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吃谷糠甜如蜜的下句是什么(俗语霜前霜米如糠)

几天前的一场寒潮,让气温下降了不少。天冷了,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也马上就要来了。按照历法上的计算,10月23日中午的12点51分0秒,太阳黄经会达到210°,北斗七星的斗柄也会指向“戌”位。就在那一刻,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霜降将与我们不期而遇。

鹅吃谷糠甜如蜜的下句是什么(俗语霜前霜米如糠)(1)

霜降交节后,影响我国的冬季风已经取代了夏季风,冷空气活动变得频繁,降霜也因此有了可能。尽管霜降节气的到来并不意味着就一定会降霜,也不意味着霜降交节之前不会降霜,霜降本身的意思也只是意在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但却不得不说,时至霜降,地面物体上在适宜的条件下成霜也有了更多的可能。

在农村有一句俗语说,“霜前霜,米如糠;霜后霜,谷满仓”。在霜降节气即将到来的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句俗语究竟是什么意思?有没有道理?

鹅吃谷糠甜如蜜的下句是什么(俗语霜前霜米如糠)(2)

从字面上讲,俗语“霜前霜,米如糠;霜后霜,谷满仓”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是在霜降节气交节之前打了霜,种植水稻的稻农事后在收获能够碾成稻米的稻谷时,就跟收获谷糠差不多。“米如糠”,可以说是一种形象的比喻,表明稻农打下来的稻谷籽粒不诚实,秕的厉害。而要是霜降交节之前无霜,早霜打在霜降节气交节之后,也就意味着稻农种下的稻谷,收获时成色会更好,产量也更高。“谷满仓”,说明收成不错。

霜的形成需要两个缺一不可的条件,一个是冰点以下的气温,另一个是空气湿度达到百分之百以上。每年霜降交节的时候,都正是单季杂交稻和双季晚稻临近或开始收割的时候。俗语“霜前霜,米如糠;霜后霜,谷满仓”,也正是与此有关。

鹅吃谷糠甜如蜜的下句是什么(俗语霜前霜米如糠)(3)

正常来说,水稻从抽穗到发育成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也叫黄熟期)、枯熟期。完熟期或者说黄熟期的水稻籽粒发育最饱实、养分积累量最多、千粒重最大,稻穗籽粒成熟度适中、含水量也适中。在这一时期内收割的水稻,才能达到亩产量最好,碾出的稻米精米率最高,稻米品质也最好。但鉴于单季杂交稻和双季晚稻的灌浆期正是秋分和寒露时节,天气已经开始转凉。因此,要使单季杂交稻和双季晚稻正常完成灌浆过程,不仅需要晴天和适宜的温度,也必须有充足的日期和时间做保证。

霜降前打霜,时常与霜伴随的低温和霜冻,会导致尚没有正常结束灌浆,达到完熟或者说黄熟的单季杂交稻和双季晚稻的稻秧提前遭受冷害和冻害而死亡。没有灌好浆的稻谷,收获时粒子注定会很瘪。用瘪的稻谷碾成的稻米同样也注定会是瘪的。对此,稻农们用稍带夸张一点的说法讲,“霜前霜,米如糠”,应该说也并不失形象。

鹅吃谷糠甜如蜜的下句是什么(俗语霜前霜米如糠)(4)

假如是霜降节气交节后再打霜,单季杂交稻和双季晚稻,因为有充足的灌浆壮籽粒时间保证,稻农们更容易在完熟期或者说黄熟期收获到更饱满的稻谷,让稻谷的亩产量和总产量都达到最高,品质也达到最好。稻农们因此说,“霜后霜,谷满仓”,无疑也算是“从实际出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