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含深刻道理的书籍(经典书籍要常读常新)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强调通过读书获得人生之间接经验,行路是强调个人的亲身实践和获得直接的人生体验,在一个人的人生道路上两者是缺一不可的但是在现实的世界中,人们能够按照古语行为的人确实是很少,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富含深刻道理的书籍?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富含深刻道理的书籍(经典书籍要常读常新)

富含深刻道理的书籍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强调通过读书获得人生之间接经验,行路是强调个人的亲身实践和获得直接的人生体验,在一个人的人生道路上两者是缺一不可的。但是在现实的世界中,人们能够按照古语行为的人确实是很少。

实事上,现在人们的休闲时间其实并不少,但却鲜有人将其用于读书。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一是我们的儿童教育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成人的自我教育方面也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现代的世界较之于以往人类的生活方式的确是更加快节奏的生活,但是人们却忽视了快与慢的平衡以及动与静的平衡关系。读书的乐趣本来是人人皆有之本能和潜质,但这种本能和潜质的释放与发现却是有条件的,其中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要一个人自己去主动地去尝试和体验。实际上,很少有什么人是生而知之者和生来就能够感觉到读书之乐的人,人的内在幸福是要靠自己去尝试和体验的。现代社会中的各种活动常常给予人们的幸福与快乐感是短暂的,而短暂幸福与快感之后却常常伴随而来的的自我的空虚感和烦恼。人的真正的幸福与快乐在本质上是来自于一个人的内心以及与大自然的统一感中,人的真正的幸福是来自于一个人对于外部最小的占有欲和对于存在的感悟和体验。

读书是使人能够静(净)心的有效手段,也是人们能够感受到与自然、社会和历史亲密接触的有效途径。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要求人们百遍、千遍地读,而不是浅尝辄止和自欺欺人地读。

经典的最大特点是耐读,即读上百遍和千遍也不会使读者厌烦,而且是读得越多就越能读出其中的奥妙和韵味。人们现在读书不是读得太多了,而是读得太少了。这里的少有两方面的含义:一个是书的类别和数量上读得太少;另一个则是指同一本书(特别是经典)读的次数太少。真正的经典著作,如果一个人读的次数少于百遍就可能无法深刻地理解,读上百遍以上也才称得上是“精读”。

近年来,由于偶然有机会在学校为学生开设《国学与经典选读》课程,就有机会反复阅读《大学》、《中庸》和《道德经》等几部儒道经典。虽然我现在读这几部经典已经有上百遍,现已经几乎能够把上述经典做到背诵下来,但是说实在话,我对于这几部经典的理解还是相当粗浅的。尽管如此,我还是要实事求是地说,我的确在阅读和教授这些经典的过程中受益匪浅,并决心用一生的时间去反复阅读、领会和践行,用经典的思想知道自己的人生。

我个人几十年的读书和教学的实践证明读书的确需要反复,“读书千遍其义自见”的确是真正读书人的真实体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