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类毒素中毒表现 这一阶段贝类中毒事件

大多数人对于海鲜总是会“难以挪步”,因其“味鲜养丰”,故深得大家喜爱。但是,海鲜不可乱吃,它的安全性值得每一个人去重点注意,有些存在安全问题的海鲜很容易导致机体食物中毒、甚至死亡,比如说最近安全事件高发的“贻贝”、“毛娘”等海产品。将“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您的身体(生活)一定不会差。

7月7日晚上,舟山嵊泗县市场监管局发出消费警示:食用贝毒素超标的贝类可能引发食物中毒,提醒广大群众近期不要采集、购买养殖贻贝和野生贝类“毛娘”等海产品。

贝类毒素中毒表现 这一阶段贝类中毒事件(1)

为何会发生贝类中毒事件?

食用贻贝等一些贝类发生中毒事件,主要原因是这些贝类生物食用了有毒物质,之后在体内蓄积了毒素。

关注“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发展规律,该种毒素在每年4、5月份达到最高,恰巧这个时间段也是“贝类毒素中毒事件”的高发时间。

贝类毒素中毒表现 这一阶段贝类中毒事件(2)

中毒事件为何比较集中?

贻贝也叫“海虹”,之所以食用贻贝会导致中毒,主要原因归结于贻贝食用了一种含有“麻痹性贝毒”的赤潮,然后在其体内蓄积而导致。

当我们人体食用了含有麻痹性贝毒的贻贝等贝类动物后,就会增加食物中毒的发生风险,一旦中毒,就会出现恶心、头痛、发烧、四肢肌肉麻痹、皮疹、甚至呼吸停止等症状,危害很大,值得重视。

贝类毒素中毒表现 这一阶段贝类中毒事件(3)

  • 靠日常烹调并不能杀灭毒素: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麻痹性贝毒”比较特别,它们具有“极耐高温”的特点,家庭普通加热方式对它们根本造不成威胁,更不能降解毒素。也就是说,在此时这个特殊时间段,就算你吃了已经烹熟的贻贝,食物中毒事件同样有可能发生。

毒贻贝中所含的麻痹性毒素不容小觑,其毒性很强,和织纹螺中毒、河豚鱼毒素致毒类似。此类贝毒并不单在贻贝(海虹)中出现,在牡蛎、扇贝等贝类生物中同样可能存在,不得掉以轻心。

贝类毒素中毒表现 这一阶段贝类中毒事件(4)

预防贻贝等海鲜食品给我们带来麻烦,该这样做:
  • 购买海鲜要谨慎:

贻贝等贝类食品完全可以食用,美味与营养共存,但是应该避免选择“来自赤潮地区的贝类”,在“年中(5月份左右)”这种赤潮爆发的高峰时间段,应拒绝采捕或购买(食用)野生贝类产品。

  • 买食品,“场所”很重要:

“食为天,安为先”,食品的卫生和安全颇为重要。无论是购买贝类还是其他食品,选择“合适的购买场所”是前提条件。

购买食品要到“有资质、有保障的场所”,选购贝类食品应到大型的超市或者正规的海鲜(农贸)市场,安全性更高,卫生条件更有保障。在这些有监管的地方,其进货、包装等流程会有严格的监测和质量把控,就算不小心买到“不合格产品”也可以顺利维权,在这些地方买到的食品安全系数更高,消费者也能更加放心。

贝类毒素中毒表现 这一阶段贝类中毒事件(5)

有一件事需要注意:路边摊、个体捕捞者售卖的水产海鲜的确很便宜,但我们并不能确定产品的产地来源,这些产品并没有经过严格的检验认证,安全风险极高,务必远离。

吃贝类,先去内脏:

那些被麻痹性贝毒攻击的贝类食品,外观表征和正常贝类并无太大区别,凭肉眼并不能鉴别区分,

在贝类生物的所有组织器官中,麻痹性贝毒在消化腺、鳃部、裙边、性腺等部位含量较多。因此,食用前我们更该去掉贝类食品的内脏,严格去除其消化腺和裙边,避免摄入毒素,降低中毒事情的发生概率,保护好自己。

  • 吃肉即可,避免喝汤:

海鲜味道鲜美,大家在享用的时候总喜欢饮汤品鉴。然而“麻痹性贝毒”本就是一种“水溶性生物毒素”,这种毒素会在烹煮的过程中逐步溶于汤汁中;汤喝得越多,中毒风险越大。

换而言之,贝类等海鲜食品本属于“高嘌呤食物”,一般汤中的嘌呤物质含量较高,食用会升高体内尿酸,增加高尿酸血症等问题的发生风险,本身也不建议大家饮用。

贝类毒素中毒表现 这一阶段贝类中毒事件(6)

  • 在“中毒事件”的高发时间段,需管好自己的嘴:

食用海虹中毒的原因已经明确,麻痹性贝毒主要源于贝类动物所食的有毒赤藻;此类中毒事件有明确的“时间聚集性”,一般在春季达到高峰,夏季和秋季会有所降低,在冬季开始回升。

也就是说,管住自己的嘴,您必然会更健康。春、冬两季最好可以不食贝类食品,关注天气(自然)变化,不给自己增加中毒风险。

对于“贝类中毒事件”,要谨慎,但不必恐慌:

现在来看,世界各地对贝类水产都进行了严格的管控,对麻痹性贝毒制定了严格的限量标准(世界卫生组织规定:贝类可食用部位的麻痹性贝毒含量不得高于80μg STX eq /100g)。

既然全世界都在关心这件事,都在为“食品安全”进行全面把关,我们更应该“庆幸”;心中有了“餐食基础原则”,在选购和食用的过程中适当“留神”,其实并不需要恐惧和质疑。

贝类毒素中毒表现 这一阶段贝类中毒事件(7)

“贻贝”,听起来很可爱,但却容易诱发食物中毒。贝类等海鲜食品味道美、营养足,食用价值很高,但食用仍要“卫生 安全”。做好享受美食前的保护措施,您的生活才能安然无恙。

贝类毒素中毒表现 这一阶段贝类中毒事件(8)

注:王思露原创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