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最愚不可及的君主(春秋五霸第一位)

#创作挑战赛#

齐桓公简介:

齐桓公,姜姓,吕氏,名小白,齐国第十六任国君,公元前685至公元前643年在位,春秋五霸之首。

齐桓公早年在鲍叔牙保护下,逃到莒国避难。在齐襄公和公孙无知相继死去后,抢先回国,夺取君位。即位后励精图治,起用管仲为相,促使齐国逐渐强盛,并且尊王攘夷,九合诸侯,最终称霸诸侯。

春秋五霸最愚不可及的君主(春秋五霸第一位)(1)

遗憾的是,齐桓公晚年被自己取得的成就冲昏了头脑,变得骄傲放纵了起来,很难再听取大臣的建议,重用奸佞之人,致使自己病危之际被禁锢并最终饿死。之后五子争位,长达六十七天无人将齐桓公安葬,齐国也再一次变得混乱起来。

主要事迹:

1、惊险即位

齐国第十四任国君齐襄公时,荒淫无道,随意诛杀,人人自危,管仲保护齐襄公的弟弟公子纠逃到鲁国,鲍叔牙保护齐襄公的另一个弟弟公子小白逃到莒国。

齐国公孙无知杀齐襄公自立为君,不久后,公孙无知被齐大夫雍廪刺杀。

随后,齐大夫高奚等暗中遣使赴莒国迎公子小白,鲁国听说以后也发兵护送公子纠归国,并命管仲率军把守莒国与齐国间的交通要道以阻截公子小白。管仲一箭射中小白的带钩,小白假装倒地而死,管仲派人回鲁国报捷,鲁国于是慢慢地送公子纠回国。而小白则兼程赶回齐国,高傒立他为国君,是为齐桓公。

2、起用管仲

齐桓公即位后,发兵攻打鲁国,鲁国战败。齐桓公要求鲁国杀了公子纠,交出管仲,鲁国照办。桓公记恨一箭之仇,本想杀了管仲,鲍叔牙劝说:“臣幸运地跟从了君上,君上现在成为了国君。如果君上只想治理齐国,那么有叔牙和高傒就够了。如果君上想成就天下霸业,那么非管仲不可。管仲到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能强盛,不可以失去他。”桓公听从了鲍叔牙的建议,和管仲谈论霸王之术,大喜过望,拜其为大夫,委以政事。

春秋五霸最愚不可及的君主(春秋五霸第一位)(2)

3、称霸诸侯

齐桓公起用管仲后,与鲍叔牙、高傒等共同修治齐国政事,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开发商业流通、渔业盐业优势,奖励贤能之士,齐国国力大增。

齐桓公讨伐不顺从自己的诸侯,多次与各诸侯会盟,并于齐桓公七年(前679年)与卫、郑、宋等国国君一起在鄄地会盟,诸侯们共推齐桓公为盟主,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开始确立。

之后,齐桓公又多次组织会盟,帮助燕、卫等诸侯国抵御北方的狄人,讨伐不向周天子纳贡的楚国。

齐桓公三十一年(前655年),周王室发生更立太子之事:周惠王已立王子郑为太子,因惠后喜欢小儿子带,周惠王便欲废郑立带。在周惠王死后,齐桓公约集鲁、宋、卫、许、曹、陈等国在洮会盟,正式将太子郑扶上周天子宝座,是为周襄王。

齐桓公三十五年(前651年),齐桓公与各诸侯国在古葵丘会盟时,周襄王因齐桓公带头支持自己继位,便派大臣赐给齐桓公祭庙所用的胙肉、彤弓矢以及天子车马,这是周天子对诸侯的最高奖赏,齐桓公的霸业也到达了颠峰。

4、晚年骄纵

霸业达到颠峰后,齐桓公也变得骄傲自大了起来,对于大臣的建议也渐渐地不再听取。

齐桓公说,自己征战四方,诸侯无人敢违抗;曾召集兵车盟会三次,乘车盟会六次,九次会合诸侯,匡正天下于一统。过去三代开国天子,与此有何不同!齐桓公想要到泰山和梁父山举行封禅典礼。管仲力谏,桓公不听;管仲于是说封禅之礼要等远方各种奇珍异物具备才能举行,桓公才作罢。

春秋五霸最愚不可及的君主(春秋五霸第一位)(3)

齐桓公四十一年(前645年),管仲病重,齐桓公问他:“你死后群臣之中谁可做相国?”管仲说:“知臣莫如君。”桓公说:“易牙这人怎么样?”回答说:“他杀死自己的儿子来迎合国君,不合人情,不能任用。”桓公问:“开方这人怎么样?”回答说:“他抛弃双亲来迎合国君,不合人情,不可接近。”桓公说:“竖刀这人怎么样?”回答说:“阉割自己来迎合国君,不合人情,不可亲信。”管仲死后,桓公不听管仲之言,还是亲近任用这三人,致使三人专权。

齐桓公四十三年(前643年),桓公病重,易牙、竖刀、卫开方等奸逆,禁锢桓公,齐桓公最终饿死。桓公有十几个儿子,其中五个儿子各率党羽争位。桓公死后,五公子互相攻战,以致宫中无人,也没人去把桓公入殓。桓公尸体丢在床上六十七天,尸体爬满蛆虫以至爬出门外,直到庶长子无诡即位,才装棺并向各国报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