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最后胜利的标志(抗日战争大事记)

1931年

抗日最后胜利的标志(抗日战争大事记)(1)

2月28日——蒋介石囚禁国民党元老、立法院院长胡汉民。

7月15日——日本人制造万宝山事件。

8月4日——长江特大洪水淹死14万余人。

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制造“柳条湖事件”,“九一八”事变爆发。

9月19日——日军占领沈阳。

11月4日——马占山部与日军激战,黑龙江省城齐齐哈尔陷落。

11月30日——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

12月15日——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决议蒋介石第二次下野。

1932年

抗日最后胜利的标志(抗日战争大事记)(2)

1月2日——日军攻占锦州。

1月12日——日军在青岛登陆。

1月28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一.二八”抗战爆发。

1月30日——国民政府迁都洛阳。

2月5日——日军攻占哈尔滨,东三省沦陷。

2月16日——日本在中国东北策划组成伪“东北最高行政委员会”。日本当局发表声明,称“东北已脱离中国而独立”并决定成立伪“满洲国”。

3月6日——蒋介石再次复出,从而形成了蒋主军,汪主政的合作局面。

3月9日——伪“满洲国”在长春举行成立大典,溥仪为执政,郑孝胥任总理。

4月30日——国联调查团通过中日停战议案。

5月5日——中日签订《淞沪停战协定》。

9月13日——日本开始向东北武装移民。

9月16日——日寇在辽宁平顶山凶残屠杀3000多中国同胞。

12月12日——国民政府与苏联恢复“中东路事件”断绝的邦交。

1933年

抗日最后胜利的标志(抗日战争大事记)(3)

1月3日——日军侵占中国的山海关。

1月10日——日本陆军部追加满洲方面预算3084万元。

1月15日——美国政府通告各国,不承认伪满洲国。

2月6日——国联19国委员会通过决议不承认伪满洲国。

2月25日——日军从通辽和绥中基地分三路进犯长城北部和东部整个地区,以及沿长城的一切重要关隘。

3月4日——热河省主席汤玉麟率部不战而逃,日军以128名骑兵前头部队,兵不血刃,进占承德,热河沦陷。

3月6日——宋哲元第二十九军与日军在喜峰口血战。

3月27日——国联大会谴责日本在中日战争中为“侵略者”,日本政府正式宣布退出国联。

4月10日——蒋介石在南昌向其将领宣布:抗日必先剿匪,匪未剿清之前,绝对不能言抗日,违者给予最严厉的处罚。

5月7日——日军大举进攻冀东,对北平形成三面包围。

5月26日——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在张家口建立,冯玉祥任总司令,方振武任前敌总司令,吉鸿昌任前敌总指挥。

5月31日——中国南京国民政府派熊斌与日本关东军代表冈村宁次在塘沽签订停战协定,即《塘沽协定》。协定规定:中国军队迅速撤退至延庆、昌平、高丽营、顺义、通州、香河、宝坻、林亭口、宁河、芦台所连之线以西、以南地区,以后也不得越过该线及作一切挑战扰乱之行动等。

6月24日——冯玉祥任命方振武为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北路前敌总司令,吉鸿昌为北路前敌总指挥,率军北征。先后收复被日军占领的康保、宝昌、沽源、多伦等察省失地。

7月12日——同盟军左路在吉鸿昌的指挥带领下,一举克复失守七十二天之塞外重镇,举国振奋。

9月5日——日本关东军在伪满设立劳动统治委员会,以阻华北工人入关东,为日本移民创造条件。

10月9日——日本指使内蒙德王在百灵庙成立“内蒙古自治政府”,妄图实现“满蒙独立”、“以华制华”的罪恶目的。

11月19日—— 十九路军将领蔡廷锴、蒋光鼐等联合李济深等人在福建发动政变,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公开宣布反蒋抗日,并与工农红军签订了抗日停战协定。

1934年

抗日最后胜利的标志(抗日战争大事记)(4)

1月19日——伪满洲国在日本关东军的导演下,在吉林长春恢复帝制。中国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又当上了康德皇帝,并宣布将“满洲国”改称为“大满洲帝国”。

1月21日——福建人民政府失败。

3月1日——溥仪在长春就任“满洲国”皇帝。

10月10日——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

11月7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正式成立,杨靖宇为军长兼政委。

12月29日——日本退出华盛顿海军条约和伦敦海军条约。

1935年

抗日最后胜利的标志(抗日战争大事记)(5)

1月15日——日本关东军蓄意挑起“察东事件”,要挟国民党达成《大滩条约》。

2月27日——汪精卫、蒋介石联名发布严禁排日运动命令。

6月27日——《秦土协定》达成,宋哲元部从长城以北撤出,向北平方向集结。

7月1日——中日签订《何梅协定》,撤退驻河北的国民党中央军和东北军。

10月7日——日本提出对华“三原则”。

11月1日——汪精卫南京遇刺重伤。

11月16日——日寇在辽宁锦西北制造“下五家子”惨案。

12月2日——国民政府改组,蒋介石出任行政院院长。

1936年

抗日最后胜利的标志(抗日战争大事记)(6)

1月28日——东北抗日联军成立,杨靖宇、周保中、李兆麟分任三路军总司令。

2月26日——二二六事件日本青年军官发动政变,未遂。

12月7日——红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后,统一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组成,委员23人,毛泽东任主席,周恩来、张国焘任副主席。

12月12日——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将军和西北军领袖杨虎城将军在西安扣留了蒋介石,迫使其「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12月25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937年

抗日最后胜利的标志(抗日战争大事记)(7)

2月2日——东北军分裂,主和将领王以哲被杀。

4月3日——蒋百里的《国防论》出版,暗示中国练兵要以日本为假想敌人。

7月7日夜——日军向卢沟桥一带中国军队开火,中国守军第29军予以还击。全面抗日战争开始,史称“七七事变”。

7月17日——蒋介石就卢沟桥事变发表声明。

7月29日——北平、天津沦陷。

8月1日——山西青年抗日决死队(“山西新军”)成立。

8月12日——-国防最高会议成立,蒋介石任三军大元帅。

8月13日——日军以租界和停泊在黄浦江中的日舰为基地,对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上海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在上海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开始了历时3个月之久的“淞沪会战”。

8月14日——日机首次轰炸南京。 国民政府发表《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布:“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

8月15日——日机大举空袭南京,爆发激烈空战。

8月25日——中国红军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司令。

9月25日——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歼敌一千余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史称平型关大捷。

10月12日——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成立,叶挺任军长,项英副之。

11月9日——傅作义部与日军在太原血战不支,太原陷落

11月12日——日军占领上海,淞沪会战结束。

11月19日——苏州沦陷。

11月20日——国民政府宣告迁都重庆。

12月10日——芜湖沦陷。

12月13日——国民政府首都南京沦陷。日军攻入南京城,开始了人类历史上最惨无人道,长达六个星期的“南京大屠杀”,在整个南京大屠杀期间,共计30万同胞被杀,南京城三分之一建筑被烧毁,8万妇女遭到强奸。

12月24日——杭州沦陷。

12月27日——日军攻占济南,济南沦陷。

1938年

抗日最后胜利的标志(抗日战争大事记)(8)

1月5日——爱因斯坦、罗素、杜威、罗曼·罗兰等发起援华运动。

1月6日——新四军军部在南昌成立。

2月3日——国军与日军进行的徐州会战开始。

2月5日——南京大屠杀结束。

3月29日——蒋介石在武汉召开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会议主要内容:一、制订和通过了《抗战建国纲领》;二、选举蒋介石为国民党总裁,汪精卫为副总裁;三、成立国民参政会;四、设立三民主义青年团和中央调查统计局。

4月7日——由国民党著名领袖李宗仁所指挥的台儿庄战役,经过第五战区广大爱国官兵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胜利。

5月10日——厦门沦陷。

5月14日——合肥沦陷。

5月19日——徐州沦陷。

5月26日——毛泽东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作了《论持久战》的讲演。

5月29日——中国空军向日本空投传单。

6月9日——为阻止日军西进,蒋介石采取“以水代兵”的办法,下令扒开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区北郊17公里处的黄河南岸的渡口——花园口,造成人为的黄河决堤改道,形成大片的黄泛区,史称花园口决堤。

6月12日——安庆沦陷。

7月24日,沿长江西进的日本第十一军,分兵两路向九江进犯,中国守军奋起抗击,揭开了武汉保卫战的帷幕。

10月10日——八女投江。

10月21日——广州沦陷。

10月25日——武汉沦陷。

11月13日——长沙"文夕大火"。

12月19日——汪精卫、周佛海、陈璧君、陶希圣、曾仲鸣一行飞往越南河内。

12月22日——日本提出近卫三原则,即“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提携”。

12月29日——汪精卫公开投敌叛国。

1939年

抗日最后胜利的标志(抗日战争大事记)(9)

1月1日——中国国民党中常会通过“开除汪精卫党籍及撤销其一切职务的决定”。

1月21日——国民党召开五届五中全会,中心议题是决定抗战方针及“溶共、防共、限共、反共”方针。

2月7日——国民党国防最高委员会在重庆成立,蒋介石为委员长。

3月21日——蒋介石派特工赴越南河内刺杀汪精卫未果。

3月27日——日军占领南昌,日军伤亡1.3万人。

4月18日——庐山保卫战结束,日军占领庐山。

5月3日——日军轰炸重庆,景象惨烈,死伤数千人。

5月4日——日本代表伪满洲国对苏联的同盟国--蒙古国宣战,诺门罕战役爆发

5月6日——汪精卫通电投敌。

6月7日——中共认为当前最大的危险是国民党全面降日。

6月11日——河北省保安司令张荫梧部袭击冀中深县八路军后方机关,杀害八路军干部战士400多人,制造了“深县惨案”。

6月21日——日军大肆侵略汕头,被定为“汕头沦陷日”。

7月9日——汪精卫公开声明与日本合作。

9月1日——德国侵略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9月5日——汪伪政权建立特工组织,机构设在上海大西路76号。

10月7日——第一次长沙战役结束。此役日军死伤13000人,第九战区伤亡25833人。

11月7日——日军对晋察冀边区进行冬季大“扫荡”,日军中将阿部规秀被击毙。

11月30日——苏联入侵芬兰,冬季战争“苏芬战争”开始。

12月1日——阎锡山策动晋西事变,揭开第一次反共高潮序幕。

12月25日——朱德、彭德怀、林彪、贺龙、刘伯承等联名通电全国,反对国民党枪口对内。

12月30日——汪精卫与日本签订《支日新关系调整纲要》即《日汪秘约》。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卖国条约。

1940年

抗日最后胜利的标志(抗日战争大事记)(10)

3月30日——汪精卫“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汪伪政权的正式成立,表明汪精卫集团完全沦为日本侵华的工具。

4月9日——德军入侵丹麦及挪威,战火从东欧扩展到北欧。

5月1日——枣宜会战爆发。

5月10日——德军在荷兰海岸至马奇诺防线展开了全线进攻。

5月12日——日军执行“101号作战协定”空袭重庆。

5月17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占领比利时布鲁塞尔。

6月4日——英法军队从敦刻尔克大撤退结束。

6月7日——晋西北反“扫荡”开始。

6月14日——德军占领巴黎。

6月17日——法国总理贝当向纳粹德国宣布投降。

6月18日——自由法国领导人戴高乐将军在伦敦发表广播讲话,号召国民继续抵抗纳粹德国。

7月16日——希特勒实行“海狮计划”,不列颠空战开始。

7月26日——日本提出所谓大东亚共荣圈构想。

8月3日——苏联吞并波罗的海三国。

9月23日——日军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并占领该地。

9月27日——德国和意大利接受日本加入轴心国,签署《三国公约》,柏林—罗马—东京轴心正式形成。

10月7日——德国侵略罗马尼亚。

1941年

抗日最后胜利的标志(抗日战争大事记)(11)

1月4日——蒋介石制造“皖南事变”,新四军军部与直属队九千人几乎全军覆没。

1月20日——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宣布重建新四军军部。

1月30日——豫南会战爆发。

2月12日——隆美尔及德国非洲军团先头部队抵达的黎波里,德国介入北非战场。

3月20日——维斯拉河南岸犹太人进入犹太人封闭区最后期限,在那里德军进行了大屠杀。

4月10日——轴心国扶植克罗地亚法西斯分子安特·帕维利奇脱离南斯拉夫建立克罗地亚独立国。

4月13日——日苏两国签署《日苏互不侵犯条约》。

4月21日——福州正式被日军攻破沦陷(史称福州沦陷日)

4月27日——纳粹德军攻入雅典。

5月7日–27日——晋南会战(中条山战役)。

5月20日——德国发动克里特空降战役,德国空降兵损失惨重。

6月5日——发生重庆隧道惨案,死亡数万人。

6月22日——“巴巴罗萨”计划,德国入侵苏联。

7月20日——新四军在苏中开始反“扫荡”。

8月13日——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在英国海军“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上签署《大西洋宪章》。

9月3日——日军撤离福州,同日中国军队第一次收复福州。

9月7日------中国军队进行第二次长沙会战,至10月9日结束,共歼灭日军3万余人。

9月20日——德军在基辅附近全歼苏联西南方面军,苏军损失近66万余人。

9月30日——德军发动“台风”行动,开始进攻莫斯科。

12月5日——苏军在莫斯科近郊发动反击。德军进攻莫斯科失败。

12月7日——珍珠港事件,日本帝国海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美国对日宣战,还有其他20多个国家同时对日宣战。

12月8日——马来亚战役,日军在泰国克拉地峡登陆,开始从泰国进攻马来半岛。

12月8日——香港保卫战,日军开始从广东进攻香港。

12月9日——中华民国政府正式对日本帝国宣战。

12月16日——日军进攻英属北婆罗洲(今加里曼丹岛北部马来西亚及文莱领土)。

12月25日——香港保卫战,日军占领香港,香港沦陷,开始“三年零八个月”的香港日据时期。

12月26日—— 美国宣布马尼拉是不设防城市。

1942年

抗日最后胜利的标志(抗日战争大事记)(12)

1月1日——中国、美国、英国、苏联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订了《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1月2日——日本军队占领菲律宾马尼拉。

1月5日——苏军在苏德战场全线转入冬季攻势。

1月1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向荷兰宣战,进攻荷属东印度群岛(今印度尼西亚)的西里伯斯岛(今苏拉威西岛)。

1月11日——日本占领吉隆坡。

1月15日——日本占领马六甲。

1月19日——日本入侵缅甸。

2月15日——新加坡向日本投降。

2月16日——中国远征军跨出国门,出征缅甸对日作战。

2月19日——日本飞机袭击澳大利亚达尔文。

2月22日——美国撤出菲律宾。

3月8日——爪哇岛上的荷兰军队向日本投降。

3月8日——日本占领仰光。

4月9日——日军占领菲律宾巴丹半岛,吕宋本岛沦陷。

4月18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杜立德轰炸机编队首次空袭东京。

4月20日——苏军冬季攻势结束,转入防御。

5月1日——日军开始“五一”大扫荡,实行“三光政策”。

5月4日——日军占领马尼拉湾中的科雷希多岛,美守军司令温莱特率部投降。日军至此在南线战役中获得全胜。

5月8日——珊瑚海战役结束。

6月4日——中途岛战役爆发,日海军惨败,沉航母4艘。

6月14日----日军攻占上饶。

7月19日——德国撤回在大西洋上的潜艇。

7月22日—日军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布纳、戈纳登陆并沿科科达小道向莫尔兹比港前进,巴布亚战役开始。

8月7日——美国海军陆战队登陆所罗门群岛中瓜达尔卡纳尔岛与图拉吉岛,瓜岛战役自此始。

8月8日——萨沃岛海战,日军取得完胜,美海军损失惨重。

8月19日-----日军3个师团分别从上饶、玉山、广丰开始撤退

9月14日——苏德两军开始在斯大林格勒市区内激烈巷战。

10月4日——德军撤出法国的科西嘉岛。

11月8日——“火炬行动”。美国和英国军队在法属北非登陆。

12月20日——汪精卫访问日本。

1943年

抗日最后胜利的标志(抗日战争大事记)(13)

1月9日——汪精卫政府(中华民国重庆政府称之为伪政府)向英国和美国宣战。

1月11日——美国和英国决定放弃在中国的特殊权利,终止领事裁判权。

1月18日——苏军在列宁格勒发动反击,突破德军封锁线。

1月23日——英军占领的黎波里。

2月2日——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投降,德军保卢斯元帅及9万人被俘,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

2月9日——美军完全占领瓜达尔卡纳尔岛,历时半年多的瓜岛之战结束。

2月21日——日、法 签订《共同防御广州湾协议》,广州湾被日本占领。

4月18日——美国海军击毙日本联合军队总司令山本五十六。

5月13日——在北非的德国和意大利军队向盟军投降。

6月30日——尼米兹指挥美军在所罗门群岛中新乔治亚岛登陆,开始在中部所罗门群岛发起反击。同日,麦克阿瑟指挥美军在新几内亚拿骚湾登陆。

7月5日——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坦克战库尔斯克战役开始。

7月10日——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

7月25日——意大利发生政变,本尼托·墨索里尼被捕。

7月27日——英国空军袭击汉堡,3.5万人死亡。

8月17日——盟军彻底占领西西里岛。

8月19日——魁北克会议上,罗斯福和丘吉尔签订了英美共同研制原子武器的秘密协定。

8月23日——库尔斯克战役结束。

8月23日——重庆大轰炸结束。

9月3日——盟军在意大利登陆。

9月4日——美澳军进攻新几内亚莱城。

9月8日——意大利投降。

9月12日——纳粹德国发动橡树行动,营救墨索里尼。

9月25日——苏军解放斯摩棱斯克。

11月1日——美军在布干维尔岛登陆。

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发表《开罗宣言》。

12月3日——常德沦陷。

12月24日——艾森豪威尔被任为盟军最高指挥官。

1944年

抗日最后胜利的标志(抗日战争大事记)(14)

1月3日——中国军队在缅发起反攻。

1月8日——墨索里尼判处齐亚诺等死刑。

1月25日——中国军队在缅甸发起全面反攻。

3月6日——新四军攻克淮安东桥镇,日伪军举起白旗。

3月8日——日军15军开始向印度英帕尔发起进攻。

4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挽救其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失利,援救它侵入南洋的孤军,并摧毁美军在华东、华南的空军基地,首先从河南发动了向国民党战场的平汉、粤汉和湘桂铁路沿线新的进攻。

4月20日——鲁中八路军解放村镇千余个,人口30万,打通了沂、鲁、泰、蒙各山区的联系。

4月28日——日军在豫中发起攻势,许昌会战爆发。

4月29日——日军鱼雷机轰炸美国航空母舰“约克郡”号。

5月11日——中国远征军20万大军横渡怒江,第二天开始仰攻高黎贡山。

5月24日——日军坦克部队以强大的炮火突入洛阳城。

6月3日——日本从南京向重庆国民政府再次发出诱降广播。

6月6日——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国部队组成的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第二战场。

7月9日——美军攻克塞班岛。

7月22日——美军赴延安观察组考察延安。

8月3日——美军在新几内亚艾塔佩击溃日军18军团余部。

8月8日——国军坚守47天的衡阳城失守,国军死伤1.6万人,日军死伤3.9万人

8月10日——美军攻克关岛。

8月15日——新四军以5个团的兵力进军中原,同日盟军解放巴黎。

8月20日——日军进攻英帕尔完全失败,15军几乎全军覆没。

8月24日——罗马尼亚退出轴心国,对德国宣战。

9月9日——日军第三次占领温州。

10月4日——日军占领福州,福州地区第二次沦陷。

10月17日——美军登陆菲律宾莱特岛。

10月20日——苏军解放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

10月28日——日军包围桂林,直逼柳州。

11月7日——美国总统特使赫尔利飞抵延安。

11月10日——汪精卫病死于日本。

12月15日——中国驻印军攻占缅甸八莫。

12月16日——德国陆军发动了西线战场上的最后一场大规模进攻战役——阿拉登反击战。

12月27日——粟裕新四军第1师渡江南下,开辟苏浙皖边抗日根据地。

1945年

抗日最后胜利的标志(抗日战争大事记)(15)

1月9日——美军登陆菲律宾吕宋岛。

1月17日——苏联占领华沙。

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

1月27日——中国远征军与中国驻印度军队在芒友会师。

1月31日——日军攻陷粤北曲江,打通粤汉路。

2月7日——美军占领马尼拉。

2月13日——苏军占领布达佩斯。

2月19日——硫磺岛战役开始。

3月7日——美军跨越莱茵河。

3月8日——铁托建立南斯拉夫。

3月30日——苏军占领维也纳。

4月1日——美军登陆冲绳岛。

4月2日——美军开始在日本本土进行大规模轰炸。

4月7日——日本大和号战列舰被击沉。

4月9日——日军集中5个师团,1个旅团约八万人的重兵,在一百三十多架飞机的配合下,分别由新宁、邵阳、益阳向湘西发起进攻,湘西会战开始。

4月11日——美军解放布痕瓦尔德集中营。

4月16日——苏联红军开始包围柏林。

4月18日------日本中国派遣军开始进行从广西、广东、湖南、江西四省撤退部队的计划。

4月20日——美军攻陷德国莱比锡。

4月25日——苏军与美军在易北河会师。

4月28日——墨索里尼被处决。

4月30日——苏军占领柏林,希特勒自杀身亡。

5月3日——英军收复仰光。

5月5日——加拿大军队占领阿姆斯特丹。

5月9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5月9日——捷克斯洛伐克获得解放。

5月18日——日军独立混成第62旅团全部撤离福州,中国军队第二次收复福州。

5月27日-----中国军队第159师收复南宁。

6月7日——中国政府军队在湘西大捷,痛歼日寇2.4万人。

6月18日——中国军队第三次收复温州。

6月22日——美军攻占冲绳岛。

6月29日——中国军队第91师收复柳州。

7月16日——中国军队收复湖南益阳。

7月17日——中国军队收复赣州。

7月24日——中国军队收复镇南关。

7月28日——中国军队收复桂林。

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一颗原子弹。

8月8日——苏联对日本宣战。

8月9日——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发起攻击。

8月14日——中国国民党政府同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8月16日——伪满洲国皇帝溥仪在沈阳东塔机场候机时,被空降的苏联红军逮捕。

8月20日——新中国历史上第一家地方人民广播电台和新中国第一家开播的城市电台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和哈尔滨人民广播电台在哈尔滨成立。

8月21日——第十一战区孙连仲部收复北京,更名北平。

8月21日——冈村宁次代表今井武夫少将乘军机到湖南芷江我陆军总部洽降。

8月24日——苏联红军占领朝鲜平壤。

8月28日——毛泽东抵达重庆开始与蒋介石会晤。

8月30日——英国军队收复香港。

9月2日——日本向同盟国签署投降条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9月8日——美军在仁川登陆,朝鲜被分裂。

9月9日——南京举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受降仪式,日本派遣令冈村宁次签署投降书。

9月21日——中华民国政府收回法国殖民地广州湾,并定名为湛江(市)。

10月6日——中国政府接收台湾的工作开始,首批军队从福建出发登台。

10月10日——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签署《双十协定》。

10月25日——中国中央政府的代表陈仪在台北接受日本占领军的投降,广播宣布“台湾及澎湖列岛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国政府主权之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