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教学楼地基的全部步骤(小学课堂里开起)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6月16日讯(记者杨枫 通讯员周文君)和同学们一起在教室里建造房屋是一种什么体验?6月15日,中国建筑博物馆的专家们将“土木建筑课”系列课程搬进了武汉市光谷第二十一小学的课堂,学生们在建筑课上了解建筑历史,并动手搭建房屋模型,感受建筑的魅力。

盖教学楼地基的全部步骤(小学课堂里开起)(1)

小学生动手搭建模型。通讯员周文君 摄

该校负责人表示,在“双减”的背景下,学校正在探索多样化的实践课堂,开拓学生们的视野,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据介绍,“土木建筑课”系列课程是由中国建筑博物馆的专家们和学校的教师们联合打造,设计了一系列符合儿童特点和需求的优质趣味课程。6月15日,主题为《穿梭千年的土木华章——巢居与穴居》课程在孩子们的期待中开启了。

盖教学楼地基的全部步骤(小学课堂里开起)(2)

小学课堂里开起“土木建筑课”。通讯员周文君 摄

课程中,中国建筑博物馆的讲解员田维皓为学生们讲解中国古代房屋的形状、特点以及功能,在较为经典的河姆渡遗址房屋和半坡遗址房屋式样中——土与木之间的交错纵横,抵御了千百年的风摇雨撼,这也勾起了孩子们对几千年前建筑的好奇和兴趣。

听完趣味专业的土木课堂,迎来了学生们期待满满的手工环节。大家分成3人一小组,共同制作了一座干栏式的房屋模型。“干栏式房屋是远古时代南方地区的建筑风格,以竹木为主要建筑材料,主要是两层建筑,下层放养动物和堆放杂物,上层住人。干栏式建筑可以防震等。中国古代人真是充满了智慧。”学生们边制作,并感慨着。制作完毕后,学生们展示并解说了自己的搭建成果,成就感满满。

盖教学楼地基的全部步骤(小学课堂里开起)(3)

小学生动手搭建模型。通讯员周文君 摄

该校负责人介绍,在“双减”背景下,学校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积极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开拓实践课程,将孩子们的学习场景搬到社区、搬到博物馆。今后,学校将继续发挥衔接家庭、社会的优势,积极主动做好协同育人相关工作,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

盖教学楼地基的全部步骤(小学课堂里开起)(4)

小学生展示自己的建筑模型。通讯员周文君 摄

【编辑:郑晓晓】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