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非子是怎么建立的秦国 秦非子的出身决定了秦国的诸侯

最近大秦帝国系列电视剧大秦帝国之天下开始热播,今天我们就来根据大秦帝国系类的剧情来了解下,秦国是如何从最初的国弱到秦始皇一统天下的

秦非子是怎么建立的秦国 秦非子的出身决定了秦国的诸侯(1)

大秦帝国之天下剧照

秦国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

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嬴姓,赵氏,是少昊的后裔,源自今山东地区前770年—前207年),是周朝时华夏族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的诸侯国。

秦人始居陇山以西今甘肃省东部,与戎人杂居错处,远离中原

周王室东迁之后,秦人才逐步东进,历经若干代人的努力,到秦穆公时,终于征服了关中。此后,直到秦惠文王取巴蜀(即今四川)之前,长达近三百年间,秦国的国土一直大致稳定在今陕西关中地区。这一区域位于当时华夏文明区的最西端。司马迁说秦国是“僻在雍州” , 唐代杜佑则说“关中寓内西偏” 。现代学者说秦国是“于称雄诸侯中独僻居住于西北。” 外国历史学者也描述说:“秦远处于华夏大家庭之西,孤立于其他各国之外” 。

秦国的北、西、南三面都没有强敌。秦的西方是广漠的半干旱草原,散布着一些落后的部落,华夏各国称之为“戎”。秦自非子受封之后,一直在与诸戎争斗不止。秦人的著名首领秦仲甚至为戎所杀。平王东迁之后,秦人逾陇山向东方关中发展。当时关中诸戎杂处,秦人实际上是从诸戎手中逐步夺取土地。至秦穆公时,秦人基本上占领了整个关中,继之东进受阻,遂戮力西向开拓疆土,于是“西戎八国服于秦”。在这以后戎人已经无法构成对秦国的真正威胁。

秦国的国号

秦国的国号来自于地名。西周时的秦人首领秦非子因给周王室养马有功,公元前905年秦非子被周孝王封在秦地,“秦”成了他们的族称,建立秦国,史称“嬴秦”。周幽王时期犬戎攻入镐京,秦襄公保卫周王室有功,正式被封为诸侯国,“秦”成为国号。秦始皇统一后,仍然以“秦”为国号

赢姓的由来

秦与周均是黄帝后裔。秦人以华夏自居,奉黄帝为始祖。颛顼的后代大费和大禹一起治水, 治水成功以后,大费便留在舜帝的身边,为舜帝驯养和调教鸟兽。舜帝赞赏大费的功劳,就赐姓为嬴

秦国开创者秦非子(恶来五世孙)

姓名赢非在位43年

秦非子(?―公元前858年),嬴姓,名非子,号秦嬴,伯益之后,商朝重臣恶来五世孙,周朝诸侯国秦国开国君主,西周犬丘人。约公元前900年―公元前858年在位。秦非子因善于养马,得到周孝王的赏识,获封秦地,成为秦国始封君,号称秦嬴。

不过非子只是封地不足五十里的“附庸”,既不是诸侯,也算不上卿和大夫。等到秦襄公时,才正式列为诸侯。

秦侯姓名赢侯在位10年、秦公伯姓名赢伯在位3年、秦仲姓名赢仲在位23年、

秦仲(?―公元前822年),嬴姓,秦氏,名不详,秦公伯之子 ,西周时期诸侯国秦国国君,公元前844年―公元前822年在位。公元前824年,周宣王任命秦仲为大夫,令其率军进攻西戎。公元前822年,秦仲在与西戎交战中,战败阵亡。秦仲死后,由其长子秦庄公即位。

秦庄公姓名赢其在位44年,秦庄公元年(公元前821年),周宣王召见秦庄公兄弟五人,派给他们七千士兵,让他们率领前往讨伐西戎,秦庄公一战击败西戎。周宣王于是封秦庄公为西陲大夫,并将原大骆之族所居住的犬丘(甘肃天水市西南礼县一带)之地赐给秦庄公

秦襄公姓名赢开在位12年

秦庄公次子,是春秋时期秦国被正式列为诸侯的第一任国君

公元前778年,秦庄公为犬戎所杀,他的长子世父率军与犬戎作战,而把国君位置让给秦襄公。当时秦国力弱,狄戎为近患。秦襄公即位初,将其妹(缪嬴miao ying )嫁给戎人丰王为妻,以分化戎人。公元前776年,秦襄公迁都汧邑(今陕西陇县),向东进逼。

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犬戎进攻(镐京hào jīng),袭杀周幽王于骊山之下,秦襄公以兵救周。周平王东迁,秦襄公出兵护送,以功封诸侯。东迁后,周平王把王室无力控制的岐山以西的土地赐予秦国,自此秦国开始成为西周的诸侯国,为日后秦国强大打下基础。

秦文公赢康在位50年

秦宪公赢立在位12年

秦出子赢曼在位6年

秦武公赢说在位20年

秦德公赢嘉在位2年

秦宣公赢恬在位12年

秦成公赢载在位4年

秦穆公赢任好在位39年

秦康公赢罃yíng yīng在位12年

秦共公嬴稻/嬴貑在位4年

秦桓公赢荣在位28年

秦景公赢石在位40年

秦哀公赢籍在位36年

秦惠公赢宁在位9年

秦悼公赢盘在位12年

赢刺在位14年

秦躁赢欣在位14年

秦怀公赢封在位4年

秦灵公赢肃在位10年

秦简公赢悼在位15年

秦前惠公赢仁在位13年

秦出公赢昌在位2年


秦献公赢连在位23年

秦非子是怎么建立的秦国 秦非子的出身决定了秦国的诸侯(2)

影视剧中 秦献公

秦献公赵连早年流亡魏国,回国继位后在秦国国内进行改革,其中包括废止人殉、迁都、扩大商业活动、编制户籍和推广县制,并且数次发动收复河西(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失地的战争。秦献公赵连的时期的改革虽然不彻底,但为秦孝公赵渠梁时期的商鞅变法奠定了基础


秦孝公赢渠梁在位24年

秦非子是怎么建立的秦国 秦非子的出身决定了秦国的诸侯(3)

影视剧中的秦孝公

秦孝公就是电视剧大秦帝国第一部中的赢渠梁,他重用卫鞅(即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建立县制行政,开阡陌,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不断增进农业生产。对外,秦与楚和亲,与韩订约,联齐、赵攻魏国都城安邑(今山西省夏县),拓地至洛水以东,自此国力日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孝公即位之初,对秦之衰痛心疾首,乃下求贤令:“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卫国人卫鞅入秦,教孝公以霸道之术,孝公甚喜,力排众议,以卫鞅为大良造,实施变法。

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的变法最为彻底。商鞅变法鼓励人口增殖、重农抑商、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编制户口、实行连坐之法。当时秦国地广人稀,三晋人多地少,民众田地缺乏。因此商鞅建议秦孝公对外来移民采取优惠政策,将三晋民众招来秦国,以便开垦荒地。

公元前350年秦国大良造(商鞅)为了深化其改革,摆脱旧贵族势力的干扰,提议都城由雍城(今宝鸡凤翔)迁至新建成的咸阳城,得到秦孝公支持。

卫鞅彻底废除旧的世卿世禄制、建立新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推行郡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重视农产,出现了“家给人足”的繁荣景象,全国百姓以私下斗殴为耻,以为国家立下战功为荣,国家战斗力不断增强,屡败魏军。富国强兵的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傲视于西方。史记记载:“孝公十九年,天子致伯。”周显王册封秦君为方伯,正式承认其霸主地位。

秦孝公于秦献公四年(公元前381年)12月6日出生。秦献公二十三年(公元前362年),其父秦献公去世后,秦孝公继位。秦孝公继位时年仅21岁。

早在秦孝公出生前,秦国经历了自秦厉共公之后几代君位动荡,国力大为削弱。魏国趁秦国政局不稳之机夺取了河西地区(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秦孝公之父秦献公继位后,割地,与魏国讲和,安定边境,迁都栎阳(今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修养生息,并且数次东征,想要收复河西失地,无奈愿望没有实现便去世。

求贤纳才

秦孝公继位时与齐威王、楚宣王、魏惠王、燕文公、韩昭侯、赵成侯并立。当时黄河和崤山以东的战国六雄已经形成,淮河、泗水之间有十多个小国。周王室势力衰微,诸侯间用武力相互征伐吞并。战国六雄中,楚国、魏国与秦国接壤。魏国占有原本属于秦国的河西地区,从郑县(今陕西省华县)沿洛河北上修筑长城。楚国自汉中郡往南,占有巫郡和黔中郡。秦国地处偏僻的雍州,不参加中原各国诸侯的盟会,被诸侯们疏远,像对待夷狄一样对待。秦孝公继位后以恢复秦穆公时期的霸业为己任,广施恩德,救济孤寡,招募战士,明确论功行赏的法令,并在国内颁布了著名的求贤令,命国人大臣献富国强兵之策。

同年,秦孝公两路出兵,向东围攻陕城(今陕西省韩城市),向西进攻西戎,斩杀西戎獂王。而赵、韩两国也趁秦孝公继位未稳之机率军攻打秦国。

商鞅变法

秦非子是怎么建立的秦国 秦非子的出身决定了秦国的诸侯(4)

影视剧中商鞅

卫国人商鞅在公叔痤死后听闻秦孝公的求贤令,便携带李悝的《法经》投奔秦国,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见孝公。商鞅先以帝道、王道之术说孝公,孝公听后直打瞌睡并通过景监责备商鞅。商鞅再以霸道之术说孝公,孝公听后改变态度但没有重用商鞅。商鞅最后畅谈富国强兵之策,孝公听后大喜,两人畅谈几日后毫无倦意。

在商鞅的劝说下,秦孝公决定在秦国国内进行变法,但变法遭到以甘龙、杜挚为代表的守旧派的反对,双方产生激烈的争论。变法之争结束后,秦孝公于前359年命商鞅在秦国国内颁布《垦草令》,作为全面变法的序幕。主要内容有:刺激农业生产、抑制商业发展、重塑社会价值观,提高农业的社会认知度、削弱贵族、官吏的特权,让国内贵族加入到农业生产中、实行统一的税租制度以及其他措施。

《垦草令》在秦国成功实施后,秦孝公于前356年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左庶长为非王族大臣领政),在秦国国内实行第一次变法。主要内容为:改革户籍制度,实行什伍连坐法、明令军法,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建立二十等军功爵制、奖励耕织,重农抑商,严惩私斗、改法为律,制定秦律和推行小家庭制。

经过第一次变法后,秦国国力开始强大。前358年,秦国在西山(今河南省熊耳山以西)击败韩国。前357年,楚宣王派右尹黑来迎娶秦国女子,与秦国联姻。前355年,秦孝公与魏惠王在杜平(今陕西省澄城县东)会盟,结束了秦国长期不与中原诸侯会盟的局面。

平定太子事件后,秦孝公拜商鞅为大良造(大良造,为大上造之良者。是秦孝公时期至秦灭六国前的秦国国内最高爵位,掌握军政大权,这一时期秦国实行的是十七级爵制,大良造是最高爵位。它在秦惠文王之前即成为爵名。秦灭六国后实行二十级爵制,大良造位列二十等军功爵制第十六位)。

开始第二次变法

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北依高原,南临渭河,顺渭河而下可直入黄河,终南山与渭河之间可直通函谷关。为便于向函谷关以东发展,秦孝公于前350年命商鞅征调士卒,按照鲁国、卫国的国都规模修筑冀阙宫廷,营造新都,并于次年将国都从栎阳迁至咸阳,同时命商鞅在秦国国内进行第二次变法。 主要内容为:开阡陌封疆,废井田,制辕田,允许土地私有及买卖、推行县制、加收口赋、统一度量衡、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禁游宦之民和执行分户令。

河西之战

收复河西失地,恢复秦穆公时期的霸业是秦献公、秦孝公两代国君的愿望。早在秦献公时期,秦国与魏国为争夺河西地区发生多次战争,其中秦国在洛阴(今陕西省大荔县西南)、石门山(今山西省运城市西南)、少梁(今陕西省韩城市西南)三场战役中取得胜利。经过商鞅两次变法后的秦国国力强大,具备了收复河西地区的能力。

西鄙之战

秦孝公十九年(公元前343年),秦国在武城(今陕西省华县)筑城。

秦孝公二十一年(公元前341年),魏国在马陵之战遭受齐国重创,主将庞涓自杀,太子申被俘。商鞅趁机对秦孝公说:“秦国和魏国的关系,就像人得了心腹疾病,不是魏国兼并秦国,就是秦国吞并魏国。魏国地处山岭险要的西部,占据崤山以东,与秦国以黄河为界。形势有利时就向西侵犯秦国,不利时就向东扩展领地。如今君上圣明贤能,秦国繁荣昌盛。而魏国刚刚被齐国击败,可以趁此良机攻打魏国。魏国抵挡不住秦国的攻势,必然要向东撤退。魏国一向东撤退,秦国就占据了黄河和崤山险固的地势,向东可以控制各国诸侯,这可是一统天下的帝王基业啊!”秦孝公采纳商鞅的建议,决定趁魏国实力尚未恢复之机,大举攻魏。

同年,秦国联合齐、赵两国攻打魏国。九月,秦孝公派商鞅进攻魏河东,魏派公子卬迎战。两军对峙时,商鞅派使者送信给公子卬,说:“我当初与公子相处的很快乐,如今你我成了敌对两国的将领,不忍心相互攻击,我可以与公子当面相见,订立盟约,痛痛快快地喝几杯然后各自撤兵,让秦魏两国相安无事。”公子卬赴会时被商鞅埋伏的甲士俘虏,商鞅趁机攻击魏军,魏军大败。魏惠王被迫割让河西部分土地求和,商鞅因战功获封于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秦孝公二十四年(公元前338年),秦再次攻魏,在岸门(今山西省河津市南)击败魏军,俘其主将魏错。同年,秦国联合大荔戎包围了魏国的郃阳(今陕西省合阳县东南)。


秦惠文王嬴驷(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11年),嬴姓赵氏,名驷(一说名“骃” ),栎阳(今陕西省阎良区)人。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38年—公元前311年在位),秦孝公之子。

秦非子是怎么建立的秦国 秦非子的出身决定了秦国的诸侯(5)

影视剧中的秦惠文王赢驷

十九岁即位,是为秦惠王。以宗室多怨,族灭商鞅,不废其法。公元前325年,自称秦王,成为秦国第一位君王。当政期间,文有张仪连横六国,武有公孙衍、樗里子、司马错,北伐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为秦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础。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太子驷立,是为秦惠文王。这时受商鞅新法“迫害”而被剥夺政治特权的旧贵族一起发难,发起针对商鞅的反攻倒算。秦惠文王为了缓和矛盾,拿出商鞅作替罪羊,车裂商鞅。商鞅虽死,但“秦法未亡”。秦惠文王继续奉行商鞅变法以来的国策,对外发展。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苴,秦军继续屡败魏军,再破三晋伐秦联军,又联韩魏攻打齐楚,大败义渠国,掌控了对山东诸侯作战的战略主动权。经历了孝公、惠文王、武王三代努力,蚕食三晋,席卷荆楚,已初露一统端倪。

魏国经魏惠王时代的消耗,国力匮乏,在秦、赵、楚、齐等大国的夹攻下,衰落了,魏惠王晚年,三晋当中赵肃侯已经取代魏国成为了三晋的领军人。赵肃侯、赵武灵王父子一生征战,使赵国雄踞北方。

齐国与秦国不接壤,得以独立发展,在对抗强魏的过程中与秦国是牢靠的战略伙伴,田氏代齐后,经齐威王、齐宣王、以及齐愍王前期三代君主80年开发,齐国富甲一方,与秦成东西并立之势。 楚国的吴起变法曾经令楚国强盛一时,楚悼王死后,新法基本被废,由于楚国本就雄厚的国底,再经历楚宣王、楚威王之耕耘,楚国于公元前333年,大败越王无疆,并吴越之地,天下震动。

铲除异己,立相分权。扩疆拓土,壮大实力。秦惠文王北扫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慧眼识珠、任贤用能、甄拔人才。这是嬴驷取得重大政绩的关键。他不仅重用嬴华、异母弟公子疾、司马错等秦人,也重用了大量的外籍能臣。诸如公孙衍、张仪、魏章等魏人都能为嬴驷重用。如果嬴驷不能识人善任,不能不拘一格地重用人才良将,他绝对是不会取得重大政绩的,也绝对不会彪炳史册的

秦非子是怎么建立的秦国 秦非子的出身决定了秦国的诸侯(6)

影视剧中“张仪”

大批能臣造就了秦国在惠文王时代的辉煌,也反映了秦惠文王的识人驭人的本领。秦惠文王即位后的第一个对手就是大名鼎鼎的商鞅。从当时的情况来看,秦国的法治建设已基本成功,倒是独掌大权的商鞅的存在成了秦国改革成果的最大威胁。秦国的法治建设是靠强力完成的,也就是商鞅所说的霸术。在法治建设完成后,秦国有两个人是双重性质的,秦惠文王和商鞅。他们由于拥有巨大的权力,既是法治的最强维护者,也是法治的最大危害者,而君主制下的法的象征只能是一个人。商鞅的悲剧根源就在这里。就算秦孝公没有暗示,秦惠文王也要除掉商鞅。像商鞅这种人,秦国不用,也必然是不会让别国来用的。秦惠文王在除掉商鞅后,以商鞅造反查无实证,公子虔和公孙贾纯属陷害为由,顺手除掉了二人及其大量党羽。秦孝公没有完成的收尾工作,由秦惠文王出色地完成了。

秦惠文王重用张仪连横破合纵,是他一生中最大的亮点。对张仪,嬴驷求之、试之、任之、信之。在秦与列国间复杂的邦交斗争中,多次逆转危势,击溃五国攻秦之兵。继孝公用商鞅之后谱写了又一页君臣合璧的华彩篇章。自此,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秦国用士“不唯秦人”成为不变的路线。用张仪又不唯采张仪之策。当张仪与司马错对是否平蜀发生激烈辩论时,嬴驷毅然委任司马错领军平蜀,展现了嬴驷审时度势、高屋建瓴的王者风范。

车裂商鞅

嬴驷为太子时,一度触犯了禁条。当时正值有人反对新法,法令行不通。商鞅说:“法令行不通在于宫室贵族的干扰。国君果真要实行法治,就要先从太子开始。太子不能受墨刑,就用墨刑处罚他的师傅。”这样以来,法令便畅行无阻,秦国越治越好,但却得罪了太子。等到秦孝公去世,太子登基,一想起当年受罚之事就很不高兴。加之这时商鞅威望极高,家家户户都知道商君之法, 惠文王对商鞅有所顾忌,公子虔等一帮人就乘机捏造谣言说商鞅造反。于是,惠文王便派人抓捕商鞅,商鞅逃到封地起兵攻打郑县,兵败被杀,秦惠文王将商鞅的尸身车裂,并族灭其家,巩固了自己的权利和地位。

秦非子是怎么建立的秦国 秦非子的出身决定了秦国的诸侯(7)

影视剧中“赢华”

东进攻魏

嬴驷在巩固权力之后,继承孝公遗志,东进攻魏。秦惠王八年(公元前330年),秦国大良造公孙衍破魏军于雕阴(今陕西省甘泉县南),魏以河西地予秦。秦惠王九年(公元前329年),秦军攻魏,取河东的汾阳(今山西万荣县西南)皮氏(今山西河津县)及焦(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南)曲沃(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南)。次年秦军乘胜攻魏,取魏蒲阳(今山西隰县)。魏国在秦军数次强大攻势之下,又被迫割让上郡15县(今陕西东北部地区)给秦。从此,秦国不仅把魏国黄河以西的地盘全部吞并,而且在黄河的东岸建立了东进的前进基地。

灭蜀败楚

秦惠文王十三年(公元前325年),嬴驷仿山东六国做法,亦自称为王,改元为更元元年。 秦惠文王更元八年(公元前318年),魏、赵、韩、燕、楚五国联合攻秦,秦惠文王派庶长樗里疾破魏、赵、韩三国军于修鱼,斩首八万。暂时抵挡住东方联军的进攻。但西方的义渠又发兵袭破秦军于李帛。在东西夹攻之下,秦惠文王及时改变战略,于秦惠文王更元十年(公元前316年),用司马错之策攻蜀,破蜀军于葭萌关,伐灭蜀国。

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公元前313年),遣张仪自秦赴楚,阴行反间,诱使楚国绝齐。然后又设计激怒楚怀王,诱使楚国冒险出兵攻秦,使秦军在丹阳(指今陕西、河南二省间丹江以北地区)大败楚军,得楚地汉中。解除了楚国对秦国本土和巴国、蜀国的威胁。楚国从此一蹶不振。这样,秦国的关中、汉中、巴蜀连成一片,秦国对六国形成了居高临下的压迫形势。秦惠文王不仅在军事上取得了胜利,扩大了疆域,而且针对犀首并相六国,发动东方诸国合纵攻秦的形势,采用了张仪的连横之策,实行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策略,打退了六国的进攻,取得了政治外交上的胜利,为后来秦王嬴政扫灭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伐取义渠

秦非子是怎么建立的秦国 秦非子的出身决定了秦国的诸侯(8)

义渠是匈奴的一个分支,是当时秦国在西北部最强大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义渠占有今天的陕西北部、甘肃中北部和宁夏等地。义渠凭借骑兵特有的机动性对秦国的边境进行劫掠,甚至曾经侵入到秦国的洛河流域。正是义渠的巨大危害性和破坏性,才使公孙衍能够说动秦惠文王暂停攻魏而转为攻义渠。秦国对付义渠这些游牧民族的办法主要是烧荒,很有效果。游牧民族不敢靠近牧草被烧光的秦国边境,以避免大批马牛羊被饿死。

秦惠文王七年,义渠发生内乱,秦派庶长操趁其自相残杀,平定了义渠。义渠的力量遭到了很大的削弱。秦惠王十一年(公元前327年),秦国在义渠设县,义渠称臣。秦惠文王更元十年(公元前315年),秦伐取义渠二十五城。秦国在西北地区占有了大片的优良牧场。


秦武王嬴荡在位4年

秦武王身高体壮,孔武好战。在政治上,设置丞相,驱逐张仪,结盟魏国,联越制楚。军事上,攻拔宜阳,设置三川,平定蜀乱。经济上,修改封疆,更修田律,疏通河道,筑堤修桥。

秦非子是怎么建立的秦国 秦非子的出身决定了秦国的诸侯(9)

影视剧中的“秦武王赢荡”

秦武王喜好比武角力,任用大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等人皆得大官。秦武王四年(前307年),武王与孟说比赛举“龙文赤鼎”,结果大鼎脱手,砸断胫骨,气绝而亡,时年23岁,谥号为烈(悼)

孔武好戏

秦武王天生有神力,从小就喜欢与勇士们做有关力气方面的游戏。乌获、任鄙二将在秦惠文王时期就因为作战英勇而倍受宠爱,秦武王即位后,对二人更是宠爱有加。

齐国有个名叫孟贲的人,凭借力大的缘故而闻名于乡里。他听说秦武王正在招募天下间的勇士,认为自己终于有用武之地了,于是就前往秦国投奔秦武王。秦武王经过测试,知道他也是个名不虚传的人物,于是也拜为大官,与乌获、任鄙一起受宠。

驱逐张仪

秦武王做太子时就不喜欢张仪,继承王位后,很多大臣都说张仪的坏话:“张仪不讲信用,反复无定,出卖国家,以谋图国君的恩宠。秦国一定要再任用他,恐怕被天下人耻笑。”诸侯们听说张仪和秦武王感情上有裂痕,都纷纷背叛了连横政策,恢复合纵。

张仪害怕被杀,便对秦武王说:“东方诸国有乱秦国才可以得利,我愿意利用齐王憎恨我这一点前往魏国,齐国必然攻魏,两国开战胶着之际,秦国可趁隙伐韩,兵临周都,挟持天子,成就帝王功业。”

秦武王认为他说的对,就准备了三十辆兵车,送张仪到魏国。齐湣王听说张仪在魏国,果然派军攻打魏国,魏哀王很害怕。此时张仪派遣他的门客冯喜到楚国,再借用楚国的使臣出使齐国,成功游说齐湣王罢兵,获得安全。

假道伐韩

秦武王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锋锐的君主,重武好战,有问鼎中原之志。即位不久,就意欲攻打韩国。韩国军事重镇宜阳,是周国与韩国阻挡秦国东进最为重要的屏障,秦军若想兵出函谷关,首先必须掌控此地,才可以保证物资与兵员的输通顺畅。

秦武王借一机会请教左右丞相甘茂和樗里疾,对他意欲灭掉周王室、得到应有威望的想法有何见解,实则是询问攻打韩国夺取宜阳之计。

伐韩一事,樗里疾表示反对,因为到韩国的路途遥远,劳师费财,还不一定能有收获,万一赵、魏二国再从背后偷袭后果不堪设想。而甘茂则认为:“伐宜阳,定三川”是秦国挺进中原、成就帝业的关键所在。伐韩宜阳,必先破韩魏联盟,只要魏国助秦,赵国就不能越魏而援韩,韩一旦被孤立,宜阳虽然城池坚固,兵精粮足,但也有可能被秦军攻破。甘茂自请入魏,声言将使魏王不但不偷袭秦军,而且还会出兵助秦。武王大喜,赐予甘茂很多财物,令其出使魏国。

秦武王三年(前308年)秋,甘茂出使魏国,以“共享伐韩之利”为诱饵,争取魏王,并施以政治军事压力,与其建立了秦魏联盟,魏国答应出兵助秦,共伐韩国。甘茂返回秦国后,与秦武王订立息壤之盟,秦武王表示将全力支持甘茂,派其与庶长封率军攻打宜阳。

甘茂攻打宜阳五个月还未能攻下,秦国大臣樗里疾和公孙奭提出反对意见。秦武王想召甘茂回国,打算退兵。甘茂说:“息壤之盟就在那里,大王您可不要忘记。”秦武王于是增兵五万,派乌获前往协助甘茂。甘茂亦散私财以赏部下,秦军果然士气大振,击退韩国援兵。

秦武王四年(前307年),秦军攻克宜阳孤城,斩首六万。秦军乘胜渡过黄河,夺取武遂(今山西垣曲东南)并筑城,韩襄王被迫派公仲倗到秦国谢罪,同秦国议和。

连横魏秦

秦武王重视齐使,以示秦、齐夹击韩、魏之形,断绝韩、魏趁秦武王新立攻秦妄想。 又派樗里疾与韩使欢娱,叙秦韩之好,以此羁縻韩国。樗里疾的母亲是韩女,秦武王的母亲是魏女,是秦惠文王与魏襄王结盟时定下的姻亲。此时,齐国孟尝君为齐相,压迫魏国,魏国权衡利弊,在秦齐之间左右摇摆。秦武王元年(前310年),秦武王与魏襄王在临晋(今大荔东)相会,巩固秦、魏联盟 。通过一系列紧张的外交活动,秦武王稳住周边邻国,使其不能趁秦新君初立图秦。其后,开始着手解决秦国中央的魏籍权臣问题,然而因秦武王意外身死,并未完全执行。

联越制楚

秦武王元年(前310年),韩、魏、齐、楚、越怀着不同的目的来祝贺嬴荡即位为新的秦王。秦武王亲自接见越国使者,与越国达成夹击楚国的密约,以此制楚。越国在勾践灭吴后成为东南大国,国力强盛,此时是仅次于楚国的第二大国。楚、越水土相接,人文相近,彼此以为害,一直都在谋划消灭对方。

平定蜀乱

秦武王元年(前310年),蜀相陈庄作乱,杀死蜀侯通国。秦武王派甘茂平定蜀国叛乱,诛杀陈庄,并派兵攻打义渠、丹犁。

设立丞相

秦武王是个很有抱负的人,他耻于与六国为伍,见六国都设有相国一职,便把秦国的相国一职,改称为丞相。秦武王二年(前309年),秦武王在秦国设置丞相官位,设左右丞相各一人,任命甘茂为丞相兼领上将军,樗里疾为右丞相 。命甘茂等更修田律、修改封疆、疏通河道、筑堤修桥。


秦昭襄王嬴稷

秦昭王在位时间是秦历代君王中最长的在位56年,在最后六七位秦君王中,他统治的时间超过了前任的孝公、惠文王、武王的总和,也超过了后面的孝文王、庄襄王的总和。

他在政治军事诸方面都建立了卓越的功勋,特别是军事方面的成就,即使较之秦王政也毫不逊色,他重用范雎、白起等人,为秦国的发展做出极为杰出的历史贡献,昭王时代是秦国发展史上最重要的决胜时代。翦伯赞说,昭王末年,“秦对六国的斗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是非常精辟的论断。

虽然晚年他听信应侯之言,丧失灭赵良机,冤杀名将白起。秦国民生凋敝。这些都不能掩盖他的历史功绩,也不能掩盖这个时代秦国在各方面突飞猛进的事实。

昭王时代是和孝公时代、秦王政时代(称帝前的时期)并驾齐驱的重要时代。

荀子曾在秦国丞相应侯范雎面前,如此评价秦昭襄王亲自治理下的秦国,荀子说:“秦国边塞险峻,地势便利,山林河流,非常美好,自然资源丰富,这是地形上的优越。进入境内,观察它的风俗,百姓朴实,音乐不淫荡卑污,服装不轻佻妖艳;人们非常畏惧官吏而很驯服,就像是古代的人民一样。到了大小城镇的官府,那里的各种官吏都是严肃认真的样子,无不谦恭节俭、敦厚谨慎、忠诚守信而不粗疏草率,真像是古代圣王统治下的官吏啊。进入它的国都,观察那里的士大夫,走出自己的家门,就走进公家的衙门,走出公家的衙门,就回到自己的家里,没有私下的事务;不互相勾结,不拉党结派,卓然超群地没有谁不明智通达而廉洁奉公,就像古代的官吏一样。观察它的朝廷,退朝前,所有事情都必须处理完毕,安闲的好像没有事情办理一样,真像古代的朝廷啊。所以秦国四代强盛,并不是因为侥幸,而是必然的结果。这就是我所见到的。所以说:安闲而又治理的很好,政令简约而周详,政事不烦乱而有功绩,这是政治的最高境界。秦国就类似这样。虽然如此,却仍有所畏惧啊,上述三个方面都具备了,但是它和王者的功名相衡量,那还相差得很远哩。这是什么原因呢?大概是他们没有儒者吧。所以,纯粹地崇尚道义、任用贤人的就能称王天下,驳杂地义利兼顾、贤人亲信并用的就能称霸诸侯,这两者一样都没有,就遭到灭亡。这也是秦国的短处啊。

秦非子是怎么建立的秦国 秦非子的出身决定了秦国的诸侯(10)

影视剧中“秦昭襄王”

早年在燕国为人质。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去世,公子稷在赵燕两国的武力护送,以及右相樗里疾、魏冉、宣太后等人的拥立下继承王位 。秦昭襄王即位初期,由其母宣太后当权,魏冉为咸阳将军,王叔樗里疾为相。公元前304年,年满二十二岁的秦昭襄王在举行冠礼后开始亲自处理决策国事。

秦昭襄王四十一年,当时被称为四贵的穰侯魏冉、华阳君芈戎、泾阳君公子芾、高陵君公子悝擅权,出现了私家财富重于秦王室的局面,昭王听从魏人范雎的建议,收回宣太后的干政权,驱逐四贵,拜范雎为相,采用范雎所提出的远交近攻策略,奠定了秦统一战争的胜利基础。

秦昭襄王在位期间任用白起为将军,先后战胜三晋、齐国、楚国,攻取魏国的河东郡和南阳郡、楚国的黔中郡和郢都。发动长平之战,大胜赵军。攻陷东周王都洛邑,俘虏周赧王,迁九鼎于咸阳,结束了周朝八百年统治。

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51年),昭襄王去世,终年七十五岁,葬于秦东陵

秦非子是怎么建立的秦国 秦非子的出身决定了秦国的诸侯(11)

战神白起“大秦帝国崛起”

主要成就

1 、 对远交近攻和近交远攻策略的创造性运用。

2 、巩固对巴蜀的统治,巴蜀的稳定,对秦以后的统一战争有很大促进作用。

3 、消灭义渠。义渠隐患的解除,不仅消除了秦的后顾之忧,戎地骁勇的士兵众多的牲畜 ,还为秦灭六国提供了雄厚的军事资源。

4、治国成就。秦昭王对国家的治理成就显著,在当时口碑甚好。活动在昭王同时代的大思想家荀况考察过秦国社会状况。这位学者的理论学说与秦国的治国纲领是有分歧的。即使如此,他仍对昭王治理下的秦国吏治民风等给予很高评价。

5、辉煌的军事业绩。秦除政治廉明,外交军事方针正确之外,还造就了一支能征善战的强大军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战役的胜利。

6、消灭东周。灭周不仅表明秦统一天下的决心和意志,更显示了秦已具备击败东方各国联合进攻的雄厚实力,这一事件会给各国造成深刻的心理威慑,意义是深远的。灭周是一个新纪元的真正开始,东方各国的末日也真正来临。

7、秦国长年征战,到了昭王后期已经民生凋敝,并且遭到了诸侯国的联合打压,把战果一一丢 弃。


秦孝文王嬴柱

(公元前303年―公元前250年11月14日),嬴姓,赵氏,名柱,又名式。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昭襄王次子,生母是唐太后。

秦非子是怎么建立的秦国 秦非子的出身决定了秦国的诸侯(12)

影视剧中的安国君

秦昭襄王在位时,受封安国君。秦昭襄王四十二年(公元前265年),被立为太子。

秦孝文王元年(公元前250年),正式继位,册立赢子楚为太子。三日后,离奇去世,谥号孝文,安葬于寿陵,是秦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国君。

确立嗣子

安国君生有二十多个儿子。安国君成为太子后,便将他非常宠爱的一位妃子立为正夫人,号称“华阳夫人”。华阳夫人一直没有子嗣。安国君有一位排行中间的儿子名叫异人(子楚),异人(子楚)因生母夏姬不受安国君宠爱,所以被送往赵国作人质。 后在吕不韦的活动下,华阳夫人成功说服安国君立异人(子楚)作为继承人,随后二人命吕不韦担任嬴异人的老师,又委托他带给异人很多礼物,在此之后,异人在诸侯中的名声日益增大。后在吕不韦的帮助下,异人成功返回秦国,成为安国君嗣子, 并且改名为“子楚”。

即位

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嬴稷去世,太子嬴柱即位,史称“秦孝文王”。秦孝文王追尊已故的母亲唐八子为唐太后,与父亲秦昭襄王合葬。 并且,册立正妻华阳夫人为王后,立子楚为太子。

秦孝文王元年(公元前250年)十月己亥日,秦孝文王服丧期满,正式即位。在这期间,秦孝文王下令大赦罪人,按功表彰先王功臣,优待宗族亲属。但是秦孝文王在位时间只有短短的三天,是秦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国君。

去世

秦孝文王元年(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即位三天后去世,终年五十四岁,谥号为“孝文王”,葬于寿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北)。 秦孝文王死后,太子嬴子楚即位,史称“秦庄襄王”。


秦庄襄王赢异人/赢子楚

(前281年—前247年),嬴姓,赵氏,名楚 (一作子楚) ,雍州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人。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孝文王之子,秦始皇的父亲。

子楚早年进入赵国邯郸,作为质子。迎娶赵姬,生下秦始皇。在吕不韦的帮助下,成为秦国国君,铲除了周朝的残余皇室。

庄襄王三年(前247年)五月,病逝,享年三十五岁,谥号庄襄。其子秦始皇建立秦朝后,追封太上皇。

秦非子是怎么建立的秦国 秦非子的出身决定了秦国的诸侯(13)

影视剧中“赢异人”

赵国为质

秦庄襄王本名异人,后改名子楚,生母为夏姬。

异人母子均不受安国君的宠爱,加上安国君有子二十多人,异人于是被送往赵国邯郸作为质子。其时秦、赵两国关系恶化,不时发生战争,异人倍受冷遇。缺少出行的车马和日用的财物,生活困窘,十分失意。

秦庄襄王登基元年,宣布大赦天下,施德布惠于人民。同年,秦庄襄王命蒙骜伐韩,韩国被迫割让成皋、巩等地。秦国的地界延伸至大梁,初置三川郡。

秦庄襄王二年和三年,庄襄王连续命令蒙骜攻打赵国 ,秦庄襄王命蒙骜攻打赵国,夺取了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榆次(今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新城(今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西南)、狼孟(今山西省阳曲县东北)等三十七座城池。同年三月,蒙骜又攻取了魏国的高都(今山西省晋城市东北)和汲(今河南省卫辉市西南)。

秦庄襄王三年三月和四月,庄襄王还命令蒙骜攻取了魏国的高都和汲,王龁攻打上党郡,设立太原郡。魏公子信陵君合纵燕、赵、韩、魏、楚五国联军在黄河以南击败秦军,蒙骜败退。联军乘胜追击至函谷关,秦军闭关不出,此战过后,信陵君名震天下。而秦庄襄王怒于此战的失利,想要囚禁在秦国为质子的魏太子增,经人劝说后秦庄襄王才打消此念头。

立为嗣子

卫国大商人吕不韦在邯郸做生意,知道了异人的情况,认为他“奇货可居”,决定进行一次政治赌博,于是就去见异人游说:“我可以光大你的门庭。”异人回笑说:“你还是先光大你自己的门庭,然后再来光大我的门庭吧!”吕不韦说:“你是不知道的,我的门庭是要等到你的门庭光大之后才能光大。”异人明白吕不韦说话的含意,就引吕不韦与他坐谈,谈的内容非常深入,两人达成了政治同盟,异人许诺如果计划成功,将以分国作为答谢。

吕不韦于是拿出五百金送给异人,作为日常生活和结交宾客之用;又拿出五百金买珍奇玩物,自己带着东西去秦国游说,先拜见华阳夫人的弟弟阳泉君和姐姐,把带来的东西统统献给华阳夫人。顺便谈及异人聪明贤能,所结交的诸侯宾客,遍及天下,常常说“我异人把夫人看成亲母一般,日夜哭泣思念太子和夫人”。

华阳夫人非常高兴。吕不韦乘机又让华阳夫人的姐姐劝说华阳夫人认异人为养子。华阳夫人就趁安国君方便的时候,委婉地谈到在赵国做人质的异人非常有才能,来往的人都称赞他。接着就哭着说:“我有幸能填充后宫,但非常遗憾的是没有儿子,我希望能立异人为继承人,以便我日后有个依靠。”安国君答应了,就和夫人刻下玉符,决定立异人为继承人,安国君和华阳夫人赐送厚礼给异人,并请吕不韦当他的老师,因此异人的名声在诸侯中越来越大。

继承王位

秦孝文王元年(前250年),孝文王正式即位三天后,突然暴薨,子楚即位,是为秦庄襄王。

秦庄襄王继位后,下令大赦天下,按功表彰先王功臣,优待宗族亲属,布施于民。并尊生母夏姬为夏太后,养母华阳夫人为华阳太后,任命吕不韦为相邦,封文信侯。赵孝成王主动派使者将赵姬母子送还来,交好秦国。

攻灭东周

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年),东周文公与诸侯密谋攻打秦国,秦庄襄王获悉,命吕不韦率军攻灭东周国,迁东周公于阳人聚(今河南省临汝县西),不绝其祀,以阳人地赐周君,奉其祭祀。至此,周王朝最后残余的势力被铲除。接着,秦军继续蚕食三晋,又攻占大片土地。


秦始皇嬴政

(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一说名“正”),又称赵政、祖龙等 。秦庄襄王和赵姬之子。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秦非子是怎么建立的秦国 秦非子的出身决定了秦国的诸侯(14)

嬴政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后回到秦国。前247年,13岁时即王位。前238年,平定长信侯嫪毐的叛乱,之后又除掉权臣吕不韦,开始独揽大政。重用李斯、王翦等人,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

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驾崩,13岁的嬴政被立为秦王,当时吕不韦为秦相,独擅大权。前239年,秦王政年已21岁即将亲政,但此时秦国朝廷中却掀起了激烈的政治斗争。吕不韦和嫪毐把持朝政、惑乱后宫。公元前238年,秦王政平定嫪毐之乱,次年免除吕不韦的相职,吕不韦饮毒酒自杀。秦王政掌权后,任用尉缭和李斯等人,积极推行统一战略。

公元前230年秦派内史腾攻韩,俘虏了韩王安,于韩地建置颍川郡,韩国灭亡。 这时赵国发生大旱灾。秦将王翦率领土兵直下井陉(河北省井陉县西),秦将杨端和率领河内兵进围赵都邯郸。 赵派李牧、司马尚带领大军抵御。赵王宠臣郭开受了秦国贿赂,散布流言说李牧、司马尚谋反。赵王因此改用赵葱和颜聚替李牧、司马尚,并且杀死李牧。

公元前229年王翦大破赵军,杀了赵葱,俘虏了赵王。 赵公子嘉率领其宗族数百人逃到赵的代郡,自立为代王。秦就在赵都邯郸一带建立邯郸郡。公元前226年,秦军攻下燕都蓟城。 燕王喜迁都到辽东。 秦将李信带兵追击,燕王喜听从代王嘉的计策,杀了太子丹,把太子丹的人头献给秦求和。

公元前225年,秦王政派将军王贲攻魏,包围了魏都大梁,引黄河水灌城,三个月大梁城坏,魏王出降,魏国灭亡。 秦就在魏的东部地区建立砀郡。

公元前225年,秦派李信、蒙武带20万大军攻楚失败。 后秦王政派王翦带60万大军出征,大破楚军于蕲(今安徽宿县东南),迫使楚将项燕自杀。 接着秦军攻入楚都寿春,俘虏了楚王负刍。公元前222年,王翦平定了楚的江南地,降服了越国之君,设置会稽郡,楚国灭亡。

公元前222年,秦王政派王贲攻燕的辽东,虏燕王喜,灭亡了燕国。接着又回师攻赵国公族盘踞的代,虏赵代王嘉,建立代郡(河北蔚县西南)和辽东郡(辽宁省辽阳市老城区)。 公前221年,秦将王贲从燕国南下攻齐,俘虏齐王建,灭了齐国。

秦国从公元前230年起,到灭齐时止,耗时10年陆续兼并了东方六国,从此完成统一大业,结束了贵族王侯专政的王国时期,进入了帝国时代。

秦非子是怎么建立的秦国 秦非子的出身决定了秦国的诸侯(15)

统一之后,秦始皇认为自己功过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同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水系。但是到了晚年,秦始皇求仙梦想长生,苛政虐民,扼杀民智,动摇了秦朝统治的根基。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邢台沙丘。

秦始皇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 ,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各位朋友们!今天我们主要讲述了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由来以及到统一六国

下期我们聊这过程中的那些名人名事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