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召唤1943电影(后动作片时代的真人版)

一直以来,无论是中国电影还是美国好莱坞,抑或日韩的电影,对于某个系列的知名影视系列,是一定会深挖IP价值,挤出柠檬最后一滴水的,例如著名的《生化危机》,例如韩国《追击者》系列。这是电影工业体系和商业规律所决定的。

使命召唤1943电影(后动作片时代的真人版)(1)

对于动作系列来说,同样无法逃脱整个规律。甚至对于动漫行业,例如日本的《死神》和《火影忍者》也是如此,伴随许多人从蹒跚学步的儿童成长到成年。

使命召唤1943电影(后动作片时代的真人版)(2)

提起动作片,如果听到"XX陷落"的字眼,脑海中一定会形成激烈的动作甚至战争片的元素。《伦敦陷落》就是如此。顾名思义,就是英国首都伦敦"摊上大事了"。

使命召唤1943电影(后动作片时代的真人版)(3)

这部电影是"陷落三部曲"的第二部,首部电影是2013年的《奥林匹斯陷落》,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好莱坞的电影制度和软性宣传价值观植入。白宫说炸就炸,纪念碑说砸就砸,利用极具视觉冲击效果的画面和模糊界限的虚拟事件来抓获受众的喜好,在用亢奋的剧情心理软性植入来推广自己的价值观。

使命召唤1943电影(后动作片时代的真人版)(4)

其实从90年代后期开始,经过《空军一号》,《勇闯夺命岛》《空中监狱》等知名动作片的洗礼后,随着电脑特效的崛起,真实著称的动作片已经出现没落的颓势。但是和《伦敦陷落》同期也出现了《黑巫术》,十多年没跟"总统"较劲的好莱坞,突然爆发上映两部"惊天动地炸了白宫干掉总统"的还魂作。也可以说是后动作时代深受一些游戏思维影响的作品。

使命召唤1943电影(后动作片时代的真人版)(5)

【 真人版使命召唤让剧情很火爆 】

本篇剧情其实很简单,一点都不烧脑,也有部分剧情硬伤BUG,但是并不影响他成为一部比爆米花强的佳作。杰拉德巴特勒作为知名动作片明星保证了影片的动作部分质量,而摩根弗里曼的继续出演(饰演运筹帷幄的美国副总统)成为剧情的"定海的神针"。

使命召唤1943电影(后动作片时代的真人版)(6)

一开场就是一场现代战争的"奇袭斩首"的剧情,一场中东土豪的家庭机会,被美军无人机导弹炸的粉碎。

使命召唤1943电影(后动作片时代的真人版)(7)

之后杰拉德巴特勒扮演的白宫总统保镖特工班宁出场了,一出现就闹辞职,因为老婆快生孩子了。然而影片的基调高昂慷慨,充满了"美式爱国主义",所以肯定不会辞职。接下来这个时候,英国首相莫名其妙的死掉了,据说是敌人下毒害死了。(不知道拍摄地英国会怎么想)

使命召唤1943电影(后动作片时代的真人版)(8)

既然身为世界大国、联合国五常之一的一位领导人死了,世界上知名大国领导人都要去悼念,于是西方世界大头大哥美国以及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加拿大等主要西方阵营国家的领导,都前往伦敦参加葬礼。

使命召唤1943电影(后动作片时代的真人版)(9)

影片在这里反讽的意味相当明显,英国安保系统在首相离奇死亡的原因都没有查清楚的情况下,就奇葩的拍着胸脯保证,既然来了这么多重量级人物,我们一定要做好保护的安全工作。

使命召唤1943电影(后动作片时代的真人版)(10)

但是当各国领导人如约前来之后,却全部死于非命,领导人都被炸成渣,连带整个伦敦爆炸四起,就剩下自带光环的美国总统。

使命召唤1943电影(后动作片时代的真人版)(11)

这一段可是把傲慢的不列颠绅士黑了个遍。警察中都是对方的人,探雷工兵变成了刺客,依仗卫队走着走着开始射击,坐车炸桥,坐船炸船,在楼上我就整个大楼炸了。

使命召唤1943电影(后动作片时代的真人版)(12)

更逆天的是,就算是最有权势的美国总统,两架座机也被击落,牛气哄哄的黑人女高级官员都挂了,其他白宫保镖也都领了盒饭。福大命大的美国总统在班宁的保护下逃出生天。号称最严密的安防系统下,坏人们们在街上如入无人之境,驾车追逐甚至搜索美国总统。

使命召唤1943电影(后动作片时代的真人版)(13)

班宁和英国MI6关系不错,就是大名鼎鼎的军情六处,007的工作单位,于是带着总统躲进了MI6的安全屋,安全屋的领导者是英国一位强悍的美女特工。屁股还没坐热,伪装成英国SAS的敌人的突击小队就打了进来,经验老道的班宁识破了诡计,之后像使命召唤中的主角一样开了挂,一人搞定整个小队,最后为了凸显总统的硬汉形象,总统开了一火,打死一个敌人,救了班宁一次。

使命召唤1943电影(后动作片时代的真人版)(14)

英国安保部门的头头脑脑们和美国副总统取得了联系,摩根佛里曼提供了部分信息,一切源自于片头对中东土豪卡姆兰的空袭。那次袭击没炸死卡姆兰,却炸死了他的家人,卡姆兰策划数年,选择疯狂报复。不过事情走到这个地步,很明显英国安全部门有对方埋下的内奸,否则行动不可能如此顺利。

使命召唤1943电影(后动作片时代的真人版)(15)

班宁和美国总统转移地点,却被对方打了埋伏,总统也被对方抓走了。为了制造更大的混乱,卡姆兰手下人还摧毁了伦敦的供电系统。不过也被英国安保部门找出了大本营。

使命召唤1943电影(后动作片时代的真人版)(16)

接下来的剧情就很简单了,也更像游戏《使命召唤》现代战争的主体思想。英国MI6和美女特工继续寻找内奸,从战略上应对恐袭;班宁孤胆英雄带足装备去拯救总统,因为总统即将被对手全球同步直播处死。

使命召唤1943电影(后动作片时代的真人版)(17)

班宁联系上了真正的英国SAS,一起拯救总统,街头巷站完全可以作为标准的使命召唤场景写入游戏。不过火爆的轻武器战斗元素,也是影片的卖点,离开这些火爆的战斗场景,电影会失色许多。

使命召唤1943电影(后动作片时代的真人版)(18)

最终一番激烈搏斗,班宁战胜了敌人,击毙了对方的行动首领---幕后黑手卡姆兰的几个亲弟弟,救出了总统。在这个过程中,班宁一边和反派BOSS肉搏,一边喊出影片政治正确的价值观核心台词:像你这样的人想摧毁我们不是一天两天了。但是过一千年,我们依旧会站在这里,我们是不可战胜的。

使命召唤1943电影(后动作片时代的真人版)(19)

最后美女特工找出了内鬼并处决,总统得救,幕后黑手卡姆兰也被美军的新斩首行动消灭,世界大团圆的解决,也是此类影片一贯结尾。

使命召唤1943电影(后动作片时代的真人版)(20)

【 让人笑过后深思的细节 】

这部作品理所当然的展现了美式的政治正确和价值观,颂扬一种"美国"正义的精神,着力描写了对手的狡诈、残忍,歌颂美国的伟大。但这样未免会落了俗套,所以影片在情节的刻画上还是有许多值得让人深思的细节,影片也客观的展现了普通人不会无缘无故的发疯,他们或者从世界军火贸易中牟利,或者因为亲人被害而选择复仇。但影片也表达了战争与暴力应该是在尽量减少甚至消除平民伤亡的基础下开展,这一点来说,对双方都进行了鞭挞,也符合当下的和平与发展的主流

使命召唤1943电影(后动作片时代的真人版)(21)

另外十分有趣的一点就是,在刻画前来参加葬礼的各国领导人遇袭方式上,很值得让人思考:德国总理死于因为关爱孩子,扮演亲民形象的现场作秀,讽刺了德国人的刻板严谨;法国总统死于浪漫的游船出行,狠狠的嘲讽了法国人的浪漫情怀;意大利总理参加葬礼前还要在楼顶和情人约会,结果被炸的粉身碎骨,隐喻了意大利知名政治家贝卢斯科尼。

使命召唤1943电影(后动作片时代的真人版)(22)

加拿大总理和妻子被堵在路上炸掉;日本首相为了赶时间抄近路被堵在桥上炸死;甚至美国女黑人国务卿死于过分自大和漫不经心,每个国家的领导人都死于自己的民族特点和性格,也算是影片对盟友甚至自己的一种调侃,为影片增色许多。

使命召唤1943电影(后动作片时代的真人版)(23)

【 动作片会何去何从 】

《伦敦陷落》毕竟是美国人制造的动作片,所以并没有过多的展现其盟友英国的风貌和政治生态,伦敦街景只是作为背景进行了点缀。影片更主要的核心内涵是将美好的伦敦地标简直无摧毁给大家看,把最美好的东西撕碎呈献给观众。

使命召唤1943电影(后动作片时代的真人版)(24)

从人设来讲,主角光环必然是存在的,然而类似的影片每一部都存在主角光环。之前的《空军一号》《真实的谎言》等知名动作片,莫不如此,也都成了时代的经典记忆。只能说这部电影的主角光环过于严重了,其他首脑基本就是陪衬酱油,五分钟全部领盒饭,美国总统却开了挂,武力值大增,人格魅力爆棚,甚至运气值都处在巅峰。

使命召唤1943电影(后动作片时代的真人版)(25)

主角更不用说,摔飞机、撞车、摩托追逐甚至一人杀入对方基地,最后秒杀敌人就出总统,还毫发无伤,这也一直是此类"爆米花"式动作片让人诟病的地方。但是如果失去这些让人肾上腺素狂飙的血脉喷张,影片就会沉闷不可言,感官刺激的减少会让影片变成"纪录片"式的平淡叙述,失去很大一部分观众市场。

使命召唤1943电影(后动作片时代的真人版)(26)

从整体情节来说,故事还是张弛有度的,平静和紧张交织,适当的诙谐,完全可以作为动作片的范本。所以这也真是一部不错的爆米花电影,加上部分3D特效,足以一看。

使命召唤1943电影(后动作片时代的真人版)(27)

整体来看,很长一段时间内,动作片是不会逃脱此类的剧情设定,比拼的无非是剧情主线设定的脑洞和特效的精美,这也是动作片的天生属性所决定的。

使命召唤1943电影(后动作片时代的真人版)(28)

目前"陷落"系列的第三部《天使陷落》也已经上映一年了,整部电影的评价不高,更多的观众表示第三部给予观众的观后感是“狗尾续貂”,虽然可以从中看到一些新型军事科技的应用和主题表达手法的改变,不过,就整个剧情走向以及情节构思设计来说,还是之前一二部前作的老路线,也难怪大多数观众不买账了,因此,动作片的未来也在于创新,特别是系列动作片要想能够在精彩和思想深度上面双“丰收”,还需要电影从业的主创人员持续不断的去探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