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孔子确立了怎样的)

论语里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孔子确立了怎样的)(1)

《论语》教育智慧:孔子确立了怎样的“人才观”?

《论语》感悟(一七一)

原文:8.20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译文:8.20舜有五位臣子,而天下大治。周武王说:“我有十位治国的能臣。”孔子说:“人才难得,不是这样吗?从尧、舜算起,到现在是最为兴旺的了。十人之中,还有一位是妇人,所以只能算九人。得到天下三分之二的土地,仍旧服从殷王朝,周的德行真可谓是最高的了。”

感悟:《说文解字》注:“乱,治也”,“乱臣”就是治国之能臣。本章是孔子对人才观的阐述,孔子认为,无论是得天下还是治天下,都必须依靠那些治国理政的贤才,孔子立论的依据是“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有乱臣十人”,正是依靠这些治国理政的贤才,才使天下大治,进而使周王朝达到了兴盛的顶峰。

论语里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孔子确立了怎样的)(2)

所谓“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是指禹、稷、契、皋陶、伯益五位大臣。根据《史记》、《尚书》的记载,后稷出身民间而精通种植技术,帝尧推举他做“农师”。后稷辛勤地教导人民耕田、种地,发展农业,家家户户都有了丰盛的收获,他是周朝的始祖。契帮助大禹治水有功,帝舜任命他为司徒来教导老百姓,并封契于商,他是商朝的始祖。皋陶是东夷族的首领,传说舜时被任为掌管刑法的官。禹继位后按禅让制举荐皋陶为他的继承人,并让他处理政务,但皋陶先于禹亡故。伯益又名大费,是古代东夷首领少昊之后,因善于狩猎与畜牧而被推为虞官,负责治理山泽、草木、鸟兽,伯益又辅佐大禹治理水土、开垦荒地、种植水稻、凿挖水井,成为嬴姓诸国的受姓始祖,也是后世秦国王族世系的始祖。

所谓“吾有乱臣十人”是指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毕公、荣公、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和邑姜这十位贤臣。其中邑姜是女性,即孔子所说的“有妇人焉”。她是姜太公之女,周武王之妻、周成王姬诵和唐叔虞的生母。

其初,周文王依靠这些人才对内对外实施德政,在国际上赢得很高的荣誉,诸侯都来请他裁决争端。当时的虞国人和芮国人发生边界争执,就一同到周国来请求周文王的仲裁。进入周国境后,发现种田的人都互让田界,还有谦让长者的民风。虞、芮两国发生争执的人惭愧地说:“我们所争的,正是人家周国人以为羞耻的,我们还找西伯干什么,只会自讨耻辱罢了。”于是各自返回,都把田地让出去。

诸侯听说了这件事,都说:“西伯恐怕就是那位承应天命的君王。”周武王继位后,继续发挥这些贤臣的作用,以至于天下诸侯有三分之二都倾向于以德治国的周国,但因为朝歌还是有一些贤臣在守护商朝,商纣还没有完全地失去天下人心,因此作为臣子的周文王、周武王还是要对商纣尽臣子的礼数,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

由此可见,人才对于治理国家有多么重要,做为一国之君,发现和培养人才,并使人才发挥作用,正是他的职责所在,不仅能巩固政权,而且能够造福于民。然而孔子又说:“才难,不其然乎?”意思是国家发现人才难,培养人才也难,难道不是这样吗?

论语里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孔子确立了怎样的)(3)

时代发展到今天,人才强国也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国策。早在春秋时代,孔子就意识到这一点,他兴办教育,为当时各诸侯国培养了一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当今社会,教育在人才发现和培养方面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需要大量创新型人才,这样的人才除了要具备良好思想品德素质、较高的聪明才智、开阔的胸襟和坚强的毅力外,更重要是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以自己创造性的工作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对人类和平幸福和社会繁荣作出贡献。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整体设计,也需要社会大环境的改变,包括升学、就业、用人环境的改变。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首先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支配时间,多开展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努力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其次要注重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不迷信权威、大胆质疑和敢于表达自己观点的精神。再次要重视活动类课程的设计,各种社团活动、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都是培养学生领导力、创造性、意志品质、合作精神的很好方式,学生只有参与这些活动,才能获得各得情感体验,进而使创新精神一天天成长起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