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四公子里谁最强(徒有虚名的战国四公子)

#“战国四公子”谁的结局最惨#

战国四公子里谁最强(徒有虚名的战国四公子)(1)

从古至今,但凡沾上“公子”两个字的人,都不是什么正经人,战国4公子也不例外。

除了信陵君窃符救赵,颇有侠义精神之外。其他三人干的事,都不怎么出彩。

像什么鸡鸣狗盗,试图政变,甚至引外敌攻打自己的国家。

这样的人也能称为“公子”?“公子哥”差不多,可能当年太史公用的也是“反讽”吧。

战国四公子里谁最强(徒有虚名的战国四公子)(2)

战国四公子中,名声最大、能力最强的,就是孟尝君。他号称门客3000,是战国4公子中,门客人数最多的。

所谓战国流行蓄养门客,与其说是在“养士”,为了招揽人才。还不如说,是赔本赚吆喝,花钱买名声。

你想啊,有人愿意出钱,供养他人吃喝住行,甚至还为他们娶妻纳妾,这些人肯定见人就说主人的好。

所以说,战国四公子这笔钱,花的也不亏,毕竟名声打出去了。

孟尝君就是这样,他原本是庶子出身,在家中根本就没有地位。

结果,孟尝君另辟蹊径,开辟了第二赛道,就是蓄养门客赚名声。

结果,孟尝君获得成功,并以庶子身份,继承了家主之位。

这不得不说,孟尝君的能力确实强。

战国四公子里谁最强(徒有虚名的战国四公子)(3)

孟昭君所蓄养的门客,被王安石称之为“鸡鸣狗盗之徒”。其实,仔细看看这些门客所为,确实如此。

像孟尝君手下大名鼎鼎的冯媛,表面上看,冯媛确实为孟尝君立下汗马功劳。

但实际上,这就是个奸诈弄权的小人。他以收债为名,收买人心,将“薛地”变成孟尝君的私人产业。

接下来,又是贿赂梁王,欺骗齐王,搬弄是非,造谣生事。苦了齐国百姓,富了孟尝君一家。

他们还大肆吹嘘“狡兔三窟,高枕无忧”。这种唯利是图的奸诈小人,何德何能配得上一个“士”字。

孟尝君手下尽是三教九流之徒,什么人都有。而且,大部分都有前科,可谓是“罪犯集中营”。

尽管孟尝君对他们不错,但还有人出入孟尝君的内室,与孟尝君的妻子私通。

而孟尝君为了体现自己的大度,只是“体面”地撵走了这个门客。

不过,也确实有些人,为了孟尝君的一些小恩小惠,愿意将自己的身体,乃至灵魂,都卖给了孟尝君,甘愿充当孟尝君的打手。

孟尝君在赵国受人歧视,他的门客为了给孟尝君出气,斩杀数百人,灭了一个城。能干出如此残暴之事,就足以说明,孟尝君的门客都是什么人。

孟尝君被扣留在秦国的时候,也是靠着两个有偷窃前科的门客。通过学鸡叫、学狗叫,骗开了城门,才逃出秦国。

战国四公子里谁最强(徒有虚名的战国四公子)(4)

孟尝君蓄养门客的花费也很巨大。他的父亲在齐威王,齐宣王、齐湣王在位期间,一直担任相国,积攒了万贯家财。

孟尝君自己生活奢侈,还要蓄养3000门客,很快,家中钱财就不够用了。

这时,孟尝君就开始放高利贷,而且利息相当高,甚至将百姓压榨到无以为生的地步。

孟尝君从秦国逃回齐国后,为了巩固在齐国的权势,甚至暗中与秦国相国,密谋“伐齐”事宜。他甚至还提出,在齐国灭亡之后,要给自己高官厚禄的建议。

孟尝君被罢相以后,他怀恨在心,来到魏国,做了相国。

此时,正好是燕国名将乐毅伐齐的时期。孟尝君以魏相的身份,“西和秦赵,与燕共伐破齐”。

结果,导致齐国几乎亡国。

在齐国仅仅还剩两个城池的情况下,孟尝君不思如何复国。反而回到自己的封地,自立为王。坐视燕国的军队,在他的故乡烧杀抢掠。

像孟尝君这种自私自利的人,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几年之后,孟尝君在薛地病死。齐国也在艰难的复国战争中,存活下来。

此时,齐国联合魏国,灭掉了孟尝君的封地——薛地,并且与魏国瓜分了薛地。

最终,孟尝君落得断子绝孙的下场。

战国四公子里谁最强(徒有虚名的战国四公子)(5)

魏国公子信陵君魏无忌,可以算是4公子中,唯一能称得上侠义的人。他一生最大的功绩,就是窃符救赵。

不过,这也跟信陵君比较年轻有关。正是因为年纪小,所以他心中还有执念,就是不能失信于人。

信陵君窃符救赵,发生在公元前257年。

秦国攻打赵国,赵国任用赵括,导致兵败,赵国危在旦夕。

于是,赵国向魏国求救。赵国和魏国存在联姻关系,赵国平原君的妻子,就是魏无忌的亲姐姐。

由于赵国和魏国两国,也存在利益关系,一旦赵国灭亡,魏国也很难独存。

于是,魏王就派出10万兵前去救赵。

战国四公子里谁最强(徒有虚名的战国四公子)(6)

这时,秦昭王立刻放话给魏王,谁敢前去救援赵国,下一个就灭谁。

魏王一听,连忙让部队在边境驻扎。

这边赵国眼看要灭亡,平原君就写信催促魏无忌,问他还要不要救自己的姐姐。

可无论魏无忌怎么劝说,魏王就是不下令出兵。

魏无忌不想在平原君面前失信,急得都要率领自己的门客,前往赵国死战。

最终,魏无忌还是被门客侯婴拦住了

侯婴给他出了个主意,就是贿赂魏王妃子,窃取兵符。然后斩杀领兵大将,率兵十万兵,前去救援赵国。

不过,魏无忌虽然救赵成功,但也为此付出惨重代价。他在赵国待了10年,不敢回魏国。

最后,还是因为魏国遭遇到危机,信陵君才回到魏国,被委任为相国。

但秦国只是放出一点谣言,说信陵君有回国夺位之嫌。

信陵君为了澄清自己,就假装称病不上朝。

为了进一步打消魏王的猜忌,信陵君甚至纵情声色犬马,整日饮酒作乐。

结果,不到4年时间,信陵君就因酒色而亡。

战国四公子里谁最强(徒有虚名的战国四公子)(7)

平原君赵胜是赵国的公子,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没啥能力。

虽然平原君也身居高位,却没做过什么值得称赞的大事,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毛遂自荐”了。

赵国经长平之战以后,实力大减,加上邯郸被围,危在旦夕。

这时,平原君组织门客,前往楚国,试图说服楚国出兵。

此次出使楚国,平原君预计带20个门客。结果选来选去,只调出19个。

最后,还是毛遂自告奋勇,才凑足了20人。

结果,最后还是靠着毛遂的胆识,上殿用剑逼着楚王,达成救赵的协议。

像毛遂这样的人才,之前在平原君门下三年,居然默默无闻。可见平原君的眼光,实在不怎么样。

战国四公子里谁最强(徒有虚名的战国四公子)(8)

平原君的无能,还体现在很多地方。

当初,赵国接纳了韩国上党郡的归附。平安君虽然看出,接受上党郡,日后必然会遭受秦国的攻打。

但是,面对赵王的贪婪,平原君不但没有劝阻,反而顺从赵王的心意。结果,就导致赵国一系列战争的爆发。

其次,在燕国攻打赵国的时候,面对本国有廉颇、赵奢这样的名将。平安君放弃不用,反而建议赵王割地求齐,并以齐国田单为将,让田单率领赵军,抵御燕国入侵。

这就足以说明,平原君不能识人用人。

最后,平原君号称门客众多,但在危难时刻,一个都用不上。只能苦苦地哀求信陵君,希望他劝说魏王发兵救赵。

结果,反而成就了信陵君魏无忌的美名。

不过,像平原君这样平庸之人的下场,要比其他人好得多。他最终是病死在赵国,算是善终。

战国四公子里谁最强(徒有虚名的战国四公子)(9)

战国4公子最后一位,就是楚国的春申君黄歇。

春申君最大的功绩,就是协助楚国太子熊完逃离秦国。熊完回到楚国后,顺利继位,成为楚考烈王。

春申君作为熊完的老师,也当上了楚相,并且获得淮北12个县,作为封地。

不过,春申君认为淮北之地,距离齐国太近,属于边境不安全,他要求换到吴地。

熊完自然不会拒绝,于是,春申君就将封地迁到吴地,并在那里修建自己的城池,过起了锦衣玉食的奢侈生活。

顺便说一句,春申君的封地就是在今天的上海。

当时,春申君就将封地,建设地比楚国的都城还要华丽。

战国四公子里谁最强(徒有虚名的战国四公子)(10)

公元前241年,赵,楚,燕,韩、魏五国出兵伐秦。由于楚国势力最大,春申君被推为统领。

春申君为了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能,就卖弄的小聪明。

他对其他四国说,以前咱们伐秦,都是攻打函谷关,所以秦人早就把函谷关,作为防御重点,这一次我们出其不意,取道潼关攻秦。

当时秦军的守将,可是名将王翦。王翦经过一番分析,决定先拿楚军开刀,只要将楚军打败,其他各国军队立刻就会土崩瓦解。

而就在这时候,秦国有一个运粮的小官儿,由于喝醉酒,耽误了行程。

按照秦法,这是要杀头的大罪。但是秦将李信,只是打了他100鞭。

哪知,这个运粮官恼羞成怒,直接跑到了楚营,向春申君报告了秦军的计划。

按理说,在战争之前,就获得敌方的战斗计划,这可以说是稳赢的战役。

但是,春申君一听说,秦国的计划是对付自己,吓得掉头就跑,直接率领楚军后退了50里。

楚军一撤,其他4国军队,自然也跟着撤,五国伐齐也就自破产。

春申君回到楚国之后,觉得楚国都城,距离秦国太近,建议迁都。

于是,楚国把都城从淮阳,迁到阜阳,又从阜阳迁到寿春。

战国四公子里谁最强(徒有虚名的战国四公子)(11)

此时,楚国也面临一个问题,就是考烈王没有儿子。

这时,春申君的一个门客李园,将自己的妹妹介绍给春申君。等到他妹妹怀孕之后,李园就给春申君出主意,让他把自己的妹妹,嫁给考烈王。

如果自己的妹妹生下了儿子,那也就是春申君的儿子,就成了楚王了。如此一来,春申君就成太上皇。

春申君一听,觉得这事很有希望。于是,就把李园的妹妹,献给了楚考烈王。

等到7个月之后,李园的妹妹真的生下两个儿子。考烈王立长子为太子,李园就成了国舅。

李园成了国舅之后,心思就不一样了。

现在考烈王年事已高,太子还很年幼,将来肯定需要别人辅佐。那辅佐的人,只有两个人选,一个是春申君,另一个就是李园。

李园就想把春申君干掉,那他将来就可以在楚国一人独大。于是,李园就暗中培养死士。

春申君也听说李园培养死士的事,但他压根儿就没想过,李园会来对付他。

春申君还一心认为,李园是自己的门客,怎么可能背叛自己,所以就没放在心上。

到了考烈王去世的时候,春申君要去宫中祭拜。结果,刚进宫门,就被李园安排的死士,乱刃杀死。

杀掉春申君之后,李园一人独掌朝政,他还将春申君的族人全部杀光。

战国四公子里谁最强(徒有虚名的战国四公子)(12)

战国4公子,在才能方面,孟君是最强的。但孟尝君这个人,极度自私,为了个人利益,只能出卖国家。

平原君能力最弱,但他对国家比较忠诚。虽然他没有能力,将赵国解救出来。但是,一直也都在为赵国的安危,四处奔走。

信陵君颇有侠义精神,但能力和见识也略有不足。窃符救赵虽然成就了他的美名,但是他随意斩杀边关大将,抗拒王命,也有很大问题。

其实,信陵君的所作所为,对于魏国来说,也没有多大的好处。

最后,信陵君面对秦国的谣言,他也没有办法。只能选择辞官隐退,甚至采用纵情声色的方法,来消除嫌疑。

战国四公子里谁最强(徒有虚名的战国四公子)(13)

春申君这个人颇有点小聪明,但眼光和能力确实也不够。不然也不会,身为五国联军统帅,秦国一兵未出,他就逃跑50里。

他甚至还想狸猫换太子,为了做太上皇。甚至不惜将老婆送给他人。这个人的人品就是无耻了。

像他这种能力不足,还试图沾指王位的人,肯定得不到好下场。所以,春申君被乱刃分尸,也在情理之中。

要说战国4公子谁死的最惨,那肯定就是春申君,死无全尸不说,死后就连尸体都找不到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