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之年该怎么办(闲话天命之年)

闲话天命之年

文/山东 张贵堂 图/网络

天命之年该怎么办(闲话天命之年)(1)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五十而知天命”,是说五十岁之后,知道了理想实现之艰难,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结果。五十岁之前,全力以赴希望有所成就,而五十岁之后,虽然仍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但对个人荣辱已经淡然。知道人生每个阶段该做什么,怎样做人生一定会有所成就,在困顿中不过于绝望彷徨,一帆风顺时不骄傲轻狂,内心贞静,是为乐天知命。

天命是什么,是天地万物运行规律,是人生某个阶段做那一阶段该做之事,是时代之大势,是人心之所向。于万卷书中见天命,于人情练达中见天命,于时间流逝中见天命。天命,可以理解为人或者事物注定的命运轨迹。天命就是人的本性,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本性生活就是得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就是乐知天命了。

天命之年该怎么办(闲话天命之年)(2)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一生匆匆而过,坎坷曲折,悲欢离合 ,生老病死。这不仅是哲学家和宗教家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人的心境是无法平静的。从人一生的过程来看,充满着许多的不确定,即所谓的人生无常,有生存的压力,有疾病的困扰,有大自然的灾难,有防不胜防的事故等等。从结局来看,人生更不能让人满意,因为不管你是谁,智者或愚者、帝王或平民、富翁或穷人,最终的结果是一样的:走向死亡,这种悲剧情结几千年来一直困扰着人类。物质财富带来高兴和愉快都显得短暂,而心灵的烦恼和痛苦却显得永恒。

要认识世界存在的必然性,这就是“知命”。能够这样做,人就不必纠结于个人得失,也不要害怕失败,才能够保持快乐。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他又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孔子所谓“知天命”是指知天命之不可违,将天看作主宰,对其存有敬畏之心。唯有君子即有德行之人方能知“天命”。孔子在五十知天命之年,面对天命提出应“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所谓“天命”,朱熹是这样解释的:“天命者,天所赋之正理也。”“天命,即天道之流行而赋于物者,乃事物所以当然之故也。”

圣人是说,当人活到50岁之后,人世间的一切,该经历的都经历了,该想的、不该想的,也都想了。这样,经的事多了,也就逐渐把世事看清了,自然就想通了、看淡了,就会对人生有新的认识、新的感悟,就会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修正自己的人生方向,让自己活得更轻松一点。《易·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说的就是对待不能改变的大势要乐观,知道哪些事情是自己能够掌控的,哪些事情是自己不能掌控的。知天命就是,任何事经过一番努力后,能接受最坏的结果而不抱怨,也能接受最好的结果而不自满。就如俗语说的那样: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季节有四季,草木有生机勃勃,有凋零枯黄;人有青春少壮,有老态龙钟。一切都是周而复始的循环。

总之,所谓知天命就是认清自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做自己认为符合大自然认知规律的事情,并且要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坚持下去。

天命之年该怎么办(闲话天命之年)(3)

作者简介:

张贵堂,网名,牧风,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青少年作家协会会员,“中教参河南站”专栏作者,《竹海文艺》上海分社签约作者。业余爱好写作、摄影。有作品一百余篇发表于省市级报刊及文学平台。

壹点号郓州牧风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天命之年该怎么办(闲话天命之年)(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