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郭台铭最后的结局(强词夺理郭台铭)

2018年6月28日,美国威斯康星洲。

“一旦这个项目建成,将会成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我对这次的合作很有信心,也请大家拭目以待”。

时任美国总统的特朗普在富士康在美新工厂的动工仪式上,紧握鸿海董事长郭台铭的手,表面上俨然一副兄弟情深,实际却是各有所图。

富士康郭台铭最后的结局(强词夺理郭台铭)(1)

特朗普与郭台铭

特朗普想借郭台铭旗下的富士康之手促成美国的制造业回流,而郭台铭则是想以美国为踏板,扭转在大陆斗争激烈的险峻。

郭台铭因“35亿美元的财政补贴和就业投资所得税减免28.5亿美元”的条件选择与美国共赢,但他却忘记了,身为台商的他在1985年亟需更大市场发展的时候,是大陆直接拨款15亿美金,为其免除五年税款。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身为祖国母亲,大陆也对台商的发展予以全力支持,可借助大陆之援助发家致富后的郭台铭却明显“飘了起来”,看不上大陆市场暂且不谈,他在富士康内部的所言所行更是引得骂声一片。

富士康郭台铭最后的结局(强词夺理郭台铭)(2)

郭台铭

其中最为激烈的一次便是让非亲非故的下属为自己已故的弟弟守灵。

郭台铭为什么这么做?出身平凡的他又是因何发家?作为昔日大陆市场的霸主,郭台铭又是为何去美国建厂,甚至直言一句“富士康是给国人赏饭吃,而商人根本没有祖国”?

创建富士康

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周期是28天,而郭台铭从出身普通、半工半读的穷小子到2019年坐拥522亿元身家,用了69年。

为郭台铭充当跳板的是鸿海精密,更是其下属企业1985年成立在美国的富士康。

富士康郭台铭最后的结局(强词夺理郭台铭)(3)

郭台铭

1950年郭台铭在台湾出生,他是家中的老大,但得到的不是父母唯一的宠爱,而是更大的责任和压力,因为郭家没钱。

半饥半饱的日子,郭台铭受够了,在每一个因为饥肠辘辘睡不着觉的日子里,他都在心中告诉自己“我一定要出人头地,这样的日子我一天都不想再过”。

学习是改写命运的有效途径,因此郭台铭发奋刻苦,并且顺利在1966年考上了“中国海事军科学校”,以半工半读的形式完成了自己的学业。

丰富的大学生活,充盈的不只是郭台铭的眼界,还有从商的萌芽,他用自己在复兴航运公司当业务员攒下的钱与朋友合资在1973年的台北县创立了红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专门生产塑料产品。

富士康郭台铭最后的结局(强词夺理郭台铭)(4)

郭台铭

彼时的世界尚未有“白色污染”的意识,只不过经营不善还是让鸿海塑业濒临倒闭,原先的合伙人纷纷撤股,竹篮打水一场的郭台铭只收获了一个徒挂其名的空壳子。

只不过,上天为郭台铭关掉了一扇窗,却很快为其打开了一扇门。

1974年黑白电视机在台湾兴起了,这是时代的新鲜产物,只不过这产物若是真的想造福万家,还需要借助一个工具,便是选台。

郭台铭看到了商机,于是他果断放弃不盈利的塑料产品,转头制造电视机的选台按钮,论从商而言,郭台铭的跨度是巨大的,只不过这步棋郭台铭赌对了,直接从仅有15名员工濒临倒闭的小公司,到1977年的扭亏为盈。

富士康郭台铭最后的结局(强词夺理郭台铭)(5)

图片源自网络

这让郭台铭感受到了身为企业者的自信,于是他当即用盈利从日本购买设备,兴工创办起了模具厂。

时代的日新月异没人敢预判会有什么新科技像雨后春笋一般冒出,但当进入电脑时代,郭台铭再次迈出正确一步,凭借俨然成熟的模具技术,在其他企业尚处摸索阶段的时候,成功抢夺市场。

富士康郭台铭最后的结局(强词夺理郭台铭)(6)

郭台铭

事实验证了郭台铭在建厂发展的天赋,于是他不仅在1982年将公司更名为“鸿海精密”,还开拓富士康品牌,成功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商业王国

富士康郭台铭最后的结局(强词夺理郭台铭)(7)

图片源自网络

一迈一勋章,一步一伟绩,直至这个时候,郭台铭还是有着明确“成为台湾第一、亚洲第一、世界第一”的目标,为了这一伟大的实现,郭台铭还列出了治理公司的十六字口诀“四流人才、三流管理、二流设备、一流客户”。

身为从商者,客户至上的原则是无可厚非,因为目标客户始终是英特尔等国际一流大厂,郭台铭曾在美国自己开车等客户时间与之洽谈工作,也曾为了四处谈合作住12美元一天的汽车旅馆,步伐跑了美国32个州。

富士康郭台铭最后的结局(强词夺理郭台铭)(8)

郭台铭

郭台铭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工作狂人,鸿海能有如此般的大格局他应当居大功,可身为掌管无数工人的老板,郭台铭却在追逐盈利的时候,将民生民意放在了最不起眼的位置,而这却是富士康工人切身遭遇的。

为其弟守灵

1988年,郭台铭在深圳成立了富士康精密组件厂,而就是这片寸土寸金的土地,也成为了郭台铭理想的沃土。

富士康郭台铭最后的结局(强词夺理郭台铭)(9)

图片源自网络

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成了他飞黄腾达的资本,郭台铭银行卡上的余额越来越多,在2003年的10月荣耀傍身的郭台铭也回到故乡山西,以10亿美元的总投资,成为了“煤城”最大的外资项目。

富士康郭台铭最后的结局(强词夺理郭台铭)(10)

郭台铭

所有人都以为富士康的发展是金玉其外,可在2007年7月4日郭台成(郭台铭三弟)病逝北京医院之后,大众却通过一份深圳龙华富士康公司内部下达的特级文件看到了“败絮其中”的一面。

“5日起,女生红色、黄色工衣暂不穿着,便衣也不可为鲜艳,所见之处的喜庆装饰物全部撤掉,各个部门抽调人员守灵,实行像上班一样的两班倒”。

富士康郭台铭最后的结局(强词夺理郭台铭)(11)

图片源自网络

作为劳动力,工人“出卖”的是时间和劳动,“买到”的应该是钱财,工作之外的穿衣自由是他们的权力,而他们更没有义务去给老板的弟弟守灵。

中国人最重视传统,可面对这样对传统有悖之事,即便是已有文件被曝光,厂区内到处是挂起的白色挽幛,鸿淮餐厅内更是直接设置了灵堂,富士康的干部们却对真实原因三缄其口,一直诡辩“悼念活动是与员工自发的”。

此事传出之后,富士康的口碑急转直下,可2010年接二连三的跳楼事件更是直接将富士康推到了风口浪尖。

富士康郭台铭最后的结局(强词夺理郭台铭)(12)

图片源自网络

2010年3月11日,年仅20多岁的李姓男工在富士康的龙华基地生活区坠亡,而到5月21日,富士康科技集团的坠楼员工已达十人。

富士康郭台铭最后的结局(强词夺理郭台铭)(13)

图片源自网络

殒命的是一条又一条鲜活的人命,而作为富士康科技集团的总裁,针对此次事件,郭台铭在5月26日出席座谈会的时候,直接三鞠躬,说“不可能完全做好,因为照顾47万人很难,但对所有员工家属致以最高的歉意,会以成立相亲相爱小组的方式,加强注意员工的身体健康”。

富士康郭台铭最后的结局(强词夺理郭台铭)(14)

郭台铭

郭台铭还说继自己原配妻子与弟弟相继过世之后,他对人生有了不同的看法,他说“每个生命都值得关爱”,但很明显的是,对照郭台铭后续的作为,他这番看似正义的言辞,实际上根本际就立不住脚跟。

因为郭台铭始终拥护的都是“三流管理和一流的客户”,在客户和市场的面前,他的记性会“变得不好”,眼界也只能看到能赚钱的事情。

至于最早向郭台铭抛出橄榄枝的大陆,却成了他发家致富之后第一个想要“抛弃”的对象,因为2007年,“手机巨头”苹果将代加工的订单交给了富士康,受到如此“重视”,郭台铭愈加膨胀,心思也开始直接偏向美国。

富士康郭台铭最后的结局(强词夺理郭台铭)(15)

郭台铭

2017年4月特朗普上台之后,更是直接将郭台铭叫去白宫,邀请他在美国开厂落户,携手共创“世界第八大奇迹”。

明明是民族工业,明明依托的是大陆给予的第一块砖,但是面对美国开出的条件,郭台铭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就同意了。

可惜的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不过是一场绮丽而不现实的梦。

一步错步步错

郭台铭“信错了人”,也依靠错了对象。

2019年华为蓬勃发展,这让美国感受到了危机,迅速拉上全球科技企业打压华为,在民族企业和合作对象的选择上,郭台铭选择了与美国并肩而战。

富士康郭台铭最后的结局(强词夺理郭台铭)(16)

图片源自网络

他不仅迅速跟华为划清界限,甚至还关掉了很多内地的工厂,扬言“富士康建在大陆是给大陆赏饭吃”,郭台铭已然本末倒置,但却浑然不知。

郭台铭天真的以为仅凭美国的订单就可保工厂吃喝不愁,助力自己创下更高的业绩巅峰,他以为在大陆建厂的顺风顺水是自己的本事,可却不知其中有多少多亏了政府和同胞们的鼎立配合。

加班加点的工作,中国人民能接受,郭台铭以为是自己给足了加班费,可当他真正在东南亚建厂,拿出更为高额的薪资却收获大打折扣产品品质的时候,他意识到了差距。

富士康郭台铭最后的结局(强词夺理郭台铭)(17)

郭台铭

建厂动工的事情尚未化解,与美国的合作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原先承诺好的补贴,在美方得知郭台铭已与大陆“撕破脸”的时候,用一句“高额补贴是在挥霍纳税人的钱,将会影响本州居民生活福利”将其推翻。

至于动工最为不可或缺的用地,美方政府并未挑明土地是私人所有,富士康只能以超出市场价近10倍的价格掏钱购买,可当时大陆邀请郭台铭在大陆建厂的时候,这样的幺蛾子并未发生。

富士康郭台铭最后的结局(强词夺理郭台铭)(18)

郭台铭

钱一分没挣到,老本倒是花了不少,富士康以为终于可以开始动工的时候,美国环保组织却又以“富士康工厂所用原料将会影响美国生态环境”的理由加以阻挠。

一波三折的总而言之之后,富士康不仅在美国的投资竹篮打水,还用一步的错误,在国内市场让贤,比亚迪和立讯的发展是蒸蒸日上,可即便面对手机销量直线下滑的市场环境,在国外发展举步维艰的富士康也只能迎着头皮回归内地。

该说不说,这一步郭台铭走错了,或者说,从一开始他就走错了,一流的不应是客户,占据企业长远发展的第一要义应是将自己的国家放在最前面。

为商者想要盈利是无可厚非,但赚钱之前应该想一想,自己收获的与将或失去的究竟成不成正比。

有人说,美国一开始就不在乎与富士康的合作,至于特朗普所谓的“重振美国制造业”更是天方夜谭,是他一人的妄想。

富士康郭台铭最后的结局(强词夺理郭台铭)(19)

特朗普与郭台铭

传言的真实性无法考究,但人眼皆可证的是,在特朗普的野心之中沦为牺牲品的却是本不沾边的郭台铭和富士康。

经此一事,郭台铭主动让贤,将公司交给了年轻人,自己与相差二十四岁的娇妻坐拥上亿资产,过起了闲云野鹤般的潇洒日子。

郭台铭虽是离开,但他身上发生的故事却值得给所有从商者警醒。

大多从商者的目的都是盈利,也不乏有人倾尽所能为民族工业的创造躬身,两者的存在同样合理,但即便是只为盈利的从商者,也绝不应以“背叛国家”为自己的前提。

眼光狭隘的人走不远,而忘本的企业走不长,由盛转衰是必然的。

中国政府竭尽所能地为创业者们提供方便,他们自是希望有朝一日中国的企业可以走出国门,让中国制造享誉世界。

富士康郭台铭最后的结局(强词夺理郭台铭)(20)

郭台铭

民族园林的振兴需要的不是一家的努力,而是所有从业者将“我是中国人,我的所为代表的不是我一人”的警醒意识谨记于心,约束于行,唯有如此,民族工业发展才会蒸蒸日上,中国人民才能口袋充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