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三日子禁忌(正月十三灯头生日)

如果您喜欢我的美食文章,请点击 “关注”,会有更精彩的文章奉献给您!

正月十三日子禁忌(正月十三灯头生日)(1)

如果腊八节是春节的开始,那正月十三就是元宵节的“灯头”,进入了正月十三也就迈进了元宵节的门槛。与传统的春节最大的不同,元宵节是一个“狂欢”的休闲节日,在过去人们过完了元宵节也就开始了新的一年农忙。正好趁着这个空闲时期,全家人一起热热闹闹、开开心心“闹元宵”。正月十三“灯头生日”,要吃2样做4事为家人纳福,老传统要知道:

一、包汤圆、煮元宵

正月十三日子禁忌(正月十三灯头生日)(2)

不管是汤圆,还是元宵,可能很多人认为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当天吃的传统美味小吃,在过去还真不是这种吃法。因为传统的花灯全是竹做架、纸糊表、内燃烛,稍不注意容易引发火灾。传统讲究“上灯汤圆下灯面”,正月十三是上灯日,正是包汤圆、煮元宵的日子,也祈祷元宵节这几天能够圆圆满满。到了正月十六下灯的时候都要吃一碗面条,庆祝元宵节这几天的花灯平安吉祥,顺顺利利完成了任务。

二、做“圣虫”

正月十三日子禁忌(正月十三灯头生日)(3)

所谓的圣虫,其实就是农村传统的花馍,先用面塑一个花形的底座,上面再塑上各种小动物,称为“圣虫”。因为圣与“剩”谐音,便寓意了年年有余的意思。在过去,农村不过完十五就不能算过完了年,正月十三这天,邻里关系好的农村巧妇们便聚在一起,和好面团,一双双巧手熟练地塑出各种漂亮的小动物,再搁置在花团锦簇的底座上面。蒸好的花馍除了元宵节供奉之用,还寓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意。

三、点灶灯

正月十三日子禁忌(正月十三灯头生日)(4)

正月十五元宵节最大的主题就是一个“闹”字,人们无拘无束游玩,赏花灯是最主要的传统娱乐项目。花灯为什么一般从正月十三开始扎灯呢?因为正月十三是“灯头生日”,相当于民间的灯神。在正月十三,家家户户要记得在厨房中点上一盏明灯,曰“点灶灯”。

四、扎花灯

正月十三日子禁忌(正月十三灯头生日)(5)

现在人们讲究得少了,花灯也根据具体安排,灵活安排进程。在过去,不到正月十三是不能扎花灯的,到了正月十三这天,灯神才下凡,要集中一天的时间,把花灯扎起来,在大年十三晚上,要亮上一个多小时,叫做“试灯”。过去的花灯不像现在这般简约,要突出各种各样的主题,都是先用竹子做成骨架,用彩纸再塑出各种活灵活现的外形。比较常见的花灯有八仙过海、三羊开泰、双龙戏珠等,每套花灯都是一个历史故事,也都有着美好的寓意。

五、祭关公

正月十三日子禁忌(正月十三灯头生日)(6)

三国里面的关羽关云长,因为大义凛然、忠诚事主,再加上武功了得,是忠义的象征。在民间,关公更是被神化,除了被人们尊奉“武圣人”,是习武之人的祖师爷,被供奉之外。哪怕是一些做生意的人家中、店中也供奉着关公,也期盼着关公能保佑自己发家生财。每年的正月十三,是民间供奉关公的日子,不管出于何目的,关公的为人处世还是受人尊敬的。

六、祭龙王

正月十三日子禁忌(正月十三灯头生日)(7)

如果在沿海地区,除了要祭祀关公之外,还要祭祀一位重要的神仙,那就是“龙王爷”。俗话说,无风三尺浪。在过去没有天气预报的日子,人们出海经常遇到风雨,能否顺利归来只能靠运气。人们便把一切寄托在龙王爷身上,祈祷龙王能保佑出海的家人平安归来,沿海地区便有了正月十三“祭龙王”的传统。

大年十三“灯头生日”,要做4事吃2样为家人祈福,老传统不能忘。朋友们,您们家乡正月十三除了扎花灯、吃汤圆之外,还有哪些重要的传统风俗呢?请积极分享给朋友们吧。

如果您喜欢我的美食文章,请“关注”我,会有更精彩的美食文章奉献给您!欢迎您的点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