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储蓄卡被锁定怎么解锁(如何设置手机卡的pin码保障个人财产安全)

很多人都给手机设置了开机密码,但还有一个重要的码也得设,那就是手机卡的PIN码。

在近期警方侦破的案件中,首次出现新型的“二次盗窃”犯罪手法,即在盗窃案发后,团伙内的专业人员用被盗事主的手机、证件及银行卡信息,冒用事主身份,将银行卡绑定至事主的微信及支付宝(或新账号后),通过这两种支付手段对银行卡内资金进行消费或转账,达到二次盗窃的目的。

警方提醒,防范二次盗窃,设置手机卡PIN码很重要。

农业储蓄卡被锁定怎么解锁(如何设置手机卡的pin码保障个人财产安全)(1)

新型犯罪分析:入室盗窃的“高智商版本”

1F

偷 窃

警方介绍,目前出现的最新犯罪特点是一种叫“二次盗窃”的手法。该地缘性犯罪团伙成员间分工明确,手段专业,呈现系列性盗窃及高智商型犯罪相结合的明显特征。该团伙一般作案时为3~4人,其中带头人负责选择地点、开门入屋;有团伙成员利用盗取的事主相关信息,冒用事主身份进行二次盗窃。

2F

拍 照

据悉,以前犯罪团伙入屋盗窃,一般都只拿走现金,现在犯罪团伙盗窃了出租屋,盗窃了被害人的手机后,同时,还会对被害人的身份证和银行卡进行拍照。

在拍下事主的证件信息之后,把被害人的手机重新开机启动,激活里面的微信。如果微信绑定了银行卡,就会把银行卡里的资金进行转账或者购物,实现二次盗窃。

3F

绑 定

如果被害人的手机有开机密码,犯罪团伙就会把卡拔出来插入到他自己的手机中,然后再利用拍照的被害人身份证、银行卡信息,绑定微信等移动支付实施二次盗窃。

而这一作案过程都在手机偷走后的凌晨深夜完成,犯罪团伙赶在早上七八点以前就已经转账完毕,即使事主醒来发现再挂失也来不及了。

广东省公安厅召开“飓风7号”专案收网行动发布会,宣布成功摧毁60余个“两抢一盗”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530余名,侦破跨省市、系列性、团伙性案件110余件、破案1020余起。侦查中统计,该系列案已核实案价30多万元中,2/3的损失由该种盗窃手段所造成。

大多数事主只对手机设置了开机密码,手机卡却处于“裸奔”状态

办案民警介绍,小偷在盗窃事主手机后,如果手机被锁定,可以拔掉手机卡,将手机卡可以插入另一部手机中使用,同样可以登录微信、支付宝,然后利用身份信息和银行卡信息绑定账户转账。

如果设置了手机卡密码,即手机卡PIN码,犯罪分子就无法利用事主手机进行二次盗窃了。

怎样设置手机PIN码?

1、华为

华为JN10为例:(详细步骤见视频)

设置➡️安全➡️更多安全设置➡️加密和凭据➡️设置卡锁

2、苹果

iphone ios13.7(单卡版本):

设置➡️蜂窝数据➡️SIM卡PIN码

农业储蓄卡被锁定怎么解锁(如何设置手机卡的pin码保障个人财产安全)(2)

ios13.7 (双卡版本):逐一开启

设置➡️蜂窝数据➡️点击手机号码➡️SIM卡PIN码

农业储蓄卡被锁定怎么解锁(如何设置手机卡的pin码保障个人财产安全)(3)

农业储蓄卡被锁定怎么解锁(如何设置手机卡的pin码保障个人财产安全)(4)

3、三星

三星 s10:

设置➡️ 生物识别和安全性 ➡️其他安全设置 ➡️设置sim卡锁

农业储蓄卡被锁定怎么解锁(如何设置手机卡的pin码保障个人财产安全)(5)

4、oppo

Oppo ace:

设置➡️其他设置➡️设备与隐私➡️SIM卡锁定

农业储蓄卡被锁定怎么解锁(如何设置手机卡的pin码保障个人财产安全)(6)

5、小米

小米12:

设置➡️密码与安全➡️系统安全➡️sim卡锁定方式

农业储蓄卡被锁定怎么解锁(如何设置手机卡的pin码保障个人财产安全)(7)

6、vivo

Vivo:

设置➡️安全与隐私➡️更多安全设置➡️设置SIM卡锁

农业储蓄卡被锁定怎么解锁(如何设置手机卡的pin码保障个人财产安全)(8)

7、其他品牌

如果您的爱机不在以上列表内,请尝试使用设置里的搜索功能:

农业储蓄卡被锁定怎么解锁(如何设置手机卡的pin码保障个人财产安全)(9)

在出来的结果里面选择“SIM卡锁定”

农业储蓄卡被锁定怎么解锁(如何设置手机卡的pin码保障个人财产安全)(10)

2

有网络安全工作者补充到:SIM卡PIN 锁屏不显示通知详情也不一定安全。

不法分子可能会通过嗅探设备拿到手机号。如果您所在的地区4G、5G覆盖比较好,您可以尝试在手机中开启“仅使用4G/5g网络”(volte通话)。

关于针对手机的嗅探攻击,我们在另一篇文章中有详细描述:睡着了,钱被悄悄转走……

但这些都是防范于未然的措施,丢手机后立刻挂失补卡,冻结银行卡信用卡才是避免财产损失最有效的方式!

这些步骤的意义在于,帮你在发现丢失前上一道保险,增大犯罪分子的作案难度,为你挂失、报警、冻结等补救措施争取宝贵的时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