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把握金融本质(金融的本质)

金融的本质本书为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所著伯南克生于1953年,曾以1590分(满分1600)考入哈佛大学,1975年以经济系最优等生从哈佛毕业在麻省理工获博士学位,任教于斯坦福和普林斯顿,是名副其实的名校收割机2005年任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2006年,接替格林斯潘成为美联储主席,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正确把握金融本质?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正确把握金融本质(金融的本质)

正确把握金融本质

金融的本质

本书为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所著。伯南克生于1953年,曾以1590分(满分1600)考入哈佛大学,1975年以经济系最优等生从哈佛毕业。在麻省理工获博士学位,任教于斯坦福和普林斯顿,是名副其实的名校收割机。2005年任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2006年,接替格林斯潘成为美联储主席。

伯南克对大萧条的研究贯穿其整个学术生涯。曾说:解释大萧条是宏观经济学的圣杯。恰好在其任内经历了仅次于大萧条的金融危机,其平生所学有了用武之地。伯南克认为,总需求下降是大萧条爆发的决定性因素,而总需求下降又是由货币和金融两方面因素导致的。

货币方面,由金本位制带来了全球性货币紧缩;金融方面则是银行业的恐慌和倒闭潮,阻塞了信贷流通渠道,从而加剧了崩溃。

本书英文原名为《美联储与金融危机》,共分四讲。

第一讲,美联储的起源与使命。 美国自南北战争结束后的40多年时间里,经历了六次大的银行恐慌,最终促使1913年成立美联储,以稳定银行体系。央行是一个国家货币和金融体系的核心,美联储相当于美国的央行。

在全球银行发展历史上,有一个关键人物:白芝浩。白芝浩是《经济学人》杂志历史上最伟大的主编,他经过大量研究,得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论断,直到今天,仍被忠实地执行。即在有抵押的情况下,央行应提供流动性,以平息金融恐慌。伯南克极为推崇他。

美国曾在1879年到1933年间实行金本位制。金本位制的优点是可以在长期范围内保持通货膨胀稳定,控制货币超发,减少人为干预。但伯南克详细论述了,今天无论是从实践还是政策角度,金本位制都已不再可行。

首先,它会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所有的黄金都要从地下开采出来,再转存到各个联邦储备银行的地下室。

第二,金本位制限制了货币供给,央行不能灵活调控利率。

第三,它导致了实施金本位制的各个国家货币之间形成一个固定汇率体系。并以今天的中国为例,说明中国将人民币与美元汇率绑定的结果。即若美国在不景气的时候下调利率,则中国的货币政策也会放宽,然而,低利率也许并不适用于中国国情,其结果可能是,会导致中国发生通货膨胀。

第四,一个很简单的事实是,今天的黄金总量已远远不足以支持整个国际金本位体系,而且世界环境也发生了改变。

金本位制还是导致大萧条如此严重、持续时间如此之长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个惊人事实是,较早脱离金本位制的国家,要比最后仍然坚持的国家恢复更快。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在1933年上台之后,废除了金本位制。并在1934年建立联邦存款保险制度,这是一项相当有效的制度政策,使得即使银行倒闭,储户仍然可以在存款保险公司拿回自己的钱,所以他们就没有动机去银行挤兑了。这项政策出台后,银行倒闭数量迅速由每年数千家逐渐降低为零。

第二讲、二战后的美联储。 二战期间,美国发行了大量国债为战争埋单。通过与财政部合作维持低利率(注意,当时美联储尚未完全独立,不能自行决定调整利率),帮助美国以较低成本为二战筹资。战后债台高筑的美国政府为偿还这些巨额的国债利息忧心忡忡,因此,美联储仍面临维持低利率的巨大压力,但是如果长期如此,可能会造成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

于是,1951年,经过长期复杂的谈判,美国财政部终于同意让美联储自行设定利率,双方签署了美联储--财政部协议。此项协议意义十分重大,是美国政府第一次明确承认,美联储应被允许独立运行。

此后,美国经济经历了一个长期的繁荣期。当时的政策制定者十分自信,认为可以通过稍高的通货膨胀,维持更高的就业水平。但是早在20世纪60年代,弗里德曼就预言,这种政策会引起麻烦。他说,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不存在永远的此消彼长,想永远通过稍高的通货膨胀来降低失业率是不可能的。

弗里德曼还有一个著名论断:通货膨胀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一个货币现象。

结果是,在70年代出现了一个罕见的经济现象,就是滞胀。解决这个问题非常棘手,最终靠铁腕人物沃尔克完成。

沃尔克是格林斯潘的前任美联储主席。他身高两米,身材魁梧如同兴登堡和彼得大帝,是个势不可挡的人物。他上任伊始就大幅提高利率,本书作者在当年想买房时,却被告知30年期房产抵押贷款的利率高达令人咋舌的18.5%,贷款100万,仅利息就需要还457万。

沃尔克虽然快速平息了通胀,但同时也导致了严重的萧条,1982年的失业率达到11%,这个数字甚至超过此次08年金融危机的水平。

但它的回报是,此后较长时间维持了金融和经济的稳定。而当初如果不是沃尔克顶着极大压力铁腕治理通胀,经济一定会更加糟糕。

沃尔克还有一句名言:不要把心思花在金融创新上,迄今为止,最有用的金融创新就是ATM机。

第三讲和第四讲,主要是此次金融危机和美联储的应对。 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仅次于1929年大萧条的金融危机。此次危机导致了严重的经济衰退,美联储先启用传统货币政策,利率由2007年末的5.25%迅速降至2008年末的零。

至此,调控短期利率的传统货币政策已经用尽,但经济仍然急剧衰退,于是启动了非传统货币政策,即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就是量化宽松。量化就是大量投放货币,宽松就是维持极低利率。

通过两轮的量化宽松政策,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迅速膨胀了20000亿美元。同期,中国也启动40000亿经济刺激计划。此后,全球慢慢从危机中恢复过来。

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曾明确定义了这次危机的起止时间,2007年12月危机开始,至2009年六月结束,所谓结束,并非是经济回到常态,只是经济紧缩停止,并开始再次增长了。

伯南克认为,大萧条时,因为政策收紧的过早,从而使经济二次探底,而在1970年代,又因为政策收紧的过迟,导致通货膨胀发生。所以找到恰当的时机,收紧或放松的确具有很大的挑战性,这也是美联储拥有如此之多的经济学家和模型的原因。

对于伯南克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多数人认为他有效阻止了全球性金融系统的崩溃,为经济复苏做出了贡献。他评价自己在这次危机中的不足,一是在银行监管方面,对风险计量做得不够,二是在消费保护上做得不够好。

最后,他为在这次金融危机期间的救市行为做出辩解。他坦言,像雷曼兄弟和美国国际集团都属于大而不能倒的公司,too big to fail.但是雷曼兄弟已经丧失了清偿能力,它没有足够的资产可抵押,美联储不可能为一个资不抵债的企业注入资本,所以对雷曼兄弟已无能为力。

而美国国际集团不同,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保险公司,虽然在2008年10月濒临破产,但幸运的是,它仍有大量的优质资产,为避免其倒闭,以这些资产为抵押,美联储向美国国际集团提供了850亿美元的贷款,为此美联储也饱受争议。

当时普遍认为,美国国际集团不仅与众多企业关联,还与美国和欧洲的金融系统及全球性银行联系紧密,它若倒闭就意味着末日到来,美联储将再也无法掌控金融危机的走向。

而且伯南克认为,美联储向美国国际集团贷款是合法的,符合最后贷款人理论,并且这项贷款是有抵押的。

伯南克还对“大而不能倒”进行了反思,他认为一个体系中若有个别企业是too big to fail,那这个体系一定是存在根本性缺陷的。怎样解决,有待后来人的智慧。

最后,他也强调,货币政策虽然是强有力的工具,但是无法解决结构性问题、财政问题和其他影响经济的重要问题。

这本书篇幅不长,但读得很慢。加上手写读书笔记,虽然耗费了很长时间,还是觉得物有所值。它由巴曙松主持组织翻译,共有11个人参加初译,又经过了四轮的交叉校订与统校,最后,由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秘书长邢毓静,负责对全文进行审校,历时半年。阵容强大,译文严谨,颇值得学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