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亲子游戏100例提升孩子专注力(60个游戏帮助孩子学会6大核心能力)

本文字数5031,预计阅读时间15分钟。

阅读使人充实,分享使人愉悦。文章结尾附有思维导图,帮你梳理文中脉络精华。欢迎阅读,你离知识又近一步。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正念亲子游戏》。

作者苏珊·凯瑟·葛凌兰(Susan Kaiser Greenland)资深正念老师,“内在小孩基金会”联合创始人,《正念亲子游戏》和《正念亲子游戏卡》等多本正念图书的作者,以及两个孩子的母亲。

她创立的“内在小孩”正念觉知课程,融合轻松好玩的游戏,成功地帮助许多孩子克服了冲动、多动、焦虑、失眠、完美主义、挫折耐受力差、人际关系不佳等问题。“内在小孩”课程源于经典正念修习,同时针对儿童的特点进行调整,是美国最早的正念教育项目之一。

在本书中,作者创造性地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总结出了6种相互关联的核心能力,即聚焦力、静心力、洞察力、重构力、关怀力、联结力,并把它们融入到60个简单有趣的游戏中。

我想在这里总结其中三个能力,分别是聚焦力、洞察力和重构力。正如书中所说,这本书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帮助孩子“改善专注力”“管理情绪”的层次,而且为孩子铺垫了受益终身的通向心灵自由的道路。这种自由能帮助他们穿越生活的困境,如鸟儿挥动双翼穿越天空。

在这里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心理,让我能读到这本好书。这本书可以帮助的不仅仅是孩子,对于成年人来说,它同样重要。

6岁亲子游戏100例提升孩子专注力(60个游戏帮助孩子学会6大核心能力)(1)

01、聚焦力

什么是聚焦力?聚焦力——专注于当下过程,不忧虑结果。书中提到一个叫作《胡萝卜种子》的故事:

一个小男孩想种一个胡萝卜种子,全家人都不支持他。他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害怕他种不出来,但是这个小男孩却不这么认为,于是,他每天为他的花园浇水,结果胡萝卜还是没有长出来。看到这,你会不会想这个小男孩肯定放弃了。但是,并没有。他还在坚持,直到有一天,“胡萝卜长了出来”。小男孩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回报。

正如我们看到这个故事一样,这就是专注于当下过程,不忧虑结果的结果。聚焦力有什么好处呢?就是可以帮助我们培养耐心和明智的信心,小男孩就是因为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才会把大家都不认可的事情做成。所以,作者认为,想要培养坚定、稳固、灵活的注意力,耐心和信心是必需的品质。

请你想一想,当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会静下心来认真的去做,直到成功吗?很多人遇到麻烦的事情都没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把这件事情做好。

莎朗·莎兹伯格在《冥想的力量》这本书中解释说:“这就好像你试图用一把很小的斧头来劈一块很大的木头。你砍了99斧,什么也没有发生;当你砍100斧的时候,木头劈开了。

也就是说,你需要足够的耐心去做一件事情,前面的努力并没有白费,当我们尝试前面99次以后,你觉得没有进展,然而实际上是有的。所以,不管是对于孩子来说,还是成年人来说,聚焦力都是我们必不可少的能力。那么如何提升我们的聚焦力呢?

6岁亲子游戏100例提升孩子专注力(60个游戏帮助孩子学会6大核心能力)(2)

1、正念呼吸

正念我们在很多书中都提到过,《净化你的时间》这本书中说:“正念就是有觉察力地专注于当下,活在当下,活在每一刻。

怎么进行正念呼吸呢?就是你要每天挤出5~10分钟,舒服地坐着或躺着,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当想法出现时,忽略这些想法,把注意力带回到呼吸上。

但作者说,这并不容易,需要我们将心态从自我完善转向接纳发生在我们的内心世界和外在世界的一切。也就是说,我们要去接纳一些让我们痛苦的感受,比如焦虑、恐惧、悲伤等。

比如,作者在书中提到有一位职场妈妈,通过看书、听录音和手机应用来学习冥想。她以为自己准备好了,但是在她开始自己练习的时候发现,她每次练习的时候都会感到恐惧和无助,最后的结果就是放弃了冥想。

那你可能会说,大人都学不会,孩子怎么可能学会呢?那我们是不是就学不会了呢?当然不是,作者在书中为我们介绍了“正念呼吸”的游戏来帮助孩子学习聚焦力。

我们来看下具体步骤:

1.平躺下来,双腿平放地板上,手臂放在身体两侧。睁着眼睛或者闭着眼睛都行。

2.感受后脑勺与地板接触的感觉。感受肩膀、背部、手臂、手、腰部、腿、脚与地板接触的感觉。

3.留意吸气和呼气时的感受。呼吸方式没有要求,快慢都可以。

4.留意呼吸时哪里的感受最明显。问问自己是否感觉到鼻子下方气息的进入和离开?是否感觉到腹部上下起伏?是否感觉到肺部充满空气?

5.选择呼吸感觉最明显的身体部位,将注意力集中在这里一小会儿。

6.将注意力集中在吸气上,你是否能留意到吸气开始的瞬间,然后让注意力追随吸气过程中的感受,直到呼气开始的瞬间?如果感觉难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吸气上,可以在每次吸气时默念“吸”。(让孩子们自己练习一两分钟)

7.你是否能留意到呼气开始的瞬间,然后让注意力追随呼气过程中的感受,直到吸气开始的瞬间?如果感觉难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呼气上,可以在每次吸气时默念“呼”。(让孩子自己练习几个呼吸)

8.让我们把上面两个步骤连贯起来,关注呼吸的整个过程,留意每个瞬间。如果感觉难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可以在每次吸气时默念“吸”,每次呼气时默念“呼”。

9.现在让注意力回到身体的感觉上。感受后脑勺、肩膀、背部、手臂、手、腰部、腿、脚与地板接触的感觉。

10.当你准备好的时候,可以睁开眼睛,慢慢坐起来。呼吸,留意现在有什么感受。

游戏结束后,留点时间让孩子们讨论他们的感受和体验,时不时提醒孩子让他们放松。书中还有几个游戏,比如“摇啊摇、数呼吸、嘀嗒嘀。

6岁亲子游戏100例提升孩子专注力(60个游戏帮助孩子学会6大核心能力)(3)

2、聚光注意

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家长总是说,你要集中”注意力“,但是不解释或教他们怎么做。为什么?因为家长也不知道注意力的工作机制。那什么是聚光注意?就是说,我们要清晰的、稳定的、集中的,关注这个觉察对象。而我们专注一件事,需要把这件事当作一个锚点。而“锚点”就是冥想中的这个觉察对象。

要知道,聚光注意可以让孩子们保持警觉、不分心、注意力集中。那有什么样的办法可以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呢?作者说,运用放下猴子的游戏。

我们来说下具体步骤:

1.问问孩子,是否有过自己的注意力不在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上,而是被关于过去或未来的想法带走?有什么例子?

2.在这个游戏中,每只猴子代表一个抓住我们注意力的想法、情绪或身体感觉。比如,我正在写文章,在这个过程中突然想起我还有件衣服要洗。这就是被别的想法带走你的注意力。

3.现在让孩子举出一个例子。每说一个例子,给“猴子链”加上一只猴子。(让孩子说出3~4个例子)

4.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任何想法和情绪来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所以让孩子放下它们。(把猴子链放回塑料桶里)

5.不断重复上面步骤。

我们通过两个游戏简单的了解如何帮助孩子提升聚焦力,书中还有很多练习可以帮助孩子,在这里就不一一阐述,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去阅读一下书籍。好,接下来我们说说洞察力和重构力。

02、洞察力和重构力

什么是洞察力?洞察力——不纠结小事,放眼大局。什么是重构力?重构力——思路清晰、开阔,对事情充满好奇,有创造力。

“歌德说过:“莎士比亚递给我们装着金苹果的银盘子。我们通过学习研究他的作品,银盘子虽然拿到手了,但只能够往盘子里放土豆。这也未免太尴尬了。”歌德的本意是说,人们很难拥有莎士比亚那样的创作能力,也就是金苹果。

《经典的魅力》作者斋藤孝认为,创造一个事物的能力,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但评价事物的能力,却是每个人都能获得的。

比如,音乐,我们喜欢音乐,但是可能没有作曲或演奏的技巧,但我们可以通过欣赏,正确地去评价音乐作品和音乐表演。歌德曾经学习过美术,后来发现自己并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就放弃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对美的追求与辨析,影响了他后来的文学创作,他表示自己从中获得了对事物的洞察力。

有一个故事:“有两条小鱼正在游泳,碰见一条大鱼迎面游过来。大鱼向它们点头致意:“早上好啊,小伙子们!今天水怎么样啊?”两条小鱼继续往前游了一会儿,其中一个小鱼回过头来问另一条小鱼说:“到底啥是水啊?”

什么意思?就是说,我们在生活中很多的事情,即便是最明显、最基础的事实,通常也最难被看到和谈及。”我们对于一些事物根本不了解。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足够高的洞察力。而很多宏大的词汇对于孩子来说是很难的,这就需要大人运用合适的教学语境来帮助孩子学习。那怎么才能锻炼洞察力和重构力呢?

6岁亲子游戏100例提升孩子专注力(60个游戏帮助孩子学会6大核心能力)(4)

1、开放的心

拥有开放的心就是我们要教会孩子以接纳的态度面对我们不知道的事情,这样做可以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比如,《我想知道》中,伊娃和她的妈妈在月光下的树林里散步。当妈妈问了一个问题,而伊娃不知道答案时,她显得很不好意思。妈妈让她放心:“说‘不知道’是可以的。”毕竟,连父母也不可能知道所有问题的答案。

伊娃有了信心之后,创造力喷薄而出,她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比如月亮和地球为什么相隔这么近?它们是朋友吗?”等等。

我们可以看出伊娃开始探索生命的奥秘,探索新事物。我们鼓励孩子去探索新事物,孩子就会认真去思考,这样可以提升孩子的洞察力和重构力。

这里有一个“神秘盒子”的游戏,可以帮助孩子掌握洞察力和重构力。这个方法适合幼儿。这个游戏是让我们一边猜测神秘盒子里面有什么物品,一边留意自己有疑问但不知道答案时的感受。

具体步骤:

1.问问孩子,神秘盒子里有什么?

2.问问孩子们不知道盒子里有什么是怎样的感受?沮丧还是兴奋?

3.拿起盒子,让孩子摸一摸,看一看,摇一摇,但是不要打开盒子。问问孩子有没有更多的猜想?

4.打开盒子看看。

5.问问孩子,现在的感受?是否愿意尝试新事物?当实际发生的与你期待的不一致时,有什么感受?在不得不等待时,有什么感受?

另一个游戏是“盲人摸象”。闭上眼睛,只触摸物体的一部分,去猜测这个物体是什么。我们学习我们相信什么取决于我们掌握的信息。这个游戏是适合所有人群。

具体步骤:

1.如果让你闭着眼睛摸一头大象的某个部位,你能猜出你摸到的是什么吗?

如果摸到大象的鼻子,你会以为它是什么?(比如像一条蛇或一根长长的管子)

如果只摸到大象的腿,你会以为它是什么?(比如像树干)

如果只摸到象牙,你会以为它是什么?(比如像一把刀)

如果只摸到耳朵,你会以为它是什么?(比如像扇子)

2.你可以讲一讲你因为不了解事情的全部情况而误会别人,或者别人因为不了解全部情况而误会你的故事。

这个游戏的目的是告诉我们即使我们做了充足的研究,考虑了全部已知的信息,也仍然无法保证得到正确的答案。也就是说,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具有缜密的洞察力和重构力,以全面的视角去观察一件事情。

6岁亲子游戏100例提升孩子专注力(60个游戏帮助孩子学会6大核心能力)(5)

2、感谢的力量

佛陀说:“太执着是一种痛苦”。对佛陀来说,苦是生命的第一法则,因为苦部分来自我们的执着(对小我的过分看重),因此,在某种情况下,痛苦和“把自己太当回事”互为因果的。如果我们能够利用苦难带来的机会,对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发生的一切更有觉察,苦难就可以真的可以成为祝福。

也就是说,当我们活在当下,把一些生活的中的困难当作机遇的话,我们的生活就会充满快乐和幸福。当我们明白不管是好人还是坏人都会发生坏事时,我们就领会了正念的第一个洞见:苦难是生命的一部分。这样的反思增加了我们对世事的洞察,我们也就不会沉溺于琐事的担忧。

当我们以更广阔的视野去了解更本质的生命议题,我们那些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就会显得微不足道。这样我们就会以更广阔的心去容纳他人。当然,我们不需要抱着开阔心智的目的而刻意让孩子们受苦,我们有更简单的方法。

书中介绍了“感谢农夫”的游戏,这个游戏的重点在于加强儿童对相互依存主题的觉察,也可以让孩子学会友善和感激。准备一个孩子可以舒适吃东西的地方,每个孩子一个纸杯,里面放上几颗葡萄干,这个游戏适合幼儿。

具体步骤:

1.拿起一颗葡萄干。吃它之前,想一想,它是怎样从葡萄藤上来到我们手里的。

比如:想想帮助翻松泥土的蚯蚓——谢谢你,蚯蚓!

想想给葡萄藤提供养分的阳光和雨露——谢谢你大自然!等等

2.接着大家一起品尝葡萄干。把葡萄干放在嘴里,停留一会儿,不要咀嚼,留意嘴巴里的感觉。然后,慢慢咀嚼一会儿。最后,咽下去。仔细留意每一个动作给你带来的感受。

3.问问孩子,以前有没有像这样看待过食物?现在你对葡萄干有什么新的看法吗?

这样游戏是让孩子们关注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心怀感恩,不要只关注我们缺少的。

最后,我来总结一下书中提到的六种能力:

聚焦力——专注于当下过程,不忧虑结果

静心力——觉察当下,灵活应对新的情境

洞察力——不纠结小事,放眼大局

重构力——思路清晰、开阔,对事情充满好奇,有创造力

关怀力——懂得自我激励和自我关怀,共情自己和他人

联结力——将友善付诸行动,与他人联结

6岁亲子游戏100例提升孩子专注力(60个游戏帮助孩子学会6大核心能力)(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