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论语的经典语录(日积月累学论语)

《论语》

第十四篇宪问篇28

学论语的经典语录(日积月累学论语)(1)

【原文】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学论语的经典语录(日积月累学论语)(2)

【译文】

孔子说:“君子所循的三个方面,我都没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惧怕。”子贡说道:“是老师对自己的描述。”

学论语的经典语录(日积月累学论语)(3)

【学悟】

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在知、仁、勇中,仁是全德,包括了智和勇,不忧了就不会迷惑和恐惧了。

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而患得患失时,人会忧虑,代表看中外在的虚名物质,被欲望牵绊无法享受喜悦;遇事不知如何选择时,人会迷惑,代表缺少智慧,缺少看透本质的能力;面对未知因胆怯而退步时,人有恐惧,缺乏勇往直前的底气。

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可以学的东西太多了,但是学什么就显得更重要了。孔子也会有: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困惑,更何况现在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各种信息不断充斥着我们的眼睛和大脑,也会让我们时常陷入到学不过来怕不够用的焦虑当中。

一、学习常识,明白规律:知道日晕是天气现象而并非祥瑞,如:果愿意联想成是佛光普照佛祖保佑,可以当成是美好的愿望;

二、学习你所在行业的专业知识:所谓爱一行敬一行精一行,连本行业的专业知识都搞不清楚,就去接受迷惑的结果吧。

三、学习你感兴趣且对你的未来有帮助的知识。不要变成了学习的奴隶,只享受学习的快乐,却不敢看学习后的实践和应用。

杨绛说,一个人常常感到迷茫,主要是因为想得太多,读书太少。书读得越多,越能知道自己未知的事情越多,因此为了保证头脑清醒,有相对的判断力让自己不迷惑,就需要多学习多读书,你所有的疑惑书中早已有答案,有了解决问题的喜悦,哪里来的不惑和恐惧呢。

我们知道人必定会从年轻走到衰老,人人都躲不过,那就享受日渐老去的过程,欣赏成熟的美。

我们知道和孩子之间终究是渐行渐远的旅途,就应该早早培养他独立适应社会的能力,看淡放手后的失落。

我们知道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事无人问的人性,就不要把精力放在责备世人的淡漠无情上。

仁德是在不断学习、实践、挫折、迭代中日渐丰满充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明白:

要接受结果:做之前,思虑清楚,看看最坏的结果是什么,如果最坏都能承担,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同时我们不断地努力拼搏,可能结果有时候不会如我们所愿那般完美,可能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坏,但是我们不努力,结果一定不会好,所以因上努力,果上随缘,都已经努力到感动自己,结果就让它来吧,我们只管接受这个结果,无论好和坏,并以此结果为起点,归零后,轻松开启下一段的路程。

要接受自己:人总有缺点,自己也是,别人夸自己的时候,要明白自己并非优秀到无人可及,当别人贬低自己的时候,也不要自艾自怜,妄自菲薄,你的优点别人无法超越,所以请接受自己爱自己。

要接受别人:我们允许自己做自己,也请别人做别人,不用太苛责别人,想想那句话,管自己都已经很困难了,怎么还会有闲心管别人呢。

了解到宇宙和人生是永远不会圆满的,正是因为在这永远不圆满的宇宙中,才永远容得我们创造进化。所以不断地求取知识,以减少自己对世界事物而产生的困惑。真诚地待人如己,不再为个人得失而忧愁。勇敢地实践前行,不再畏惧任何困难。

学论语的经典语录(日积月累学论语)(4)

写作即修行

写下即永恒

我在007等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