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古村落建在哪里(井陉一部实景剧带火一个古村落)

今年的国庆、中秋小长假,忙坏了、也乐坏了井陉剧境小镇——吕家村年过五旬的村民吕建广。

井陉古村落建在哪里(井陉一部实景剧带火一个古村落)(1)

游客在吕家村游玩

小长假8天,他经营的农家院生意火爆,平均日营业额四千多元,最多的时候超过五千元。村党支部书记吕义青说,8天假期下来,他们村平均日接待游客两千多人,最多的一天超过三千人。村里的5个农家院生意火的不得了,吕建广的农家院还算不上收入最多的。“如果不是疫情影响,来的人比这还多!”吕义青说,因为疫情防控需要景区限流,所以他们也没有做前期的太多宣传。

井陉古村落建在哪里(井陉一部实景剧带火一个古村落)(2)

吕家村地处井陉南部深山区,是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天路’开通后,来旅游的人是不少,却挣不到钱儿!为啥?除了古村落没的看,转一圈就走,留不住人。”吕义青说,真正让他们村叫好又叫座儿的是今年8月中旬乡村实景剧《梦回吕家》的公开上演。

井陉古村落建在哪里(井陉一部实景剧带火一个古村落)(3)

《梦回吕家》讲述的是民国年间,吕家村吕天顺刚正不阿,自己做主娶妻,在婚礼上被土匪恶霸绑走,与土匪较量除暴安良险些送命,而后投身革命,最后献出宝贵生命救下村里百姓。这部实景剧由吕家村、井陉晋剧团、石家庄惊春文化公司三家联袂打造,其特点是以古村落为舞台背景,把井陉的非遗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等有机融为一体,随着剧情变化移步易景,把整个古村精华景点串珠成串,通过与游客互动,使其参与其中,愉悦身心的同时感受井陉“三千年文化长廊”的魅力。

井陉古村落建在哪里(井陉一部实景剧带火一个古村落)(4)

游客观看《梦回吕家》实景演出

剧组63名演员,其中井陉晋剧团专业演员42人、吕家村民12人、导游和餐饮服务员9人。68岁的村民吕拉保在剧中饰演卖冰糖葫芦的老汉。“轻轻松松一天挣50元,还赚个红火热闹,真不赖!”他说,脸朝黄土背朝天跟土坷垃打了大半辈子的交道,做梦都没想到这岁数了还能演戏挣钱儿。自打剧组排练那天起,年过六旬的村民吕保元和他家的那头驴就加入了剧组,连人带驴,一天工资120元。

井陉古村落建在哪里(井陉一部实景剧带火一个古村落)(5)

《梦回吕家》实景演出现场

这部实景剧让多年来一直在困境中挣扎的井陉晋剧团看到了希望。现场带队的负责人焦友生说,这些年剧团的日子一年比一年艰难。为什么?大气候!喜欢看戏的人越来越少,经常是演戏的比看戏的多。大家一年四季东奔西跑漂在外面,有家难顾,工资少得可怜,困难的时候还不能按时发。他们也早想着借家乡开发旅游的机会,搞文旅融合,在家门口挣钱,但苦于找不到出路。这部实景剧让他们看到了希望。现在他们不出远门了,也出不了远门,只能在井陉和井陉周边演。为什么?实景剧是上午的场,他们的戏是下午场和晚场,路远了来回跑不及。

井陉古村落建在哪里(井陉一部实景剧带火一个古村落)(6)

游客观看《梦回吕家》实景演出

想挣钱,就让让游客停下脚来。这部实景剧将此变成了现实。村民吕桃生受益匪浅。8天小长假,他的爆米花和卖蜂蜜生意特火,最多的一天毛收入3000多元。“好多外地游客没见过这种老式的爆米花‘大肚子’转锅,好奇的围了一大圈。爆锅时‘嘭’的一声、一股浓烟,胆小的吓得直叫唤!”说起游客看他爆玉米花的场景,吕桃生脸上乐出了花儿。

井陉古村落建在哪里(井陉一部实景剧带火一个古村落)(7)

看实景剧,做实景中人。这部实景剧带火了吕家的民宿。吕义青说,这些日子好几个外地人通过不同渠道联系他,想在他们村投资搞民宿。村集体流转的30套宅院,目前已盘出去17套,最多的一年租金八千。他说,他们村民宿实行的是股份制模式。村集体经济组织从农户手里流转宅院,外地人来这儿搞民宿,只和村集体谈就行。租金是给户主的,必须付,不管赔挣。有了营业收入,村集体、户主、经营者三家按比例分成。

井陉古村落建在哪里(井陉一部实景剧带火一个古村落)(8)

吕家村

在吕家村搞民宿行不行?几年前在石家庄某学校任教的白女士,通过学生的朋友圈知道了吕家村,来这里办起了民宿“她的院儿”,把退休在家的父母接过来住。“说实在的,起初来这儿就没想着挣钱。图个清净、空气好,老人住在这儿养生、养心。我们自己周末节假日也有个放松的地儿。每年3000元的租金对我们来说也不是个事儿。没想到还真见了利!”白女士说,小长假8天就一直没断过客,一天1380元。2位村民成了“她的院儿”的“脱产工人”,保洁员月工资1500元;小管家挣的是绩效工资,一年下来月均3000元左右。

井陉古村落建在哪里(井陉一部实景剧带火一个古村落)(9)

编后语:文化,旅游之魂;旅游,文化之形。无文之旅,路不长远;无旅之文,命运多舛;文旅融合,共同发展。乡村实景剧《梦回吕家》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文旅融合样板。我们相信,我们也坚信,有此成功范例,“二百里山水井陉”和“三千年文化长廊”有机融合、同台共舞将指日可待,井陉旅游事业未来可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