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讲打坐正确方法(盘腿打坐的好处很多)

关注上方【南师著作读书会】,

私信回复【南师】二字,

免费领取南怀瑾全集,共12册电子版!

我们修道,在开始的时候,第一要认识什么是正道,道家丹经始终没有提出正道是什么,只有佛家提出一个东西就是"心",心性的道理。道家只提一个比喻,像是管理天下政治,"御政之首,管括微密",管理要包括得非常微妙幽秘——不是神秘。

这八个字就是讲理论,实际上说,大家修道一定想到打坐,其实修道不一定打坐,而是管理自心。

但现在我们以打坐来讲,打坐有个什么好处呢? 过去有许多医生反对打坐,现在又不同了,因为在美国有很多医生研究打坐,而且把这个拿来治病,叫做"冬眠治疗",效法动物的冬眠,很有效果。

南怀瑾老师讲打坐正确方法(盘腿打坐的好处很多)(1)

因为洋人高鼻子蓝眼睛说的,我们也跟着说对啦。 譬如说这个人身体非常虚弱,他今天学道是想救命治病,所以学打坐。

能不能当神仙不管了,至少打坐这个修养现在医学比做冬眠治疗,对身体是有好处的。学动物一样静下来,也就是物理、生理自我治疗的一种方法,所以打坐对治病、对身体健康,只有帮助而没有坏处。

说打坐坐坏了,什么神经失常了,那是他自己乱搞,自己打坐想变成神仙,又想得眼通又想得他心通的,那已经是神通的二号,就是精神有病,当然搞坏了。如果说打坐会出毛病,那睡觉也应该出毛病啊!

南怀瑾老师讲打坐正确方法(盘腿打坐的好处很多)(2)

打坐是一个休息状态,休息怎么会出毛病呢?那只是心理上出毛病罢了! 过去西医非常批评打坐,认为打坐两腿交叠,把血管压住血液不大流通,所以发麻了。

说到血管压住,你看那些劳力挑担子的,两条腿上青筋一坨一坨地鼓起来,那是因为用力过度,所以血管神经曲张受伤纠结了。打坐不会坐出腿上的筋纠结,西医不了解中国医学乃至道家气脉的道理,发麻不是血液流通受阻碍的关系,是因为气血不清,浊气没有下降。

气脉慢慢走通了以后,不但腿不麻,而且两腿舒服得很,舒服到发快感,因此就不愿意下座了。所谓发乐,就包括快感的意思,快感还是粗的。

南怀瑾老师讲打坐正确方法(盘腿打坐的好处很多)(3)

打坐为什么对人体有那么多好处?先不管修道问题,只要腿一盘,手收拢来结手印,心脏的工作就减轻了。我们这个心脏是一个帮辅,随时收缩舒张,当两腿一盘两手一收,人体四肢向外消耗放射的功能就减少了,因此心脏工作可以缓慢,所以后世修道多半采用了打坐。

打坐有九十多种姿势,以盘腿坐比较好,但是也要把姿势弄清楚。 现在一般道家打坐,用得特别多的只有一个叫做手诀,道家原来叫做结太极图,一阴一阳抱着,太极图的手印实际上也是密宗的手印。

密宗的手印很多,手印的道理就是手语,是与佛菩萨、有成就的人沟通的手语,这也是个大奥秘。

所以说打坐时手的姿势、身体的姿势、腿的姿势,虽然是一个模式,但严格地研究,每人都不同,这个与自己身体的气脉、禀赋有关,所以要懂这个原理。

南怀瑾老师讲打坐正确方法(盘腿打坐的好处很多)(4)

讲道家"御政之首,管括微密"的道理,我们打坐时,外形收拢起来就是管理,内心不向外面消耗了,这是打坐姿势身体"微密"的作用。

打坐的姿势包括那么多的学问,所以是"微密"。这还是外形,至于内心"管括微密"的管理,就更难了,虽说有很多方法,道家只列出来上品道法与普通道法的一个总纲。

道家的上品丹法,这个名称没有具体的东西,据说得了上品丹法,七天以内就可以成仙证。

普通的修法,就是根据后世所谓百日筑基,炼己——锻炼自己;外加十月怀胎,三年哺乳,九年面壁,都需要"管括微密",要十二三年。

南怀瑾老师讲打坐正确方法(盘腿打坐的好处很多)(5)

但是谁能做到? "管括微密"有什么要点呢?身心收拢来到达"微密",这个"微密"不是密宗这个"密",这个时候印度的佛教佛法还没有来,这个"密"是我们本来文化里就有的。

上古的圣人,尤其是孔子在《易经·系传》中说"退藏于密",已经说清楚了。

如果以《易经》中国文化道理来讲,不管佛家、儒家、道家,一切修身养性法门走的都是一个路子,就是"退藏于密"。密在什么地方?不是身上哪一个点、哪一个穴道,而是密到不可知处,无始无终一念不生,这个谓之密,没有处所也没有形象。

南怀瑾老师讲打坐正确方法(盘腿打坐的好处很多)(6)

唐宋以后佛学密宗进来,真正的大密也就是这个意思,并不是什么另外一个秘密。讲修道的道理,所谓"管括微密",也就是这个道理。"微"字是老庄的观念,"密"字是取用《易经》的观念,所以道家《参同契》把《易经》、老庄、丹道的修法合一,三样相通。

不要把盘腿打坐当作修定,修定姿势是无限制的,坐、站、睡、行、食,皆可定,无处无时而不定。不过我们初步不能做到止,因此必须要打坐。打坐一共有几十种姿势,不过对生理、心理最有利的,就是盘起腿来打坐。

关注上方【南师著作读书会】,私信回复【南师】二字,免费领取南怀瑾全集,共12册电子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