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三起三落(毛泽东三起三落)

《孔子家语*在厄》有句话:“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意思是说,芝兰扎根生长在深林深处,但是它并不因为没人观赏就不散发自己迷人的芬芳引申开来,就是说德高的人不因没人看见而变节儒家讲慎独,就是说在没人监督的时候,也能洁身自好,不做坏事这种境界固然很高,也不是谁都能做到的;但是若比“无人而不芳”来讲,我觉得就要差很多了一个人廉洁自律,不做坏事丑事,固然高尚,可是,对影响和改变社会又能起多大作用呢?“无人而不芳”就不一样了,它不满足于自束自律,在任何情况下,特别是在逆境的情况下也要有所作为,发热发光你看游说诸国的孔子,被贬在外的苏轼被剥夺军权的毛泽东-----他们在不得志的时候都是怎么做的,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毛泽东三起三落?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毛泽东三起三落(毛泽东三起三落)

毛泽东三起三落

《孔子家语*在厄》有句话:“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意思是说,芝兰扎根生长在深林深处,但是它并不因为没人观赏就不散发自己迷人的芬芳。引申开来,就是说德高的人不因没人看见而变节。儒家讲慎独,就是说在没人监督的时候,也能洁身自好,不做坏事。这种境界固然很高,也不是谁都能做到的;但是若比“无人而不芳”来讲,我觉得就要差很多了。一个人廉洁自律,不做坏事丑事,固然高尚,可是,对影响和改变社会又能起多大作用呢?“无人而不芳”就不一样了,它不满足于自束自律,在任何情况下,特别是在逆境的情况下也要有所作为,发热发光。你看游说诸国的孔子,被贬在外的苏轼被剥夺军权的毛泽东-----他们在不得志的时候都是怎么做的。

孔子周游列国,希望各国君主能接受他的学说,可是那时是战乱时期,奉行武力,谁肯接受你那套仁政的理论。怎么办?消极避世,及时行乐,了此残生,还是兴办教育,培养人才,著书立说,他选择了后者。生前不被重视,死后被称为圣人。正所谓有心栽柳柳不发,无心栽柳柳成荫。孔子要是当了个小官,还真不如创立儒家学说对人类的贡献大。他办的是私立学校,不是那个君主让他办的,他也没想以此出名,可是正是这种想做点对社会有益之事、不愿饱尝终日无所用心的念想,使他作出了不凡的事业,立言兴教也是功啊。

苏轼,因才华过人、性格耿直、言语伤人遭到朝廷的一贬再贬,最后被贬到了天涯海角。可是这个装着一肚子不合时宜的人,走到哪里就像毛泽东所说的种子那样,在人民中间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就说苏轼一生为老百姓修了三条“苏堤”这件事吧:第一条苏堤是“杭州苏堤”,苏轼在杭州做知州时,看到西湖内淤塞严重,于是想法疏浚,并修建了苏堤;第二条苏堤是“颍州苏堤”,是苏轼在安徽阜阳做官时修建的;第三条苏堤是“惠州苏堤”,是公元1094年,苏轼在今天的广东惠阳做官时修建的。他的诗词更受人的喜爱,以致人们不大记得他做了什么,他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享受可远远超过了东坡肉的食欲和食趣。

天纵之才

毛泽东在政治上也是“三落三起”。秋收起义时毛泽东没有按中央的指示攻打长沙这个大城市,却把部队带到了井冈山这个“三不管”的偏僻农村,受到了开除政治局候补委员的处分,特派员竟然误传为开出“党籍”。不是党员做不了党代表,当不了政委,就改当师长,照样带兵打仗发挥作用,绝不闹情绪。红四军的“七大”无奈辞去前委书记的职务,被迫离开红军,病居深山还受到“警告”处分。在苏区虽当选为全国苏维埃主席,虽然有创建苏区的大功,还亲自领导红军粉碎了蒋介石的三次“反围剿”,这样大的贡献,说明他的能力极强,也说明他的思路、路线是正确的,但是王明“左”倾路线的代表人物,却说他右倾,并剥夺了他的兵权。但毛泽东依然相忍为党,不让指挥军事了,就领导苏区的经济建设和政权建设,并忍辱负重地去做查田运动。同时也利用空闲时间大量读书,撰写调查报告和理论文章,思考战争中的重大问题,一是有机会就及时地提出关于红军命运和战略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如在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上,毛泽东坚决反对与红二、六方面军会合,应该转到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终于使红军转危为安,实现了遵义会议的伟大转折。

我又想起了陆游的那首被毛泽东反起意而用之的词《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虽然该词的调子有些低沉,也有很多苦闷、无奈、自怜或孤芳自赏,但基调我觉得还是好的,即便我被贬了,即便我被妒忌了,被抛弃到社会的边缘、底层或灰暗角落,但我依然不变本色,依然要像梅花那样,绽放自己的美丽和芳香。即使花落了,化成泥土了,轧成尘埃了,我的品格就像我的香气一样永驻人间。多有骨气,多有气节!

毛泽东的同名词:“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同样是在严酷恶劣的环境中,毛泽东笔下的梅花充满着自豪感,坚冰不能损其骨,飞雪不能掩其俏,险境不能摧其志,这和陆游词中的“寂寞开无主”、“黄昏独自愁”的梅花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陆游的原词中,梅花是遭“群芳妒”的,与众花是对立的,且以“香如故”自命清高,表现了他孤芳自赏、离群索居的情绪。毛泽东的词突出梅花“丛中笑”的风度,从自喻的角度看,内涵是他的人格志趣的外化物;再进一步引申,则表现了共产党人斗争在前,享受在后的崇高美德和奉献精神。

梅花即使在无人赏识、遭到群妒的时候,一方面“犹有花枝俏”;另一方面也时刻不忘自己“只把春来报”的使命;在引来百花争艳之时,她又无声无息地悄然隐去,不仅没有丝毫的遗憾,而是像幕后的英雄那样“她在丛中笑”。这就是梅花无私无畏的高贵品格,就是“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的崇高境界,毛泽东就是用这种淡然的姿态笑看风云的,诗词间尽显伟人本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