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创造者:古文运动缘起和为什么是韩愈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创造者:古文运动缘起和为什么是韩愈(1)

一、什么是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是唐代中期及宋朝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一场文体改革运动。

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 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 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古文,是对应骈文而言的,指的是先秦和汉朝的散文。

举例说明:

古文:《史记》其实就是汉代散文的典型代表。以《项羽本纪》为例: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文章内容详实,句式字数不一。

骈文:以庾信《哀江南赋》为例:

荆壁睨柱,受连城而见欺;载书横阶,捧珠盘而不定。钟仪君子,入就南冠之囚;华亭鹤唳,岂河桥之可闻。

文章想念空间较大,少人称代词,句式多四六对仗,讲究排偶、辞藻、音律、典故。

二、什么是“文起八代之衰”?

文起八代之衰,这句话是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对韩愈的赞誉,赞扬他发起古文运动,重振文风的历史勋绩。八代指的是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这几个朝代正是骈文由形成到鼎盛的时代。

我认为这个衰字并没有贬低之意,只是表达了对八代骈文的不满情绪。韩愈等人佩服前代文学达到的高度,可他也希望改变那种重视文章形式超过内容的风气。

韩愈等人明白文学不应该只是被少数人垄断的专业活动,在形式美之外还应该有其他任务,文学不应该只是文辞的修饰和堆砌,应该有真正重要的东西在里面,即文以载道,文章要有思想,要有你所期待、信仰的理念在其中。

三、什么是“文以载道”?

文章应该是用来承载真理和道理的。韩愈倡导古文是为了推行古道,复兴儒学。韩愈说,学古道而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他把明道放在首位,特别强调儒家的仁义和道统。

儒家学说其实是自下而上的民间哲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小到大,韩愈主导古文运动,提倡文以载道,和他自己的出身、成长经历和自我觉醒是分不开。

四、为什么是韩愈?

古文运动是知识分子发起的一场自觉运动。随着科举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知识分子不再扮演过去官僚体系中为帝王传达命令或为帝王附庸风雅而存在的人,而是要扮演一个参政议政,甚至为底层人民发声的角色,这是古文运动真正的本质,而韩愈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从韩愈的《祭十二郎文》中不难看出其成长的艰辛历程。当他以一个觉醒的知识分子的身份跻身于上层阶级时,他没有忘本,他知道文章是经国之大业,可以不仅仅是风花雪月,也可以使人明理,做为跨越阶层的敲门砖,更可以是社会上下层沟通的一种渠道,其实是对统治阶级和底层人民都是有利的。

韩愈发起古文运动展现出了一代文坛巨匠的责任、担当和勇气,实在令人可敬可佩!

最后,我们来欣赏一下韩愈的作品《祭十二郎文》片段:

“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