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创作中的美与生活中的美(我的艺术清单13)

艺术可以很生活,艺术也可以很高雅,翻看每个人的艺术清单,如同嗅到他们灵魂的芬芳,折射出他们生活、工作的场景。那些被艺术沁润的人生,如三月和煦的阳光温润而美好。《我的艺术清单》13期,艺术嘉宾为你揭开如沐春风的艺术佳品。

我的艺术清单

《我的艺术清单》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艺频道制作播出的深度访谈节目,其由朱迅担任主持,数虎图像担纲节目整体视觉设计,以及多媒体视频创制。

苏州评弹表演艺术家盛小云

作为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苏州评弹学校的副校长,盛小云不仅是苏州评弹表演艺术家,更是重要的传承者和推广者。她的清单里写满了女性艺术家的执着精神以及对传统文化守正创新的心得。

评弹《啼笑因缘》

长篇苏州弹词《啼笑因缘》是苏州评弹表演艺术家姚荫梅在张恨水同名小说和陆澹庵的苏州弹词本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一个作品。盛小云拿着琵琶和三弦,一招一式地讲解评弹的舞台规矩。舞台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为背景,车水马龙、复古建筑让观众更真切的感受到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更容易理解评弹传统的“说、噱、弹、唱”如何表现“悲剧”。

艺术创作中的美与生活中的美(我的艺术清单13)(1)

艺术创作中的美与生活中的美(我的艺术清单13)(2)

话剧《雷雨》

苏州弹词《雷雨》拓展了传统艺术表达的空间,也成为最好的创新与传承。舞台呈现出话剧《雷雨》的场景,让观众看到了话剧与评弹的结合迸发出的新的艺术火花。舞台上的窗、桌椅、蓝天等烘托出故事的氛围感。观众犹如在评弹与话剧间游走,感知演员的情绪变化。

艺术创作中的美与生活中的美(我的艺术清单13)(3)

艺术创作中的美与生活中的美(我的艺术清单13)(4)

绘画《秋冥图》

当代画家何家英的《秋冥图》,用传统的画法呈现一个当代女孩的状态。舞台上以何家英《秋冥图》为背景,一片暖色调的白桦林,让观众走进艺术家的世界。Get到艺术的共同之处:艺术通过某种特殊意义的“对比”,将其最大的独特性烘托出来,给人以鲜明的特色。

艺术创作中的美与生活中的美(我的艺术清单13)(5)

艺术创作中的美与生活中的美(我的艺术清单13)(6)

作家徐则臣

被《大家》杂志称为中国“70后作家的光荣”的徐则臣,自幼跟着爷爷学习书法,与文字的渊源更是妙不可言。其作品《北上》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书名“北上”二字正是他自己的笔墨。他的艺术清单自然少不了书法与文学。

书法《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

在学习书法过程中,《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是他临得最多的。歌舞《王羲之(书圣)》,以蓝色背景,勾勒出书法意境,看白色的文字挥洒在舞台上,观众感受到书法给人以温柔、安静的力量。

艺术创作中的美与生活中的美(我的艺术清单13)(7)

艺术创作中的美与生活中的美(我的艺术清单13)(8)

音乐《江河水》

在徐则臣人生的不同时期《江河水》可以说是单曲循环,百听不厌的。他喜欢用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来描述此曲的意境。舞台上泛起秋波、黄叶,像在听一首曲,又像在读一首词,甚至像在赏一幅画。

艺术创作中的美与生活中的美(我的艺术清单13)(9)

艺术创作中的美与生活中的美(我的艺术清单13)(10)

文学《围城》

开合屏的舞台设计,延伸出气氛,围城封面文字加上暖色背景,好像观众手捧《围城》,在昏黄的路灯下如痴如醉地读书,感受着《围城》的语言之美,思想之美。

艺术创作中的美与生活中的美(我的艺术清单13)(11)

艺术创作中的美与生活中的美(我的艺术清单13)(12)

中国女高音歌唱家李谷一

大部分人认识李谷一老师源于春晚《难忘今宵》,殊不知她不仅是几代观众心目中的“偶像”,更是几代歌唱演员的恩师和前辈。而她的艺术清单可以很接地气,也可以很高雅。

现代京剧《红灯记》

舞台还原现代京剧《红灯记》里面的场景,让观众魂穿高雅艺术殿堂。在红色的木屋,一轮圆月的舞台背景下,不懂戏曲的观众仿佛也能哼上几句。

艺术创作中的美与生活中的美(我的艺术清单13)(13)

艺术创作中的美与生活中的美(我的艺术清单13)(14)

电视剧《父母爱情》

也许,父辈们的爱情更纯粹,更简单。粉紫色的舞台布景,恩爱的父母形象温暖、融洽。观众好像在一边听歌曲《爱情故事》,一边回味父母们的爱情。

艺术创作中的美与生活中的美(我的艺术清单13)(15)

艺术创作中的美与生活中的美(我的艺术清单13)(16)

歌曲《你笑起来真看好》

李谷一老师对新人、新歌、新事物、新观念的接纳程度十分高,对年轻人喜欢的歌曲也从不排斥。一曲《你笑起来真好看》以欢乐的氛围感染着舞台,告诉观众笑容是最治愈的。正如李谷一老师在节目里讲到的,我们大家都要记得微笑。

艺术创作中的美与生活中的美(我的艺术清单13)(17)

艺术创作中的美与生活中的美(我的艺术清单13)(18)

P3实验室主任武桂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物安全首席专家、亚太生物安全协会主席、病毒病所P3实验室主任武桂珍,她的艺术清单有一腔热忱的爱国情怀,也有对于医者的尊敬。

抗疫歌曲《天使的身影》

冷色的插画出现在舞台上,好像天使隐藏在某个角落,当我们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我们面前。这就像冲锋陷阵在前线的医务工作者,守护着我们的生命安全。

艺术创作中的美与生活中的美(我的艺术清单13)(19)

艺术创作中的美与生活中的美(我的艺术清单13)(20)

电影《闪闪的红星》

电影《闪闪的红星》主题曲在舞台上唱响,观众可能对电影比较陌生了,但舞台上以红色的粒子打造出闪闪放光彩的红星,让人油然而生激昂奋进的英雄主义情怀。

艺术创作中的美与生活中的美(我的艺术清单13)(21)

艺术创作中的美与生活中的美(我的艺术清单13)(22)

歌舞《我爱你中国》

《我爱你中国》开合屏的舞台设计,抽象的红白线、粒子,渲染出红色主旋律。

艺术创作中的美与生活中的美(我的艺术清单13)(23)

艺术创作中的美与生活中的美(我的艺术清单13)(24)

最美医生赵扬玉

“最美医生”赵扬玉,她不仅是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二级教授,更是一名仁心仁术的产科医生。对他产生深远影响的艺术作品总与医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书籍《林巧稚传》

以万婴之母林巧稚的医学生涯为经,成长背景为纬的文学传记《林巧稚传》首当其冲。而林巧稚更是赵扬玉事业的鞭策,精神的鼓励。综艺舞台被布置成了小型读书会现场,大家声情并茂地诵读林巧稚,舞台上出现林巧稚生活、工作的剪影,好像林巧稚是大家共同的朋友,温暖又亲切。

艺术创作中的美与生活中的美(我的艺术清单13)(25)

艺术创作中的美与生活中的美(我的艺术清单13)(26)

电影《中国医生》

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中国医生》,以最直接的方式展示了疫情中医生群体的面貌。电影里袁泉饰演的重症医学科主任,成了大多数医生的缩影,赵扬玉深以为然。当舞台上插曲《甘心替代你》响起时,高楼下掩映着穿防护服的医生,他们的形象高大而光辉。

艺术创作中的美与生活中的美(我的艺术清单13)(27)

艺术创作中的美与生活中的美(我的艺术清单13)(28)

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

经常被中国女排姑娘传唱的《阳光总在风雨后》,激励着赵扬玉攻坚克难,以更高超的医术救死扶伤。柔和的曲调,被几个大男人唱出去,粉色的舞台背景,轻柔的云朵,不仅寓意音乐的柔美,更说明女性孕育生命的伟大。

艺术创作中的美与生活中的美(我的艺术清单13)(29)

艺术创作中的美与生活中的美(我的艺术清单13)(30)

朝鲜民歌《阿里郎》

作为朝鲜族姑娘,赵扬玉也有很深的乡愁。舞台上出现的朝鲜族元素,亲切又温暖。飘零的花瓣,蓝色的背景似绸缎,很好的诠释出民歌《阿里郎》端庄、文雅而细腻。

艺术创作中的美与生活中的美(我的艺术清单13)(31)

艺术创作中的美与生活中的美(我的艺术清单13)(3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