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供销社商品(想起当年买布做衣服)

快乐双宝

从前小镇上很少有成品衣服,多是买布找裁缝做衣服。那时没有化纤布,多是棉麻和丝绸之类,什么华达呢、直贡呢、灯芯绒、卡其布、白洋布、香云纱等等,有些布名想不起来了。七十年代出来的确良、的卡曾风靡一时,不过很贵,农村人一般买不起。

那时很少穿新衣服,穿补丁衣服很平常的。快要过年时,母亲会带我到镇上供销社去买布做新衣服过年。商店里的布料一卷一卷的,大约有一米高度,竖着放在货架上面,挤得紧紧的。

90年代供销社商品(想起当年买布做衣服)(1)

买布时售货员把货架上的布卷拿下来给你看,选好布料,售货员问买多少,回答买一丈二。于是售货员拿出竹尺量布,边量边数:一尺、二尺、三尺……数到十二尺时停下,放一点点余量,半寸不到吧,用剪刀剪一小口子,然后双手抓住布口,使劲一扯,“吱”的一声,布被扯开了,动作熟练,所以我们那里买布也叫“扯布”。

接着开票,票开好并不交给买布的人,而是往挂在钢丝上的夹子上一夹,顺着钢丝滑道猛地一推,票就滑到对面的收银台了。

90年代供销社商品(想起当年买布做衣服)(2)

买布人到收银台付钱,交布票,

90年代供销社商品(想起当年买布做衣服)(3)

结好账收银员盖章后,把票又顺着钢丝滑回到售货员这里,就可以取布走人了。商店里有好多条这样钢丝拉直的滑道,由各个柜台通向收银台。我们那里方言,把这样的开票叫“开飞子”,为什么这样子叫?我也搞不懂,大概票在钢丝上飞过来飞过去的,就叫“开飞子”吧。

布料一卷一卷的,每卷布都不是恰好卖光,到最后总会剩下几尺边角料,我们那里叫“布头子”,怎么处理呢,扔掉吧,你把那时当现在啊?衣服扔掉也没人要啊,这种布头子店里会削价处理,比布便宜多了,而且不要布票,很紧俏的,买回家可以给孩子拼凑花衣服,可以做鞋子,还可以缝书包什么的,很多人想买,但是要有关系才能买到,能买到布头子很高兴的,那时穷啊。售货员蛮吃香,能搞到紧俏物资和削价商品,工作稳定,能谋到这样的工作不容易哦。

从前不像现在,商店多是开放式的。那时的柜台,顾客是不能进入的。选商品要售货员拿给你挑选,不中意放回货架,要售货员再拿,直到选中。顾客挑的次数多了,有的售货员就不耐烦,把脸拉得老长。甚至公开表达不满:挑好了没有啊?都像你这样挑剔,我就不要干别的事了!

售货员服务态度有的很好,但也有的很差甚至恶劣。有的售货员以貌取人,看到衣衫褴褛的顾客,待理不理的,甚至出言不逊。嫑看墙上写着:热情服务,百问不烦,实际不是那么回事。

现在的售货员卖不出营业额,老板要骂的。因此见到顾客上门,热情迎接,耐心介绍商品的优点,生怕把顾客给弄跑了。那时没这回事,也没有营业额的概念,拿固定工资,卖多卖少一个样,不用担心顾客跑路。票证多是定点供应,不管态度好坏,只能在这个店里买,没有选择余地。再说,凭票供应,售货员想多卖也卖不成,所以无所谓卖多卖少。没有顾客来打扰,售货员可以闲聊,可以喝茶,可以看报,落个自在。那时的售货员工资很低,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就不错了,但是上班轻松,没有什么压力,所以遇到挑来挑去的顾客,有人就嫌烦,态度差也是自然,体制惯出来的毛病。

布买好就找裁缝做衣服。做衣时本人要到场,给裁缝量尺寸,记下身高、胸围、腰围等。

90年代供销社商品(想起当年买布做衣服)(4)

把布丢下,然后告知取衣日期,回家等着取衣。缝纫机不知何时出现的,最早的老裁缝用手工做衣服,农村妇女多穿大襟衣服,纽扣是用布条扭的,从颈口斜着到腋窝一直向下扣上……

90年代供销社商品(想起当年买布做衣服)(5)

取衣时,裁缝把做好的新衣和裁剪下的边角料一并交给衣主。不过,边角料不会全部返还的,裁缝会暗中留下一些,俗称“落布”,那时流传一句话:裁缝不落布,三天落一条裤,意思是裁缝总归要落布的。

现在看不到裁缝了,没有人买布做衣服了,回首往事,感叹世道变化真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