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怎么预防才能治好(颈椎病有哪些类型)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据统计,中国的颈椎病患者约有2亿人,年轻人发病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由于颈椎病的症状过于常见,不少人即使没有去医院经过专业医生的诊断,也能大致判定自己的颈椎出了问题。

什么是颈椎病?

颈椎病是指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的相邻结构病理改变累及周围组织结构(神经、血管等)并出现与影像学改变相应的临床表现的疾病。这一定义可以大致理解为,首先,颈椎病和年龄相关,随着年龄的增加,颈椎椎间盘退变或椎间关节退变;其次,病变累及到周围的血管神经等组织,出现颈肩部等不舒服的情况,再次,做影像学检查有问题。这里强调,影像学征象对于颈椎病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但仅有影像学检查所见的颈椎退行性改变而无颈椎病临床症状者,不应诊断为颈椎病。具有典型颈椎病临床表现,而影像学所见正常者,应注意排除其他疾患。

颈椎病怎么预防才能治好(颈椎病有哪些类型)(1)

颈椎病是一个笼统的概念,细分下来,根据不同组织结构受累而出现的不同临床表现,可将颈椎病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和其他型。

1、颈型颈椎病

患者有枕部、颈部、肩部疼痛等异常感觉,可伴有相应压痛点;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颈椎退行性改变;除外其他颈部疾患或其他疾病引起的颈部症状。

2、神经根型颈椎病

有典型的神经根压迫症状如手臂麻木、疼痛等,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一致,体检压颈试验或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影像学检查所见与临床表现相符合;除外颈椎以外病变(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腱鞘炎及肺尖部肿瘤等)所致以上肢疼痛为主的疾病。

3、脊髓型颈椎病

初夏典型的颈脊髓损害的表现,以四肢运动障碍、感觉及反射异常为主;影像学检查所见有明确的脊髓受压征象,与临床症状相应;除外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椎管内占位、急性脊髓损伤、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脊髓空洞症、慢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等疾病。

4、其他型颈椎病

此类涵盖既往分型中的椎动脉型、交感型颈椎病。主要有眩晕、视物模糊、耳鸣、手部麻木、听力障碍、心动过速、心前区疼痛等一系列交感神经症状。 体检可出现旋颈试验阳性;影像学表现:X线片可显示阶段性不稳定;核磁(MR)可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除外眼源性、心源性、脑源性及耳源性眩晕等其他系统疾病。

护颈的错误方法

对于经常出现颈椎不适的人来说,常常是各种“护颈”方法齐上阵,但效果往往并不是太好。

为什么?因为这些方法都是错的!一些被大家当成护颈椎方法的行为,其实是在伤害它!

1、不规范的颈部按摩

正确的按摩可缓解颈椎病,但并非所有的颈椎病都可以通过按摩来治疗。

尤其是伴有椎管狭窄、严重椎间盘突出、颈椎不稳定等问题时,按摩或可加重症状,甚至导致截瘫。

因此,一般不建议在非医疗机构进行颈部按摩。

2、盲目做颈部保健操

对部分颈椎病患者来说,椎间盘的退行性病变会使颈椎更加脆弱,发病期间盲目做操会加速颈椎间盘老化,加重病情。

3、睡硬板床

目前没有研究证明睡硬板床对颈椎有好处。硬床睡起来不舒服,肌肉无法放松,也休息不好,而且不会对颈椎、腰椎提供有效支撑。

4、经常“摇头晃脑”

有些人以为,摇头、扭脖子可以缓解颈椎痛,其实有些剧烈或频繁的“摇头晃脑”动作反而增加了颈椎的工作量,加重了关节磨损。

颈椎病怎么预防才能治好(颈椎病有哪些类型)(2)

正确的护理方法

1、休息

这里主要指的是颈椎的休息。减少低头时间,最好一段时间内不低头,不看手机不看电脑。

这样可以使颈椎后方的肌肉放松,去除了致病因素,症状才能尽快消失。

2、保暖

着凉后颈部肌肉的滋养血管收缩,肌肉紧张,容易劳损发炎导致疼痛。秋冬季节,有颈椎问题的人,一定要戴好围脖。

3、仰卧顶颈

这个动作可以帮助我们恢复颈椎生理前凸,减轻不适症状。

做法:首先准备一个圆柱状枕头,使其直径大约在10cm左右。

然后,仰卧在床上,将小圆枕头放置在颈椎下面,后脑勺后仰贴在床面,颈椎被向上顶起,使颈椎被动恢复曲度,恢复颈椎的生理前凸。

建议每次15分钟,每天两次即可。

4、及时就医

如果上述保养方法不能及时起效,或是出现头晕、乏力、打软腿等症状时,请第一时间就医,谨防自己“误判疾病”、延误治疗。

(图文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小编:胖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