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好文章都是修改出来的)

[握手][握手]读一本好书,与大家分享[握手][握手]

“如果你缺乏信心,无法将一个单词码放到另一个单词的后面,由此觉得自己被卡在了什么地方,并永远不得脱身;如果你满以为自己永远无法完成任务,天生不适合做这项工作;如果你的文章胎死腹中,你因此完全丧失信心,那你一定是个作家。”

听着这段文字,你是不是觉得很矛盾?文章都胎死腹中了,还一定是位作家?简直是奇谈怪论,不可思议,这是个什么不成因果的逻辑!

但是,这些话真的没错,这正是《写作这门手艺》中的经典语句。而这本书在美国一出版就反响强烈,广受赞誉,获得美国国家公共电台年度好评,美国亚马逊编辑推荐年度好评。

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好文章都是修改出来的)(1)

这本书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结合作者自身精彩经历,讲述了写文章如何确立主题和结构、写作的技巧、采访技巧和采访的重要性、事实查验、改稿等内容。这不是一本通常意义上的写作指南,而是一本富有深度,更具个性化的写作总结和记录。

《华盛顿邮报》评论该书说:任何一位有所成就的,或有所抱负的写作者都可以通过阅读和研究这本书,来获得有益的启发。

评价如此之高的这本书,作者是哪位高人呢?他就是约翰•麦克菲。他是普利策奖得主,还荣获美国书评人协会终身成就奖,乔治•博尔卡新闻奖。他是著名的非虚构作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并在该大学讲授了40年写作课。

约翰•麦克菲把40年的写作技巧与经验,完全倾注于这本书中。下面我将从4个方面讲解这本书的精华内容:

一、确立文章主题,选择文章结构;

二、采访技巧和采访的重要性;

三、事实查证;

四、遭遇瓶颈。

现在开始本书的讲解。

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好文章都是修改出来的)(2)

一、确立文章主题,选择文章结构

我们写一篇文章就如同打算做一桌菜肴一样,先要确立主题:是川菜还是卤菜。因此一开始要做的,就是确定主题和收集材料,并以此为起点进行结构的安排。

我们先摆上一大堆笔记,接着就要琢磨用这堆笔记来做点什么,绝不是反其道而行之。

作家埃德加•爱伦.坡发表《写作的哲学》,描述了其中一篇诗《乌鸦》的几个构思阶段和最终写作过程。其实,一开始作者的想法都总是很抽象的。

他想写点调子沉郁、忧伤、哀婉且饱含幽怨的东西,但他并不知道那究竟会是什么东西。他觉得其中要有重复,而且是单字重复,那哪个元音能达到最佳目的呢?与什么样的辅音搭配,才能拉长沉闷和哀婉的调子?这是他首先思考的主调,至于文章会不会得到读者认可,这全在读者的眼光。

关于主题选择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当多种可能性并存时,为什么选这个而不选别的?这对非虚构作家而言,思路比比皆是,永不枯竭。但要把一种思路变成一篇文章,要花上好长时间。

那究竟是什么在操控我们的选择过程?是兴趣。就像我们对待自己感兴趣的人一样,总是热情饱满,总有说不完的话。写文章也是如此。

文章的结构设计过程并非是简单之举,时间顺序和主题之间,似乎总存在着相当大的紧张关系,但最后往往是时间顺序获胜。叙事手法想随着时间从一个点到下一个点,而且不同的话题总是出现,并且贯穿某人的生活经历。

但千篇一律的时间顺序结构设计会让人感到乏味,那么采用倒叙的结构设计,是不是很新颖呢?

对于一个非虚构作品而言,我们无法改变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但通过使用动词的时态,可以使用倒叙的自由,只要我们觉得它在呈现故事方面,能说的过去就可为之。

例如,作者在写《佐治亚之旅》这篇文章,文章描述的是一次分阶段旅行。旅途行程1700多千米,作者就不是从第一天写起,而是以稍后发生的一件事:一位警察和一只鳄龟均牵涉其中的一个场景作为开篇。这种倒叙的写法,使得这篇文章达到了更佳的效果。

另外,在结构安排上,要把最精彩的内容放到文章3/5的位置,这对任何引人入胜的结构而言,这个位置浑然天成,时机恰当。

就像我们在旅途上,地点和时间并未改变,但是我们想要移动一头熊的位置,当然这完全没有移动棋盘上的士和象那么简单。不过,我们可以设计出更具意义、更有成效,并且完全忠实于事实的结构。

纵观全篇,一处处文字以不同的方式表明,在完全吸收和浸润着文章的主题。

我们发现,文章的结构不等于千篇一律的饼干模具,而是各有千秋。但不管怎么设计结构,一篇文章都应该有一个开始写起的地方和要到达的地方,也就是开头和结尾。

人们常说万事开头难。对于一篇文章来说,我们确立了主题,选择了结构,也收集了不少质量优异的材料,但是却不知从何处着手,怎么进入这个主题。这就需要一个引子。

关于引子,从事写作的人这样说:就某种意义而言,写好了引子,就算是完成了文章的一半。并且,引子不能将就,不能浮华,不能俗气,也不能高调。

我们选用的引子应该合情合理,后文不说的事千万别让引子作出承诺。引子跟标题一样,应该是一把手电筒,能照亮整篇文章,对后文有绝对的引领作用。

我们做事要有始有终,写文章也要有头有尾。一名优秀的作家在提笔开始写文章开头的时候,就已经设计好了文章的结尾。按作者的话说:没必要再写了,就该结尾。

现在,一篇文章的主题和结构已确定,接下来就该是材料粉末登场了。那么,非虚构作家的材料从何而来呢?自然是翻阅资料和采访获得。

2,采访的技巧和重要性

为了得到第一手真实材料,采访便是最好的办法。采访就必须有记录,千万不要相信好记性,不要以为自己能在傍晚时分,还能逐渐回忆起别人在白天跟你说过的话。“好记性真的不如烂笔头”,唯有记下来,才是最可靠的。

记录是采访时必不可轻视的工作,不要因为受访者的直视而停止记录。如果受访者变得紧张,开始搜肠刮肚,吐露了秘密人生中的秘密经历,或者对刚刚说过的话又清晰地复述了一遍,这就有利于原文引入。

如果受访者无趣事可谈,采访着也要假装记录一番,让采访能够继续进行下去。

我们采访时,把头脑跟不上趟这件事加以放大,这样能够让采访者处于明显的有利位置。如果一开始,采访者就伶牙俐齿,无所不知,由此会导致采访完全谈崩。

采访时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受访者,有简单随和的人,也有极端不配合采访的人。但不论遇到什么样的人,采访者首先要做到彬彬有礼,公开对待每一位受访者,这是采访者的一种责任。

采访结束后,采访者要对采访话语进行处理,要有所删减,加以捋顺,要把模棱两可的口头话语改写成清楚明了的印刷文本。

采访者采访时要讲究方式方法,对于采访的重要性、真实性就更是不可小觑了。作为一名非虚构作家,真实的事情、事件、故事,必须做到可靠安全,不得有一丝的虚假信息和内容出现在文章中。

但是,采访者采访到的东西就真得非常真实可靠吗?未必!

3、事实查证

经过采访和翻阅资料,作者得到了第一手真实材料,经过再三琢磨和打磨,一篇完整的文稿提交到了编辑部,接受事实查证。

事实查证最罕见的现象是,作者提交的手稿并没有任何错误,但在事实查证的过程中,文稿中出现了差错。

本书作者写了一篇《盆地与山脉》的文章,这是一组有关地质学长篇系列文章中的第一篇。就在截稿时间还有一分钟的时候,事实查证员莎拉告诉作者:你对亚德里亚板块的描述有误,它正在往西南,而不是北方移动。

这个被告知的错误结果是由世界级地质学家埃尔德里•奇•莫瑞斯提供的。作者就打电话问这位地质学家:如果亚德里亚板块移动的方向是西南方,那么阿尔卑斯山该如何解释呢?

结果,作者得到地质学家亲口所言:那不是亚德里亚板块,是爱琴海板块,是爱琴海板块向西南方向移动。

一场错误的事实查证,让作者虚惊了一场。尽管这只是一场虚惊,但事实查证确实有它的重要性,而且十分有必要,因为一个差错一旦印成文字,就会永远永远地活在了图书馆。

对于一篇完整的文稿,有人精心编辑审核,有人严格检索事实真相,就是为了避免错误出现。事实查证员手持利剑,站在这座桥梁的最末端,让众多专业质疑者无话可说。更是因为,任何错误都逃不过读者的眼睛。

四、遭遇瓶颈

我们常常听家庭主妇埋怨:一日三餐,不知道做什么。有米有面又有菜,怎么就不知道做什么呢?可这也正如写作的人,有词语涌泉的创作兴奋期,也有词语枯竭的瓶颈期。

这个时候,有些作者连续数月无文字可写,有些也许就终身不振,放弃了写作。瓶颈让所有作者,从每天一开始就哑然失声。

还有一些正在作家成长路上的年轻作者,面对瓶颈更是显得无能为力,甚至是嚎啕大哭。因此,瓶颈并非总是短暂而无足轻重的。瓶颈真得非常折磨作者。

好在,当我们遇事无处求助的时候,总爱向自己的妈妈倾吐烦恼,说自己遭遇瓶颈,很沮丧很无力很绝望,我们抱怨我们哭泣,把我们烦闷的原因一股脑地都写了出来。

当我们冷静时再看这份倾诉,也许我们的第一稿就出现了,就如同一件瓷器的胚胎刚有雏形,接下来就是第二遍、第三遍、第四遍地琢磨与修改。

这个时候,我们恐惧的心理已经消失殆尽,各种问题不再具有威胁性,前面的问题已经变成了现在的兴趣,以往的写作经验变得愈加有用,我们又从业余作者回到了专业作者。

当我们度过了这个瓶颈,日子也愉快地飞速消失。但对每一个作者来说,这样愉快的天数并不是很多。

因此,对写稿人来说,第一稿的出现最为困难,也是写稿人最窝火的时候。作者告诉我们:这个时候,我们只管把单词抛出来再说,就像把烂泥扔到墙上那样。

我们写第一稿,就是要脱口而出,想到什么说什么,胡言乱语都可以,随便怎么说。能做到这一点,我们才算是找到了某种核心。

我们只有在加工和修改的过程中,我们笔下的句子才开始成形,才会变得更为愉悦,更为顺眼。也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我们笔下的东西才会急于想让他人看到。

记得有知名作家说:每一篇优秀的文章都是修改出来的!修改才是创作过程的核心。如果谁敢吹嘘自己的作品完美的不需要修改,那这这个人只能是从遥远的仙境快递过来的。

讲到这里,我不禁感慨:写作这门手艺真是太不简单了,每一篇优秀文章的呈现,都包含着作者的辛苦付出,确定写作主题,选择文章结构,采访当事人,得到真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完成稿件后还要经过事实查证员火眼金睛的严格核实,确认完美后,这篇文章才可见诸于世人。

创作并不是一件一帆风顺的事,当遭遇创作瓶颈时,作者无词可出的痛苦和遭遇的煎熬,唯有作者本人深有体会。好在困难总有被克服的办法,瓶颈也有被击碎的时候,凤凰涅槃,美文诞生。

[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图片来自网络,若侵权,请告知必删除[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