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出山(诸葛亮出山真相)

罗贯中笔下的《三国演义》可谓是精彩绝伦,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三国演义》的主角之一诸葛亮。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可以说是“出神入化”、“鬼神莫测”、料事如神,就连他出山的片段罗贯中都用6千字来描述,可以说是一波三折、意境深远,出山的故事就是家喻户晓的“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的故事之所以被世人所知晓最大的功劳非罗贯中莫属,罗贯中的描述也是出自于诸葛亮自己的说法,诸葛亮在出师北伐之前向刘禅上了一篇《出师表》,诸葛亮是这么介绍“三顾茅庐”的事情: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出山(诸葛亮出山真相)(1)

诸葛亮雕像

大家没有看错,《魏略》只是“毛遂自荐”的其中一个历史版本,还有另外一种历史版本,那就是西晋司马彪所著作的《九州春秋》,《九州春秋》的记载于《魏略》提到的内容差不多。

这样就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历史说法了,那么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呢?其实这个问题早在千年前就有人提出过了,那就是南北朝的裴松之了。裴松之把《魏略》和《九州春秋》中“毛遂自荐”的说法放入了自己为《三国志》作的注中。裴松之在完成这些资料收集之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出山(诸葛亮出山真相)(2)

上面这一段裴松之的引注就表明了他的立场,他是支持或者说是赞同“三顾茅庐说”的。

近年来,“三顾茅庐说”与“毛遂自荐说”又再一次的被拿出来热议。社会上对于这两种观点的争议范围越来越广,随之而来的说法也越来越多样化。针对这两种看法我也来发表一下我不成熟的看法,希望大家不喜勿喷哦!

首先,我们前面说到,不管是陈寿还是罗贯中,他们所说的“三顾茅庐说”都是源自于诸葛亮的《出师表》。对于陈寿,我们知道他本是蜀国史官,所以可以说陈寿的《三国志》比《魏略》和《九州春秋》更有说服力,这也是陈寿给“三顾茅庐说”带来的最大优势。

三顾茅庐场景

其次,“三顾茅庐说”更有利的佐证就是《三国志·诸葛亮》中所出现的诸葛亮亲笔的《出师表》。不过有人对《出师表》提出了疑问,说诸葛亮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故意编造了《出师表》中的内容。我觉得这种疑问不太妥当,我们先看一下《出师表》的历史背景,那是在诸葛亮北伐之前,上表刘禅的一份奏章,也就是官方文件,那是要官宣的。诸葛亮北伐的时候离出山也就20年,虽然刘、关、张已经去世,但是和诸葛亮一起从荆州到蜀中的大臣有很多,他们肯定知道这段历史的真实性。诸葛亮如果真编故事,就等于是当众自取其辱了。再加上《出师表》不仅是诸葛亮的奏章,其实也是一篇“临终总结”吧!

第三,有人提出诸葛亮不可能等刘备“三顾”,因为诸葛亮满腔抱负必定会出山,出山就一定是奔刘备而去的。我觉得这种说法不妥当,首先,诸葛亮当时完全可以去投奔孙权,自己的哥哥诸葛瑾就在东吴任职。再之,诸葛亮还可以去找刘表,刘表的军事实力加上诸葛亮的智慧完全有这种可能。之所以诸葛亮没有找孙权和刘表,是因为,这二人的理想抱负和性格不符合诸葛亮心中“明主”的要求。刘备只会闭关自守,与诸葛亮的政治思想完全不合。孙权那就更不用说了,那诸葛亮自己的话就是:“能贤亮而不能尽亮”。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出山(诸葛亮出山真相)(3)

刘备三顾茅庐求见诸葛亮

如果诸葛亮只能选择这两个人,我相信他宁愿选择一直隐居。再者,要诸葛亮出山,那就要必备很多条件,这里我们就不一一举例了,其实刘备当时不一定在诸葛亮的考虑范围之内。因为刘备虽然头上顶着“皇室宗亲”,但是刘备其他的硬件条件和政治条件都不达标,可以说还不如孙权。再之,刘备在荆州很多年了,如果说诸葛亮“毛遂自荐”,那么他完全可以早点去“自荐”,那样历史就不会是后来这样了,何必等到刘备要死不活的时候去找他呢?

第四,有人认为,诸葛亮不会摆大架子让刘备“三顾”的。其实这个观点疏忽了一个观点,那么刘诸葛亮前两次不太愿意出山,或者说是真的不在家呢?再或者是故意试探刘备这个人呢?这个观点错误的原因是因为《三国演义》把刘备“三顾茅庐”的时间安排在了两年中,但是历史中没有史料可以证明这个时间。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出山(诸葛亮出山真相)(4)

诸葛亮与刘备茅庐对话绘图

第五,有人认为“三顾茅庐”与“毛遂自荐”都属于历史真相。这种观点就更不用说了,肯定是不可能的。这种观点其实就是建立《魏略》和《三国志·诸葛亮传》的基础上,而这两种观点是互相矛盾的。《魏略》是诸葛亮“毛遂自荐”后,刘备发现他的才能后就留在了身边,那就完全推翻“三顾”并存直说了。《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记载,徐庶举荐诸葛亮时特意嘱咐刘备了一句话,“此人可见,不可屈至也”,徐庶向刘备表明,诸葛亮的才能胜他百倍,徐庶走刘备都搞的死去活来,那他对诸葛亮还不是要恭敬之至了。诸葛亮如果来见刘备,那不就真的“屈至”了吗?另外诸葛亮听说过刘备爱才,最起码他要自己“感受”一下真假吧!所以“三顾”中前两次就算没有出门,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认为,不管是“三顾茅庐说”、“毛遂自荐说”或者是两者并存说,其中任何一种观点属于历史事实,这都不会影响诸葛亮的历史地位,也不会影响诸葛亮在大家心中的地位。其实观点越多,这体现了大家对历史真相的探索精神,这种探索的精神不就是我们现在社会所需要的吗?

参考资料·《三国志》

参考资料·《三国演义》

参考资料·《魏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