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誓师主题标语 时时处处学语文之三

【按】作为语文老师,我的语文课,绝不只讲教材,也绝不只停留在课堂,我一直给学生强调一点,那就是时时处处皆可以学语文,凡是有语言的地方,有文字的地方,都可以成为语文学习的资源,不必非要拘泥于课本,拘泥于考试。

我是这样给学生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也算是“吾道一以贯之”。第一篇《时时处处学语文之一:“毅然告别非典”》,第二篇是《时时处处学语文之二:可以说“一年一度”,那能说“一天一度”吗》。今天发布的是第三篇。

高考誓师主题标语 时时处处学语文之三(1)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考也好,高考也好,开始流行起“誓师大会”这样的节目来了,召开时间一般定在考前的一个时间,一般都定在前一百天,也有提前得更早的,恨不得从一上初、高三就开誓师大会。

大约活动的组织者,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取得优异成绩的目的。但我却对这个事情却不大感冒,每每看到这样的情形,总觉得好像是走进了某一个传销窝点,一个人站在主席台上,拿着话筒,带着一群人声嘶力竭地喊口号。

我对此不感冒,不单纯是因为形式问题,而更因为对其效果有质疑,这种质疑没有什么具体数据支撑,但是却有一些心理学上的依据。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Yerks_Dodson Law),这个定律表明:

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研究还发现,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毫无疑问,中高考属于高智力的活动,属于有相当难度的任务,需要深度的思维,采用誓师大会这样的形式,过分地强调动机问题,非要把考上什么学校,为学校,为父母争光添彩之类的过分强调出来,把中高考弄得和要进行一场体育赛似的.

动机过强,反而可能使得工作效率下降,并不真的有助于达成目的。这从一部分学生过度紧张,发挥失常,就可见一斑了。按照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中高考这样的活动,应该是较低的动机水平才更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我没办法验证是不是中高考誓师真的不利于任务的完成,我只是把这个心理学定律摆在这儿,大家自己去判断。其实这是个二选一的问题,要么誓师大会是对的,要么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是对的。不可能两个都是对的。

说没办法验证,不是不能验证,而是因为没有人愿意验证。我们太习惯于看别人怎么做,于是我们也怎么做。只要形式上好看就好了,是不是真的能达到目的,有时候似乎并不重要,也不大有人关心这个问题。但真正的教育本不该如此。

誓师大会,只是开个头儿,誓师大会之后,常常要张贴标语,不但有学校的,有年级的,甚至还有班级的。红红的,挂满了整个校园,或者也有一些学校干脆直接挂在教学楼内,到处都是标语飘飘,一进教学楼,颇有一些进了某个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要“大干一百天,实现×××”的感觉。

前面关于誓师大会的看法,我不算专业,甚至可能是外行,这个由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来讲,会比我讲得更清楚。

接下来,回到专业上来,说说语文的事儿。我是语文老师,习惯在语言上“吹毛求疵”,于是,这些标语就常常成为我讲课时随手拿来“现挂”的材料,这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因为每个同学都看到了,但不一定每个同学都认真思考过,你一提起来,他可能就会很感兴趣。

比如,曾经就看过这么样的两个标语口号。

一个是:“二班同心,天道酬勤”。

这个有问题吗?乍一看没问题,但是仔细一琢磨,就有了一点儿小时候听过的相声段子的味道了。逗哏的问“贵庚”,捧哏的回答“早上吃的炸酱面”。

“二班同心”没问题,要同心同德,团结一致。非但没问题,甚至还可以说很不错,因为这个“二班同心”巧妙地用仿词的方式,借来了《周易·系辞上》的“二人同心”。

“天道酬勤”也没问题,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十分耕耘,十分收获,这个道理人人都应该懂,而且应该认真实践体会。

但是把“二班同心”和“天道酬勤”两个连在一起,就有一点儿怪了。为什么呢?因为前后没什么逻辑联系。

因为“二人同心”在《周易》中有明确的语境。“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这句话都是围绕着同心来讲,而不是忽然无来由地就跳到别的一个什么话题上去了。

这样就清楚了,“二班同心”和“天道酬勤”的一个大问题是两者在逻辑上不搭界。前后逻辑上断裂。所以我才说有类似于问“贵庚”,回答“早上吃的炸酱面”的味道。

当然,你也可以说是这是对联形式的标语,但是,即使是对联形式,前后也要在句式上和内容上有比较明确的联系,而现在这个口号,这种联系实在太微弱了。

我之所以要拿这个例子给学生讲一讲,实际上是希望在潜移默化之中,让他们意识到语言表达有逻辑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东说一句,西说一句。

再说另外一则标语口号:“壮哉我十班,中考实验一锅端。

说“壮哉我十班”没问题,甚至让人联想起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的语句:“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很有气势,动人心魄。

中考实验也没问题,这个要稍稍解释一下,中考的目标是好学校,当然希望能考上当地最好的学校,当地最好的学校是实验中学,不但希望自己能考上实验中学,而且希望全班同学都能上实验,这实在是很“壮哉”很美好的愿望。

但是,好愿望应该有好表达,“一锅端”一出,一下子前面的所有语句都黯然失色了。“一锅端”是咋回事?

一说起这个词,感觉上会特别有画面感。警察全副武装,举着手枪甚至端着冲锋枪,冲进一家假币制造窝点,或者贩毒卖淫的窝点之类的地方,然后所有的犯罪嫌疑人全部都老老实实地高举着双手站成一排,乖乖地走出来,这就是“一锅端”了。

“一锅端”是一个中性词。最初比喻一下子全拿出来,没有剩余;后来就多用来比喻一下子全部消灭。一旦有了这么个引申,其中性词的意味就大幅衰减了。

讲这个标语口号,是希望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具体使用一个词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词语的情感色彩,常用语境等,而不能望文生义,胡乱使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