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专业无缝钢管(无缝钢管厂及大型轧钢厂特种邮票)

1949年至1952年三年经济恢复期,党中央将重点抓好鞍钢、本钢、重钢等钢铁企业恢复投产作为钢铁工业发展的当务之急。1950年中苏签订《关于恢复和改建鞍钢技术援助议定书》,由苏联援助中国建设鞍钢“三大工程”——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七号炼铁炉。鞍钢“三大工程”是苏联援华“156项工程”中的第一批项目,也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中之重。1953年12月,鞍钢“三大工程”竣工投产,我国第一个大型钢铁生产基地就此诞生。20世纪50年代,浴火重生后的鞍山钢铁公司钢铁产量占据了全国的半壁江山,被称为“共和国钢铁工业长子”。

菏泽专业无缝钢管(无缝钢管厂及大型轧钢厂特种邮票)(1)

1954年10月1日,为纪念重工业建设进程中的这一重大胜利,原邮电部发行《无缝钢管厂及大型轧钢厂》特种邮票,全套2枚,通过描绘无缝钢管厂、大型轧钢厂工人们火热的生产场景,展现磅礴的钢铁机械力量,反映工业现代化的推进对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菏泽专业无缝钢管(无缝钢管厂及大型轧钢厂特种邮票)(2)

第一枚邮票“无缝钢管厂”,用靛绿色渲染出浓厚的工业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偌大的厂房内,复杂精密的拉拔机正在紧张地工作,一个个钢管坯由一张张机械大手有序运转着进行加工,厂房内到处配备着通风降温设备,为工人们创造了良好的劳动条件。这部巨大的自动化机器旁站着苏联专家和中国工人,他们细心观察着机器生产的情况。

菏泽专业无缝钢管(无缝钢管厂及大型轧钢厂特种邮票)(3)

第二枚“邮票大型轧钢厂”,采用紫红色暖色调,加热炉上方翻腾着的热气,意指轧钢厂所采用的热轧工艺。巨型轧钢机正在以强大的威力轧制各种规格的钢材,传送带上一根根赤红发热的钢材连续不断地被轧出来。整幅画面里只有两名工人,象征着轧钢厂已实现自动化生产。也正是在这里,鞍钢大型轧钢厂的工人们,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根重型钢轨的诞生。

回望这两张小小的邮票中刻画的历史,自强不息的钢铁工人用智慧和汗水筑牢了中国钢铁工业的根基,挺起祖国的钢铁“脊梁”,让人心生敬意。70多年过去了,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钢铁工业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艰苦创业、奋发图强,从缺铁少钢到全球第一,中国钢铁工业建立起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现代化钢铁生产体系,为中华民族强国富民奠定了“钢铁”基础。

来源:扬州学习平台作者:李娜 郭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