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实验学校附属中学(青岛大学市北附属中学)

2021年,青岛四中和青岛二十八中融合成为青岛大学市北附属中学(以下简称“青大市北附中”),有青岛大学优质学术资源和教学管理经验优化整合而成的青大市北附中开始了新的发展篇章。

在重新整合出发的教育征程上,青大市北附中以课题研究和项目实验为引领,坚持五育融合,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理念。同时,青岛市优秀教师、青岛市教学能手、青岛市青年专业人才共同汇聚到这里,优质的师资和高校的高端引领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短短一年,学校先后获得山东省绿色学校、青岛市五星级阳光校园等荣誉称号,正以良好的发展态势回应家长和社会的期待。

青岛实验学校附属中学(青岛大学市北附属中学)(1)

在“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计划”新闻发布会上,青大市北附中校长卢宝山作为唯一中学校长代表发言。

科研立校,为强校提质实施筑基

依托青岛大学、青岛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科研优势,青大市北附中校长卢宝山确立了“无科研,不附中”的办学发展路径。

“五环两翼”教学法是学校的“法宝”。“五环”即自学、互学、展学、导学、固学五个教学环节,“两翼”即导学案和小组合作。具体来说,学生根据导学案,课前自我完成学习任务;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互相学习,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老师适时进行启发和引导,让学生自行归纳。这种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学校的教学成果《基于逆向教学设计的“五环两翼”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和行动研究》也产生广泛影响,成为唯一一所青岛市推荐参加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规划与培育研讨会的初中学校。

在“五环两翼”的引领下,教师也做出了自己的思考,提升了教学能力。比如,历史老师张舵开展“三小”活动,将学生分层指导。成绩优秀的“小专家”起到引领,答疑的作用;成绩中等的“小讲师”开启自学模式,并将学习成果与全班同学分享;成绩暂时落后的同学则担任“小助教”,完成课前演讲,查找资料等工作。如今,“五环两翼”已成为各学科课堂的一种常态,学生的感受也很深刻。

五育融合,为学生全面发展筑梦

一所学校的口碑和声誉不仅仅取决于教学质量,更取决于学生在这里获得的发展。自建校起,青大市北附中就坚持五育融合的育人思维,链接“德智体美劳”之间的关联度,为学生全面发展筑梦。

硬件保障是学校开展五育的基础。学校既有理化生实验室、录播教室、机器人创客教室、书法艺术教室等现代化高标准教室,也打造了“午后花园”“航运开发地我有一分田”等劳动教育基地。其次,学校借助大学优势,提升教师队伍水平。例如,青大教授每月指导思政教师专业发展,开设美育专题讲座等,目前美术教师形成以两位青岛市教学能手、一位市北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为组长的优秀团队……

课程是五育融合的落脚点。学校不断创新课程组织方式,以主题、项目、活动为载体,形成多元的课程主线、融通的课程内容。例如,学校将劳动教育引入智育教育中,让孩子意识到劳动不只是种植、做饭,也让孩子意识到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劳动”,这种融通式的思考方式,让“五育融合”即时发生、真实发生。

深研创新,为核心素养提升铸魂

对于一所“新校”来说,不仅要踏踏实实打牢基础,更要大胆创新把握新机遇。

今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及16个课程标准发布,其中最鲜明的导向便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学校第一时间展开山东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大学附属中学学生创新素养协同培育模式研究》的研究,立足于学校发展实际,抓住了大学与中学合作办学的契机,协同高效设计创新素养的培育内容、策略和过程,形成完整高效的创新素养培育模式。

“专业程度很高。”“孩子来对了!”建校仅一年,学生家长便纷纷发出这样的感慨。站在新学年的新起点上,卢宝山表示,《青岛市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将给学校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学校将始终秉持“创设适合每个孩子的教育,让每个学生都精彩”的办学理念,探索“全环境育人”方式,发挥不同群体育人优势。进行“小组合作”的学习研究,探索“分层走班”教学方式,进行作业革命和课后服务革命,为学生成长减负。如此看来,未来的青大市北附中不仅是重要的基础教育科研地,也一定是一所学生精彩、教师幸福、家长称赞、社会向往的优质学校。

青报教育在线 高艺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