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教学能力大赛(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共同承办的首届大学生C语言程序设计大赛圆满结束)

  6月25日,由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简称:AFCEC)理工专业委员会、独立学院与民办高校专业委员会支持,黑龙江省软件学会、黑龙江省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协会、云南省高等学校计算机教学研究会联合主办,昆明理工大学、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共同承办的首届大学生C语言程序设计大赛圆满结束。本届大赛面向全国高校在校学生(本科、专科),报名不限专业、不限年级,以“‘云’端赛风采,‘码’上嬴未来”为主题。共有来自全国170所高校3703名高校大学生报名参与,经过初赛、决赛两个环节的激烈角逐,最终,郑州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等98所高校的543名参赛选手获奖,其中,一等奖113名,二等奖170名,三等奖260名。

  为保证本次赛事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顺利进行,大赛成立了竞赛组织委员会、竞赛试题专家组、技术保障工作组、竞赛监督工作组等组织机构。

  大赛试题由竞赛试题专家组14名专家共同完成,竞赛试题专家组组长负责命题的组织与审定工作。经过三审三校,由技术保障工作组成员导入考试平台,导入后经过手机、电脑等多设备的“满分”测试,最终呈现在比赛选手面前,为了保证参赛选手熟悉线上比赛流程、强化实践锻炼,组委会还组织学生进行了三次模拟考试。

  大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环节。采取“线上 线下”混合参赛、云端监考的创新模式举行。由竞赛监督工作组组长、竞赛监督工作组副组长、竞赛试题专家组组长、竞赛组织委员会副组长共同担任巡考,远程监控每个考场的规范性。

  初赛共有32个场次:其中,线下有13个场次,由参赛学校组织在校集中参赛,赛场由组委会远程监控。线上共19场次,安排不同学校的老师担任监考,每场2人,有26所高校的38位老师共同监考。

  决赛共有10个场次:其中,线下有4场次,由参赛学校组织在校集中参赛,赛场由组委会远程监控。线上有5个场次,安排不同学校的老师担任监考,每场2人,有10所高校的10位老师共同监考。

c语言教学能力大赛(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共同承办的首届大学生C语言程序设计大赛圆满结束)(1)

  大赛使用“课堂派”教学平台,实时监控考生答题进度,系统自动化评分。在比赛过程中,学生通过身份审核后,全程开启监控摄像头,监考教师全程使用腾讯会议云录制学生答题过程。确保大赛全过程公开,评分公正。

  据介绍,本次大赛是信息化时代学生跨省、跨校联赛形式的重要改革探索,创新特色鲜明。主要体现在:一是坚持立德树人。在竞赛试题中融入了课程思政元素。通过用“代码思政”的方式,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的。二是坚持协作共享。依托云南省省级“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虚拟教研室,形成了全国170余所高校共同参与的协同推进模式,兼顾了普通本科和应用型本科、高职高专等多个层次,加强了跨校、跨专业、跨地域的教学改革与沟通交流。三是坚持组织到位。不论是竞赛组织,还是命题审题、出台制度等环节,均由行业大咖、竞赛专家、教学名师、学校领导层层把关,确保大赛组织上有秩序、质量上有水平。四是坚持形式创新。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突破了时空限制、高效便捷、形式多样,形成了“线上 线下”混合式跨校比赛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模式。

  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达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共建共享”的目的,实现了跨地区、跨学校、跨专业的人才培养,是一次不同层次高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水平的大比拼,也是全国各高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成效的大验收,开创了疫情期间具有信息化时代特征的跨校、跨地域的课程建设改革新模式。(通讯员: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王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