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技艺传承 中华老字号一得阁

二月二“龙抬头”,中华老字号一得阁第四代第二届传承人拜师大会在一得阁长阳工厂成功举办。经历层层筛选、长期考察,一得阁学徒中的10名佼佼者正式拜入师门,成为一得阁第四代传承人。

老字号技艺传承 中华老字号一得阁(1)

‪上午十点,配料、墨汁制作、印泥墨块制作三科的第三代传承人端坐于一得阁创始人谢崧岱先生亲手书写的一得阁牌匾前方,拜师仪式正式开始。经过递交拜师贴、行礼、师傅回帖、见证律师签字、宣誓、签订保密书、徒弟代表发言等一系列传统拜师环节后,10名年轻人的身份由学徒变为技艺传承弟子。未来,在师傅们的教学指导和重点培养下,他们将深入研习一得阁各科独门技艺。‬

一得阁的代际传承自清代便已成形,上个世纪之初,创始人谢崧岱将自己发明的墨汁制作技艺传给爱徒徐洁滨,徐洁滨成为一得阁第一代传承人,这也确立了一得阁制墨技艺传承不拘泥于子嗣,更偏重于甄选德才俱佳之人的传承文化。

1996年,一得阁墨汁配方和制作技艺、一得阁特制八宝印泥被北京市科委核准为国家秘密技术项目。为了配方不外泄,一得阁在选徒收徒中要求极高,候选人不仅要勤奋好学,具备出色的动手能力,同时必须在长期的学徒生活中表现出不怕吃苦、德行端正、严格自律、勇于探索等优秀的综合素质。一得阁实施分科目收徒的办法,也是为了能够在保障非遗技艺后继有人、传承有序的基础上,使技艺传承者学有所专、学有所长、学有所精,更大限度保障配方和制作技艺等秘密项目的安全。

一得阁制墨技艺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作为传统手工艺的杰出代表,一得阁一直坚守传承古法制墨,制墨配方根据一年四季的不同气候不断调整,正是这种对古法的坚持和对品质严苛的要求,令一得阁制墨过程中很多环节至今仍无法用机器替代,诸如化胶、配料、印泥调性等,必须由师傅手把手传授,并在实践中不断锻炼手感与眼力,经历数载甚至更久方可出徒独立完成。

“对年轻人来说,最大的考验就是吃苦。”北京一得阁墨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马静荣举例说,在化胶过程中,不管蒸过火还是没有蒸够,都无法生产出高品质的墨汁。“夏天化胶的锅温度高达150摄氏度,需要有经验的师傅目不转睛地守在锅旁。”

令马静荣感到欣慰的是,这几年有志于投身非遗技艺传承的年轻人逐渐多了起来。“这一届的十位传承人基本都是90后,都在一线工作,新徒弟的学历更高了,其中有三位是大学毕业,改变了过去很多学徒只有小学学历的情况,也为有156年历史的一得阁进一步提高墨汁质量提供了人才保障。”

(原标题:一得阁百年非遗技艺有了高学历传承人)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李俐

流程编辑:u022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