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人之心报君子之仇(说忍道)

以小人之心报君子之仇(说忍道)(1)

忍冬

人生有很多无奈。比如,有很多东西是无法有你选择的。父母不能选择,领导无法选择,搭档无法选择,同事无法选择。但人毕竟是人,在如何处理与父母、与上级、与搭档、与同事的关系态度和方法方面却可以自主。

人活着,就要工作、生活,就要与人打交道。人与人打交道是一门学问。有人用心总结这门学问,便产生了很多处世哲学之类的著作。在这类著作中,我以为中国的最早最多,表述得也最为极致。

翻遍汗牛充栋的处世指南类的东西,可以一字而概之,那就是“忍”。如“和为贵、忍为高”、“小不忍则乱大谋”、“百忍成金”等。忍是一种古人极为赞赏和推崇的美德。

一日,朋友寄来一本他发表在香港《太极学》上的名作,题目语出惊人《感谢坏人》。文中言人所未言,有些段落真是妙语连珠,其中引用的唐人拾得答寒山的一句名言给我印象颇深。寒山问:“世间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骗我,如何处置?”拾得答:“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读罢,令我拍案叫绝!

古人与今人,其实只是生活在不同年代,但心总有相通的地方。拾得的答话不就是我过去大半生所奉行的处世哲学的高度概括吗?不就是我现在和将来继续与人打交道的行为指南吗?谢拾得先生!

在职时,我到省城学习,与大家闲聊中,得知某单位因人事调整空出一个正职位子,传说要从省外某县调来一个小有名气的“震派”人物补缺,大家戏言在位的另一名正职某兄:“这回可有你老×的好戏看了。”谁知×兄淡然一笑,语出惊人:“哎,那有什么?大不了就是忍嘛!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我和这位老兄因到省会学习是第二次接触,前次相见,偶有几次客套话,对彼知之不深,但此语一出,我仿佛看见了他的心,看透了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岂不就是拾得的化身?真有相见恨晚,过去、现在未曾与之同谋为憾!

让时光退回到1976年的1月,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周恩来总理因病逝世,举世同悲,连反对他的人也不得不惊叹:“中国死了一个人,世界都说(他)好。”我是周总理的崇拜者,他有很多让人称颂的地方,因为他太符合中国人为人处世的传统道德标准,是“忍”的集大成者。一部《论语》,一位周总理,足以让中国人引以为豪!

忍是一种道德,一种美德,能忍则安。但忍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忍气吞声,忍辱负重,势必造成内心极大的痛苦,但外表又示之于快乐。正是忍者这种痛苦,方换来了怒者的快乐。仁兄成就了怒弟。此乃仁兄之胸怀耳。

忍者的快乐是对方的理解,最痛苦的是对方和旁观者的误解,以为你是弱者,是软弱可欺,所以就常常魑魅魍魉。

忍是哲学的助产婆,怒则是文学的催生剂。“让”是忍的袈裟,“气”是怒的外衣。忍着常受人爱戴,怒者常使人敬畏。然而,作为领导者,“让人敬畏比受人爱戴好”(斯大林语)。因为在多数人的道德修养没有达到彼此忍让的程度时,为了保持领导人的尊严和政令畅通,不妨示之与怒。有些人就是吃硬不吃软,以致有“一怒天下安”之局面的出现。

—————

【乐七天】本名施贵林,曾用名:敬东、顼旎、唐悠客、竹林十仙、慕古思今、兰新天、郑歆、郑一歆等,男性,五〇后,河北唐山人。从军30年,曾任打字员、干事、特约记者、团政治处主任、县人武部政委,上校军衔。从部队退休后,应聘在地方报社当十几年编辑记者。现为省作家协会会员、市老年摄影协会会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