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景德镇胡合记造珊瑚红瓷壶(浅绛夺色宁波博物馆藏汪友棠瓷绘茶壶赏析)

浅绛彩是清末出现的一种粉彩瓷器,相当一段时间内,大家并不关注。与标准粉彩瓷器相比,它不用玻璃白打底,而是直接在胎釉上墨色勾绘或加彩绘,配带绛色的多色彩染的工艺形式,用低温烧成。由着工艺技术上的特性,非常容易磨损,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发生色衰现象,暴露出浅绛瓷器的弱点。此后出现的新粉彩,与青花、五彩、单色釉替代了浅绛瓷。近二十年来,随着人们对瓷器认识的深入,浅绛彩重获关注,并其制作者及画风成为瓷器爱好者谈论的一个话题。

民国景德镇胡合记造珊瑚红瓷壶(浅绛夺色宁波博物馆藏汪友棠瓷绘茶壶赏析)(1)

清光绪 汪友棠 浅绛彩山水人物图瓷茶壶

但该茶壶形神完备,字、画布局,饱满规范,上下结构比例恰当,文字大小与数量安排,应是无意按语句断分,与茶壶主体图案也无因果对应之关联,这里作者仅是把图文作为装饰的一个主要元素,对瓷壶进行总体化妆和效果考量。民窑瓷器虽不及官窑瓷器精美细腻,但无论其造型工艺还是绘画书法皆可圈可点,仍可视为一件可赏的器物。

吸引当代人注意的,应该是浅绛瓷的文人趣味,因其关联诗、书、画、印等门类艺术,蕴含着中国画精神及神彩。对一些无法进入明清古瓷收藏的爱好者古瓷者而言,浅绛瓷的价低、易觅及色墨笔有着不可抵御的诱惑。

清光绪 汪友棠 浅绛彩山水人物图瓷茶壶

背面书:“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癸巳冬月,熊飞仁兄大人,雅品,汪友棠作。”癸巳年即光绪十九年,即1893年农历十一月,这一时期是汪友棠浅绛彩创作的高峰期。

浅绛彩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用具,实物遗存数量庞大,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某个时代的趣向与时尚。在浅绛彩流行的年代,参与创作的艺人非常多,其中著名的有程门、金品卿、王少维,他们的作品流传比一般的要少。此外还有像任焕章、俞子明、汪友棠、程焕文、汪章、余鸿宾、汪藩、高新田、汪照藜、许达生等人,他们的作品在晚清至民国时期流传最盛,是浅绛彩瓷创作的主流人群。作品的质量可能有高低,但整体上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特色。尽管历经了岁月汰洗,很多仍被保留下来,成为今天藏家争相收藏的对象。

民国景德镇胡合记造珊瑚红瓷壶(浅绛夺色宁波博物馆藏汪友棠瓷绘茶壶赏析)(2)

清光绪 汪友棠 浅绛彩山水人物纹八角茶壶

清光绪汪友棠浅绛彩山水人物纹八角茶壶 所绘山水呈通景式,遍绕八棱瓷面,笔墨酣畅,水色淋漓,壶体两侧画意一气贯通,又侧重各异。一面题:“落日照溪路,回头人影长。甲午夏月,汪友棠作。”甲午为光绪二十年,即1894年农历五月。

民国景德镇胡合记造珊瑚红瓷壶(浅绛夺色宁波博物馆藏汪友棠瓷绘茶壶赏析)(3)

清光绪 汪友棠 浅绛彩山水人物纹八角茶壶

大片留白,是中国山水画中经常采用的画法,这样的处理,一方面使得整个构图以虚衬实,虚实相生,另一方面看似不着一笔的云气水波,却又给观赏者一种处处为水,雨润通透的感觉。汪友棠所绘的江南清山丽水,如诗如画,令人流连。盖呈八棱,题:一片冰心在玉壶。

民国景德镇胡合记造珊瑚红瓷壶(浅绛夺色宁波博物馆藏汪友棠瓷绘茶壶赏析)(4)

清光绪 汪友棠 浅绛彩山水人物花鸟纹瓷茶壶

壶身一面绘山水图,题:“曳杖访诗人,巳丑夏蒲月”。巳丑即光绪十五年,即1889年农历五月。图意似为《东坡》写照。远山苍茫,雨后澄明,僻冈幽坡,一高士曳杖而行。宋神宗元丰初年,苏轼官贬黄州,在城东禾稼果木,躬耕其中,并筑居室,题“东坡雪堂”。这是东坡居士称呼的由来之处,也是后辈文人神往之地。

民国景德镇胡合记造珊瑚红瓷壶(浅绛夺色宁波博物馆藏汪友棠瓷绘茶壶赏析)(5)

清光绪 汪友棠 浅绛彩山水人物花鸟纹瓷茶壶

民国景德镇胡合记造珊瑚红瓷壶(浅绛夺色宁波博物馆藏汪友棠瓷绘茶壶赏析)(6)

清光绪 汪友棠 浅绛彩山水人物花鸟纹瓷茶壶

汪友棠这里用画写意,描绘出苏轼僻处守志,以野人自居,面对不如意生活达观处世的态度。另一面绘菊石花鸟图,用笔纯熟,恣肆野逸。落款题“柳村氏”。柳村为汪友棠的字。菊寿延年,含有祝寿敬老之意。壶嘴两侧题:“子孙吕荣,金银缕丝状,汪友棠写。”

民国景德镇胡合记造珊瑚红瓷壶(浅绛夺色宁波博物馆藏汪友棠瓷绘茶壶赏析)(7)

清光绪 汪友棠 浅绛彩花鸟纹双流瓷茶壶

壶呈双流,一流两侧书:“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陵春。”诗句出自苏轼的《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宋代的壑源茶被列入北宋贡茶院名品,其口味、做工及茗战都很出众,大书画家米芾在《苕溪诗帖》中同样提到了:“点尽壑源茶”。另一流两侧书:“时维癸巳秋菊月,写於昌浦。汪友棠写生。”下为白文章“印”字。这里癸巳年为光绪十九年,即1893年农历九月。主体图案一面绘花鸟纹,题:“鸟语花香”,一面画风竹图,

民国景德镇胡合记造珊瑚红瓷壶(浅绛夺色宁波博物馆藏汪友棠瓷绘茶壶赏析)(8)

清光绪 汪友棠 浅绛彩花鸟纹双流瓷茶壶

民国景德镇胡合记造珊瑚红瓷壶(浅绛夺色宁波博物馆藏汪友棠瓷绘茶壶赏析)(9)

清光绪 汪友棠 浅绛彩花鸟纹双流瓷茶壶

题:“迎风绰约”。小景“迎风绰约”近景远景的处理,透视关系的把握,很好的体现出汪友棠即时抓景的写生功底,尤其竹林塘月处理:流云掩月,水波映荡,竹林塘苇,迎风婆娑,天上水中两个月亮清辉同洒,空盈灵动,充满夜色的美感。文风上“迎风绰约”以拟人的笔法,赞喻了竹子人格化的“绰约”,让人联系到“风姿绰约”的女子,恰呼应了苏轼诗中“从来佳茗似佳人”之句。颇能看出浅绛彩瓷器作品充盈的文学气息,作者对于浅绛瓷文学,书画的赋予,也使得整器文气浮动。

浅绛彩瓷器鉴赏,重在文人格调,美在清雅润心。突出艺术品味,也以此建立起崭新的陶瓷评估标准。它首次把瓷绘艺术从少数人创作制样、多数人摹写的寻常工匠行为,提升为带有创作意念的行为,使原来从事匠作手艺的烧瓷者,有可能转换成了瓷艺家。这也提升了浅绛彩的价值评估,以书画作为标准,名头成了浅绛彩瓷器一个主要的价值指标。诚然,由于浅绛彩本质上的民窑属性,部分瓷器烧成的胚体一般,使得浅绛瓷由于工艺制作上的局限不能跟明清瓷器并驾齐驱。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文藏】头条号!

清末浅绛彩赏析之汪友棠

清末浅绛彩赏析之高心田

明代传世御窑瓷器与景德镇考古发掘品对比(高清多图)

欲知晓更多精彩内容请前往App Store或应用宝下载《收藏家》杂志App!更多干货等着你!

民国景德镇胡合记造珊瑚红瓷壶(浅绛夺色宁波博物馆藏汪友棠瓷绘茶壶赏析)(10)

想了解更多艺术推介与艺术收藏,欢迎关注【文藏】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