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和平饭店图(上海的缩影和平饭店)

上海和平饭店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位于上海黄浦区南京东路一带的位置,每年的营业额相当不错。那么这饭店是谁开的呢?据悉,上海和平饭店原名华懋饭店,曾经真正的老板是英籍犹太人维克多·沙逊,又被叫为“沙逊大厦”。 那么,现在这个饭店是属于谁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浦东和平饭店图(上海的缩影和平饭店)(1)

20世纪初,那时的上海便是人人皆知的旧上海。在这个动荡的年代,上海是鱼龙混杂的。这里聚集精英,商贸自由,这里时尚前沿,歌舞升平,娱乐业发达。这里还是各国列强聚集地,十里洋场纸醉金迷。维克多·沙逊就是在这样一个黑暗的岁月应时代而生。

维克多·沙逊是英籍犹太人,是名望家族沙逊的第三代继承人。他的家族当时被称为远东第一家族,是最早进入中国的犹太资本家,经营范围涉及贸易、运输、金融、地产。沙逊家族最早的资本原始积累是从鸦片、军火等原罪贸易开始。当年林则徐虎门销烟,近一半的鸦片就是沙逊家族的,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英帝国发动鸦片战争,就是为沙逊家打的。鸦片战争后,沙逊家族向英国政府申诉追讨损失。最后借中英签订的《南京条约》获得的特权,在上海迅速扩展业务,上海便成为了沙逊业务在华的中心。

30年代的沙逊已是家族在上海的实际控制人和操盘者。使他一战成名便是和平饭店。和平饭店那时的名字是“华懋饭店”,也可叫沙逊大厦(他置于沙逊大厦的四到九层)。

沙逊接管上海业务时,家族在上海已控制很多地盘,但大多是在陈旧弄堂,房屋质量极差,显然这对于热衷骄奢社交生活的沙逊根本不入眼。经过对上海房地产业一番考察,他发现上海租界繁荣且发展迅速,但缺乏与西方媲美的带有电梯、空调等现代设施的高级公寓、豪华饭店、娱乐场所,高档建筑的供应严重不足。于是他下定决心,要建筑一座能显示上海城市气派的摩天大厦,地点选在了上海租界最繁华的南京路外滩,并命名为沙逊大厦。据说沙逊起初打算建造的沙逊大厦的高度与纽约的摩天大楼不相上下,后来由于无法克服外滩地质的施工困难而不得不降低高度。

大厦兴建时,沙逊非常重视施工质量,派了多名外国建工在现场监工。1929年,沙逊大厦落成,总高77米,是外滩最高建筑物,被誉为“远东第一楼。大厦完全采用现代构图,芝加哥学派哥特式设计风格,花岗石外墙饰面。屋顶整个大厦的最大特色,呈金字塔形,四方攒尖顶,坡度很陡,呈墨绿色,高耸云霄,十分壮丽雄伟。大厦底层有两条交通道,一条从外滩进入,一条从南京路通至滇池路。两条通道的交汇点有一个八角亭式内厅,其顶部有彩色玻璃镶嵌的图案。

沙逊大厦建立之初,就曾遭到沙逊弟弟海多克的强烈反对。他认为,兴建高楼需要耗费巨资,局势不稳,这样的做法太冒险。但沙逊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他执意要建,而且是一座接一座。从饭店到公寓、舞厅、别墅庄园。这些耗费巨资的产业虽然日进斗金,但要收回成本也是需要时间。而海多克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1937年华懋饭店正门的一声巨响给了这位在远东奋斗的犹太人最残酷的打击。那日中日宣战。

后来的故事便是曲终人散,沙逊在办公室里度过了数个不眠之夜,最后做了撤资的决定:大量出售产业,附属企业股票大量脱手,他卖了在华的所有物业,却不卖沙逊大厦。再后来沙逊转辗上海、香港,纽约,最后感叹大势已去。1948年沙逊带病回到上海,不久便怀着沉重心情登上了前往美国的轮船,从此销声匿迹,与上海做了最后的告别,再无相见。

1956年,沙逊的产业归为国有,华懋饭店改名和平饭店

现在和平饭店属于谁据企查查资料显示,上海和平饭店有限公司的股东主要包括上海锦江国际酒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锦江饭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为99.00%和1.00%。

浦东和平饭店图(上海的缩影和平饭店)(2)

和平饭店的变迁就上海的缩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