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演员的吊嗓需要什么伴奏来调(京剧吊嗓一定要了解的这些讲究)

京剧演员的吊嗓需要什么伴奏来调(京剧吊嗓一定要了解的这些讲究)(1)

作者:德韵堂客
京剧演唱是唱念做打摆在头一位,可见其重要性。无论生、旦、净得有一嗓,这是卖买之本。有了这个本,你才能在本行上有所作为。当然光有一嗓,还得一口好音,唱得好听。动听这并非光有嗓子就行。虽然嗓子有,这是先决条件,后者条件是如何把先决条件,很好地加以利用,这就涉及自己的悟性。开窍的他或她,在自已有嗓的条件下利用好嗓子,使之发挥出更好状态。那么如何利用好嗓子,使之在状态中、甚至好的状态?



首先就是找对自已的调门,找对调门就是保证了你演唱的顺畅。

从自己觉得练唱不累的唱法加以吊嗓,但必须要练就小腹提气,就是有意识的吸紧小腹,身子稍稍前倾一点,不能让人看出弓背,直观上仍是身正,头正。

开始练是不大习惯,但为了嗓子有功,长时间演唱声带不疲感,声音出来有穿透力,音色纯正,这样练是必须的。



所谓丹田气,就是把气有意识的沉下去,微吸小腹,使气意识中象一根柱子拉着你,带出音来,当然还得利用好胸腔,脑后,唇齿,前后腭音,喉音,鼻音,五音具全,就保证了一付好嗓。这些都应在自己琢磨,研究的范围,怎么琢磨,研究出好听的音来,我自认为(我们同好的大家一起探讨):用自已富余的调门,做音,找音。无论是从原板、慢板、二六、流水板,甚至摇板和散板找,紧打慢唱(摇板),是做音比较顺畅,多次吊,听音使气是否有立着感,自我感觉,有气有音,是否气托得住。都有,多次吊均松弛,就唱足它。


通常,开口音比闭口音好唱,但是找开口音的好听,必须有意识地控制气息,不能全用力唱,如用力唱很容易有直喊的感觉,音也就不好听了。应该这样唱开口音:放七成音逐步推上,也就是出口音不放足,自觉用气有柱子直力感再加强,为什么要这样唱呢?这样唱避免直叫感,声音听觉上既圆润又好听!找好听的音为什么要从摇板开始,因为摇板看似无板,其实是有板管着,但比上板的节奏自由些,也是锻炼自己嘴上字的清晰度和力度的功夫,一个字一个字唱它清楚来,一个音一音找它准确来,找它好听来。等摇板字音,辙口都准确了,音也就会好听起耒。


闭口音,脑后音是比较难唱的,吊嗓时要有意识多吊这路音,这也是保证嗓子,音色不发闷,一些江阳,怀来,梭婆等辙口的唱腔在吊嗓时也不能随心所欲,唱出就算,也要在吊嗓做音做腔。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提气,音往上走,这时你在吊嗓时就会觉得轻松,声带音质清亮且有弹性,有好比跳高运动员似的,弹性般地轻松跃上,不费劲!


吊嗓,对于专业演员是每天甚至每时必做的工作,才能保证正常的演出,对于爱好者,嗜好者,酷爱者,也要以从事这行的专业精神来要求自已,必须认真对待,认真吊嗓。一般吊嗓都从上板的开始,应该是整出戏从头开始吊,票房爱好者吊嗓往往是吊上板的一段,或二段唱,由于人多,客观上不允许多吊,有的还是拣容易的唱,算是过过瘾,但是说到长功,这样的吊是长不了功的,应该是唱的人不要多,要吊嗓就是整出的,先吊西皮的戏,后吊二黄的戏,半天吊它个二出戏的唱,有条件的下午再吊二出戏的唱。

这样坚持下去方能长功,嗓子也越唱越好,越唱越亮!


吊嗓时最好带有念,因为念能顺气帮助开音,念得气息顺畅有助于演唱灵活。


练唱时要学会用气,偷气,它能使你演唱嗓子不疲倦,音质,音量能达你想要的效果。这个会用气,偷气必须有老师指点,听录音是听不出来的。一句唱你听录音象是沒怎么换,其实己换了三次气了。换气,偷气,要达到会用,除了老师教给你以外,在实际操作吊嗓时根据自已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演唱时不换气,唱腔不会好听的,会用气,偷气,能使你演唱增色,由于长功需要一口气的演唱则另当別论。


吊嗓时最好少喝水或尽量不喝水,逐渐养成习惯,因为正式场合在演唱中是不允许喝水的,饮场在现今的舞台上也是自发性地禁止的,一定要饮只是在演出中某一段下场去饮!为保护嗓子随口就有、就好,除了勤于练功吊嗓外,平时除睡眠足外,就是少说话,适当节制性生活,多喝温热茶水,忌生、冷食,多吃鸡蛋,瘦肉,鱼及新鲜蔬菜,平时注意饮食清淡,避免情绪波动,不生气,抱乐观!


京剧吊嗓不同于其它剧种,有它的特殊性,板体丰富也造就了吊嗓的难度,快板是所有板体中最为吃功的,摇板,㪚板则反映了演唱者功力的深与浅,因此这两种板式吊娴熟了,唱好了,则是高水平的!

摘自中国京剧论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