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李贤之死(太子李贤的黄瓜台辞)

  • 引言

众所周知,古代皇帝一般由嫡长子也就是太子继承,若太子发生意外,则由其他皇子继承,一代女皇武则天是如何挤掉其他皇子,完成称帝野心的呢?其二子李贤的《黄瓜台辞》,讲明了武则天称帝的步骤,却也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 《黄瓜台辞》介绍

《黄瓜台辞》是唐太子李贤所著,李贤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次子,公元675年在原太子李弘(武则天长子)死后,被唐高宗立为唐太子。

太子李贤之死(太子李贤的黄瓜台辞)(1)

此诗内容如下: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很明显,这是一首托物喻志之诗,李贤借用瓜被人摘的事,暗讽武则天不择手段残害骨肉的行为,同时也是对武则天的劝警。

“初,武后杀太子弘,立贤为太子。后贤疑隙渐开,不能保全。无由敢言,乃作是辞。命乐工歌之,冀后闻而感悟”

据传闻原太子李弘是被武则天毒死的,然后李贤被立为太子之后,又与武则天产生嫌隙,于是李贤害怕被武则天谋害的,为求自保试图通过这首诗,来劝谏武则天不要继续残害骨肉。

  • 从《黄瓜台辞》看武则天称帝步骤

1、武则天生下长子李弘获得唐高宗恩宠(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驾崩之后,武则天到感业寺削发为尼。

公元650年,唐高宗李治到感业寺祭奠李世民,再遇武则天后将其接回皇宫。

公元651年,武则天生下太子李弘,备受皇帝恩宠,被拜为二品昭仪。

太子李贤之死(太子李贤的黄瓜台辞)(2)

2、掐死长女成为皇后(一摘使瓜好

公元654年,武则天诞下长女安定思公主,而后武则天亲手掐死长女,诬陷给王皇后,唐高宗知道后大怒,将王皇后废除。(存在争议,有的史书记载为武则天掐死,有的史书只记载死了)

昭仪生女,后就顾弄,去,昭仪潜毙儿衾下

而帝愈信爱,始有废后意。

——《新唐书》

公元655年,武则天的对手王皇后和萧淑妃被流放,武则天被立为皇后,其长子李弘被立为太子。

太子李贤之死(太子李贤的黄瓜台辞)(3)

3、毒杀太子李弘(再摘使瓜稀

成为太子的李弘自幼仁孝知礼,监国治政后更是广有赞誉,可以其意外早逝,使得古往今来人皆惋惜。

公元675年,李弘意外去世,据说是被武则天毒杀。(有争议,有的史书说是患有肺结核病逝

太子薨于合璧宫,时人以为天后鸩之也——司马光《资治通鉴》

太子李贤之死(太子李贤的黄瓜台辞)(4)

4、废太子李贤(三摘犹自可

公元675年,原太子李弘死后被立为太子,在位期间监国治政被唐高宗和朝堂称赞,却遭受武则天猜忌。

太子李贤听到流言说,自己并非武则天亲生,因而与武则天产生嫌隙。而后武则天听说李贤好男色,借此搜查审问李贤,竟搜出来百余件盔甲,最后以谋反之罪将李弘废为平民。

太子李贤之死(太子李贤的黄瓜台辞)(5)

公元680年,李贤被废为平民流放。

公元684年,李贤被武则天逼令自尽,年仅29岁。

  太子贤闻宫中窃议,以贤为天后姊韩国夫人所生,内自疑惧。

,于东宫马坊搜得皁甲数百领,以为反具;道生又款称太子使道生杀崇俨。上素爱太子,迟回欲宥之,天后曰:“为人子怀逆谋,天地所不容;大义灭亲,何可赦也!”甲子,废太子贤为庶人——司马迁《资治通鉴》

5、废皇帝李显,摄政登基(摘绝抱蔓归

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驾崩,李显(武则天三子)即位。李显在位仅55天,被摄政的武则天废除贬谪后软禁。

太子李贤之死(太子李贤的黄瓜台辞)(6)

公元684年,李旦(武则天第四子)即位。李旦即位后住在别殿,从未接触政权,他深知三个哥哥的结局,于是坚决不做皇帝,将帝位让于武则天。

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经过一系列杀戮与更替,武则天一步步掌握政权,终于在熬掉李世民、李治、李弘、李贤、李显等五位皇帝后登基称帝。

太子李贤之死(太子李贤的黄瓜台辞)(7)

  • 结语

通过太子李贤所写的《黄瓜台辞》,很明了地感受到武则天的残忍与心计。太子李贤试图通过此诗告诫武则天及时收手,不要大义灭亲残杀骨肉,可惜武则天野心太大,李贤终究还是断送了性命。

《黄瓜台辞》与武则天称帝的故事就此讲完,喜欢的朋友可以点赞评论,关注一下,愿与诸君同讨历史,共谈人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