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海峡为什么称海上生命线(东方海上生命线)

马六甲海峡为什么称海上生命线(东方海上生命线)(1)

马六甲海峡(英语:Strait of Malacca;马来语:Selat Melaka),因其沿岸的马来西亚古城——马六甲(英文:Malacca)而得名,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

马六甲海峡为什么称海上生命线(东方海上生命线)(2)

马六甲海峡——截图自Google earth

马六甲海峡呈东南—西北走向。它的西北端连通印度洋的安达曼海,东南端连接南中国海(太平洋)。海峡全长约1080公里,西北部最宽达370公里,东南部最窄处只有2.8公里,是连接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国际水道。在界限方面,马六甲海峡西抵泰国布吉岛与印尼苏门答腊岛间,东至马来西亚丹绒比艾与印尼廖内群岛之间。海峡现由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4国共管。

马六甲海峡为什么称海上生命线(东方海上生命线)(3)

马六甲海峡周边国家

海峡处于赤道无风带,全年风平浪静的日子很多。海峡底质平坦,多为泥沙质,水流平缓。

马六甲海峡为什么称海上生命线(东方海上生命线)(4)

马六甲海滩一景

No.1

马六甲地质背景

从地质学定义来看,海峡是指两块陆地之间连接两个海或洋的较狭窄的水道。它一般深度较大,水流较急。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海峡往往都是重要的交通水道。

马六甲海峡为什么称海上生命线(东方海上生命线)(5)

马六甲海峡以及周边地质背景图

马六甲海峡附近地质情况极为复杂,印度洋板块北向俯冲,苏门答腊岛就是俯冲形成的岛弧,从大地构造配置来看,马六甲海峡处于俯冲带中的弧后盆地位置。

No.2

马六甲与明朝渊源

马六甲海峡与马六甲,与中国的渊源极为深刻。马六甲的开国皇帝为当时三佛齐(今苏门答腊岛)的王子——拜里米苏拉,因为其国家被当时位于爪哇的满者伯夷帝国所灭,不得以而流亡至马六甲地区。

马六甲海峡为什么称海上生命线(东方海上生命线)(6)

拜里米苏拉国王肖像

在一棵名为马六甲的树底下(余甘子),目睹一只体型矮小的鼷鹿为了自保将野狗踢入河流中,被小鼷鹿的勇气所感染,王子决定在这个树下建立新的国家。

马六甲海峡为什么称海上生命线(东方海上生命线)(7)

小鼷鹿

现在马六甲的州徽中间的那棵小树,就是马六甲树。

马六甲海峡为什么称海上生命线(东方海上生命线)(8)

马六甲州徽

马六甲王朝(马六甲海峡为什么称海上生命线(东方海上生命线)(9)1402)建立以后,据明史记载,明朝使者尹庆于永乐元年(马六甲海峡为什么称海上生命线(东方海上生命线)(10)1403年)来到当地宣扬国威,拜里米苏拉得知使者来意异常高兴,即遣使随尹庆回明朝进贡,使者于永乐三年抵达南京,明成祖封拜里米苏拉为“满剌加国王”,赐诰印、彩衣、诏书、黄伞。拜里米苏拉于永乐九年(马六甲海峡为什么称海上生命线(东方海上生命线)(11)1412年)率领妻子陪臣五百余人随郑和前往明朝觐见明成祖,明成祖亲自设宴款待,赏赐丰厚。此后,拜里米苏拉的儿子和孙子,也分别率家眷臣属等拜访明朝。从此马六甲王朝摆脱了作为暹罗王国属国的命运,更由于其毗邻马六甲海峡,很快就从渔村成长为该地区最重要的港口,吸引来自爪哇、印度、阿拉伯和明朝的商人,作为两次季风之间中印贸易的停泊点。

马六甲海峡为什么称海上生命线(东方海上生命线)(12)

马六甲海峡的现代化港口

由于它的战略位置,马六甲成为郑和的远航船队一个重要的前哨基地。船队规模浩大,宝船最大者长逾马六甲海峡为什么称海上生命线(东方海上生命线)(13)150米,宽超过60米,可在船上纵马奔驰。数百艘帆船,穿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成就了当时的航海壮举。

马六甲海峡为什么称海上生命线(东方海上生命线)(14)

郑和下西洋宝船模型——保存于香港

马来史记载来自明朝的马六甲海峡为什么称海上生命线(东方海上生命线)(15)公主与五百名随从到达满剌加,嫁苏丹满速沙(统治从马六甲海峡为什么称海上生命线(东方海上生命线)(16)1456年到马六甲海峡为什么称海上生命线(东方海上生命线)(17)1477年)。其500名随从与当地人通婚而后定居在Bukit Cina(直译为唐人山,又称三保山)。如今的三宝山成为马来西亚华人的文化烙印,每年的华人文化节之前,都要在三宝山点燃文化节圣火。

马六甲海峡为什么称海上生命线(东方海上生命线)(18)

马六甲海峡为什么称海上生命线(东方海上生命线)(19)

三宝山脚下的三宝庙与三宝井

他们的后裔称男称峇峇(Baba),女称娘惹(Nyonya),后来扩散到全国各地,形成了独特的南国文化。

No.3

马六甲海盗

自古至今的繁华航道背后,伴随着的是层出不穷的海盗。历史上最著名的海盗是明朝时期的陈祖义。陈祖义是在明朝的一位海盗集团之首领,其祖籍广东潮州人,明朝洪武年间,全家搬到南洋。陈祖义盘踞在马六甲长达10余年,集团成员最鼎盛时超过万人,战船百艘,据不完全统计,陈祖义劫掠过往船只达万余艘,雄霸于日本、台湾、南海、印度洋等海面。

早在明朝洪武期间,朝廷就曾经悬赏50万两白银,却始终没有办法撬动海上巨盗的地位。不过郑和船队第一次下西洋,就跟这位海上“霸王”正面相对。

马六甲海峡为什么称海上生命线(东方海上生命线)(20)

位于马六甲的郑和塑像

面对郑和主动抛出的橄榄枝,陈祖义却意欲诈降。诡计被郑和识破后,剿灭海盗五千多人,烧贼船十艘,获贼船五艘,进而生擒海盗陈祖义等三贼首,永乐五年(马六甲海峡为什么称海上生命线(东方海上生命线)(21)1407年)9月,郑和把陈祖义押回中国,当众将陈祖义斩首示众。

不过直至21世纪,马六甲海峡的海盗活动依旧十分猖獗。

马六甲海峡为什么称海上生命线(东方海上生命线)(22)

(马六甲海盗船舶)

由于马六甲海峡货船增多,而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泰国四国海军的实力有限,马六甲海峡又是四国交界,国际间合作有些问题。现代在马六甲海峡发生的海盗事件,从马六甲海峡为什么称海上生命线(东方海上生命线)(23)1994年的25宗增加到2000年的220宗。而在2003年则发生了马六甲海峡为什么称海上生命线(东方海上生命线)(24)150宗,占世界海盗事件的三分之一。

马六甲海峡为什么称海上生命线(东方海上生命线)(25)

马六甲海峡军事演习的印度,马来西亚,新加坡舰队

为了对抗海盗,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泰国四国海军于2004年7月开始已经增加了巡逻次数,要全年全天候巡逻马六甲海峡,近年来,海盗活动已经大为减少。

No.4

马六甲与中国

抛开明朝与马六甲不解的渊源,现在的马六甲,对于中国而言,依旧重要无比。国内超过85%的石油依靠水路运送,大多需要经过马六甲海峡。

中国是马六甲海峡第一大使用国,每天经该海峡的船只中有60%来往中国。也因此,中国马六甲海峡为什么称海上生命线(东方海上生命线)(26)政府联合马来西亚,在马六甲海峡中部,已经开始建设一个大型港口——皇京港,借以维持中国在马六甲海峡的航行通畅。

马六甲海峡为什么称海上生命线(东方海上生命线)(27)

皇京港规划图

马六甲海峡为什么称海上生命线(东方海上生命线)(28)

马六甲海峡为什么称海上生命线(东方海上生命线)(29)

建设中的皇京港

马六甲海峡,见证着这个世界,不同文明之间数百年川流不息的贸易与文化交流。

(图片来源于维基百科)

参考文献:

1. Bemmelen, R. W. van (Reinout Willem van) The Geology of Indonesia The Hague : Govt. Printing Office, 1949. 2 volumes.

2. Charlton, T., 2004, The petroleum potential of inversion anticlines in the Banda Arc, AAPG Bulletin, V. 88, No. 5 (May 2004), P. 565-585.

美编:高欣欣

校对:陶 琴

马六甲海峡为什么称海上生命线(东方海上生命线)(3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