来固定在头上才不至于影响日常生活,还要美观。所以古人的发饰有各种各样的。因此诗中出现的人物肯定是佩戴发饰出现的,这种古人的日常生活场景。这首诗中描述了佩戴发饰的女子为了祭祀而日夜不停地忙碌的场景。

现在我们来从头描述一下诗中女子在做的事,去山涧、河边沙洲不同的地方采摘白蒿,拿回来洗净整理好,将白蒿搬到公庙中摆放,准备祭祀典礼时应用。还将白蒿分配给族中人摆放家中。祭祀的公庙里事物很多,女子日夜在里面不停地忙碌,到了很晚的时候才归家就寝。

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测一下,古代祭祀大典是最大的事,可以等同于今天的国庆或者奥运吧,这样需要很多人为此提前做准备工作,采摘、梳洗、布置祭祀场所,这些事物都是女子做的事,那就是一大群使女在做这些事。祭祀大典可以是贵族公侯家的,也可以是国家天子的,需要很多女子忙碌。这首诗就是写了这个忙碌辛苦而虔诚的场景。

诗经采蘩拼音版的全文 诗经-采蘩(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