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十大高手之四霍元甲(细数晚清8大高手)

每逢乱世,便会涌现出一大帮武林高手;在以往的朝代,这些武林高手或许能成为开国大将,或名垂青史,但是晚清却是一个例外,因为此时已经是热武器的天下,武功再高,也挡不住枪炮;但这些武林高手仍然以自己的方式,在历史上闯下了另一番天地,现在盘点晚清时期的八大高手。

TOP、8 李书文

晚清十大高手之四霍元甲(细数晚清8大高手)(1)

李书文是河北沧州人,幼时首拜八极四世传人张景星为师,习练八极拳三年。后拜在师伯黄士海门下习练大枪六载。李书文习武在名人辈出的“神枪窝”里,如鱼得水,习拳练枪到了痴狂的境界。他修习武林绝学《易筋经》、《锻骨经》和《洗髓经》,以超常的毅力,获得了超常的劲力。

终得达成,形成了自己的技击风格,只要大枪一抖,枪头闪电般划出直径一米多的圆圈,其势恰似长江之水,磅礴千里;扎枪时,恰似流星赶月,鬼恐神惊。速度快,力道猛,且精准度极高,达到出神入化、登峰造极之境界。李书文一生挟技游天下,较技近40年未逢敌手,伤其拳锋枪技者无算。

晚清十大高手之四霍元甲(细数晚清8大高手)(2)

李书文一生为人光明磊落,疾恶如仇。他以登峰造极的精技纯功,镇邪恶,御外侮,以武扬威,誉满海内外。更因其枪法、拳术天下无双而得“刚拳无二打、神枪李书文”之美誉。

TOP、7 黄飞鸿

晚清十大高手之四霍元甲(细数晚清8大高手)(3)

黄飞鸿生于佛山市南海县,黄飞鸿的父亲是岭南武术高手黄麒英,黄飞鸿幼年随父在南海县佛山、南海县广州城、顺德一带卖武,其间以四象标龙棍胜武师郑大雄左手钓鱼棍法,得“少年英雄”之名。后又偶遇铁桥三高徒林福成,在佛山随林福成学艺近两年,学成 “铁线拳”和 “飞铊”等绝技。

黄飞鸿的成名绝技“无影脚”却是在宋辉镗处所学;黄飞鸿一生中,曾先后被提督吴全美、黑旗军首领刘永福等聘为军中技击教练。相传其平生绝技有双飞砣、子母刀、罗汉袍、无影脚、铁线拳、单双虎爪、工字伏虎拳、罗汉金钱镖、四象标龙棍和瑶家大耙等。因其尤精虎形诸势,故在武林中享有“虎痴”之雅号。

晚清十大高手之四霍元甲(细数晚清8大高手)(4)

黄飞鸿纵横江湖数十年,凭着过人的勇敢、智慧和绝技,身经百战,显赫辉煌。成为中外闻名的武术大师。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而且其还曾与刘永福一同作战,立下赫赫功勋。

TOP、6 霍元甲

晚清十大高手之四霍元甲(细数晚清8大高手)(5)

霍元甲就出生在“老东乡”河北静海县小南河村的“以拳鸣于时者七世矣”的霍家。而且关键霍元甲的迷踪拳还是偷学的,因为他的父亲不许他学武;而且霍元甲天赋奇高,通过偷学,竟然能窥得霍家“迷踪拳”精髓;成为霍家拳的第七代传人。

但当时正值动荡年间,即便是霍元甲,也免不了要挑柴去城内卖了换钱过日子;就在1895年将近春节的某一天,霍元甲一人打跑了即使个混混,霍元甲的人生就发生了改变;之后在1909年春,霍元甲打败了英国大力士奥皮音;后又与日本人武林高手多次交手,从此名震天下。

晚清十大高手之四霍元甲(细数晚清8大高手)(6)

公元1909年,霍元甲创办的精武体操学校建立,刘振声担任助教。由此,霍家迷踪拳开始向社会大规模传播,毫无保留地公诸于世。但好景不长,霍元甲的咯血病发作,于1910年9月14日病逝。

TOP、5 梁坤

晚清十大高手之四霍元甲(细数晚清8大高手)(7)

梁坤,又叫铁桥三,年幼时就非常嗜武,到处寻访名师。后来有机会遇到洪拳巨子、福建莆田少林寺的觉因和尚,对他的武功非常景仰,遂拜其为师,入广州白云山能仁寺带发修行。在寺中学艺七年,得到觉因的悉心教诲,尽得其师真传,成为洪拳传入广东后的一位代表人物。

铁桥三以一身武艺行走江湖,不仅广收门徒,而且经常资助穷苦子弟,行侠仗义。到清朝光绪年间,他已经是名满南粤大地的武林高手,位居广东晚清“十虎”前列(据说是居首)。在广州期间,铁桥三主要居住在海幢寺。他经常与寺中的和尚尘异、修己、智圆等人互授拳棍之术,切磋武艺。

晚清十大高手之四霍元甲(细数晚清8大高手)(8)

这个时候铁桥三已经创出铁线拳,他把自己的绝技悉数拿出来与众和尚交流,而寺中和尚也把一鼠尾棍法传授给他。后来他的首徒林福成后来把铁线誊传授给黄飞鸿,让这套拳法益发发扬光大。

TOP、4 宫宝田

晚清十大高手之四霍元甲(细数晚清8大高手)(9)

宫宝田幼年时经常往王府送米,得以认识正在王府护院的董海川得意弟子尹福。尹福经多次观察考究,认定宝田是习练八卦掌的难得之才,遂领宝田去拜见老师董海川。这是宫宝田第一次拜见师祖董海川,董海川握住他的手上下端详,连声说:“难得,难得!”再三叮嘱尹福着意培养。从此,宫宝田便辞去米行差事,行了拜师礼,做了尹福的徒弟。

宫宝田练武十分刻苦勤奋,加上天赋奇高,所以他的师叔们都愿意向他传授自己的绝招;因其勤学苦练,武功长进很快,被董海川相中,亲授八卦秘宗和八卦拳谱,成为正宗八卦游身连环掌的第二代传人。就这样,二十三岁那年,宝田便已登堂入室,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功夫,特别是轻功,堪称精妙,人称“宫猴子”。

晚清十大高手之四霍元甲(细数晚清8大高手)(10)

后被召入宫,任护卫首领,加封四品带刀侍卫,先后任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近身侍卫,清廷最后一任大内侍卫总管。在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宫由于护驾得力,获钦赐黄马褂……

TOP、3 郭云深

晚清十大高手之四霍元甲(细数晚清8大高手)(11)

郭云深曾去拜访武术大家刘晓兰,后又拜孙亭立先生为师练八极拳,住在刘晓兰先生处,这样刘晓兰先生与郭云深先生成了八极拳门中的“谱兄弟”。孙亭立先生见郭云深学拳已成,便让他也去山西李老能那里学形意拳。郭云深到山西太谷以同乡之关系拜见李老能先生,说明来意,并将八极拳中的刚猛猴拳和梨花大枪演示给李老能先生看。被李老能收为弟子。

在李老能先生那练武十二年,终于大成;后来因铲除恶霸,犯了人命官司,被关进监牢,仍苦练功夫,由于项上有枷,脚上铁铐的缘故,练就了只能迈出半步的绝技——半步崩拳,所以,后来郭云深名扬大江南北,以“半步崩拳打遍天下”而著称。

晚清十大高手之四霍元甲(细数晚清8大高手)(12)

郭云深先生对形意拳理论,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和总结,遗著有《能说形意拳经》一书。郭云深在北方数省教授学生多人,晚年隐居乡间,七十余岁而终。

TOP、2 孙禄堂

晚清十大高手之四霍元甲(细数晚清8大高手)(13)

孙禄堂天资聪颖,勤奋好学,9岁丧父,家中一贫如洗,由老母抚养成人。他喜爱武术,曾拜一位江湖拳师学习少林拳术,时间虽短,但他好学苦练,练得一身好功夫。13岁时孙禄堂拜河北省名拳师李魁元为师,学习形意拳,同时文武兼学。两年后,孙的武艺出类拔萃,李魁元便把他推荐给自己的师傅郭云深继续深造。后又跟随八卦掌名师程廷华学艺。

经过多年苦练,尽得八卦拳的精髓;后又只身徙步壮游南北11省,期间访少林,朝武当,上峨嵋,闻有艺者必访之,逢人较技未遇对手,最终功臻冲空化境。继而孙禄堂为了研究拳与《易》之关系,又从程廷华研习八卦拳数月,多有心得,技艺精深。1918年孙禄堂终于将三家合冶一炉,融会贯通,革故鼎新,创立了孙氏太极拳,卓然自成一家。

晚清十大高手之四霍元甲(细数晚清8大高手)(14)

他年近半百时,曾信手击昏挑战的俄国著名格斗家彼得洛夫,年逾花甲时,力挫日本天皇钦命大武士板垣一雄,古稀之年,又一举击败日本5名技术高手的联合挑战,故在武林中不虚有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的美称。

TOP、1 董海川

晚清十大高手之四霍元甲(细数晚清8大高手)(15)

但是要说晚清第一高手,当然还非董海川先生莫属;董海川身材魁梧,臂长手大,臂力过人,擅长技击。少时家贫,自幼嗜武,年轻时因误伤人命,奔走他乡。相传在安徽九华山得遇“云盘老祖”传授其技,创立了八卦掌。清朝咸丰年间,董海川流落京师,有传为隐姓埋名成为太监到王府当差。

董海川在王府当差时,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才为人所知,一日,太极拳名师杨露蝉奉召在肃王府与府中拳师比武,连战连胜,最后竟将一拳师掷于园网之上。是时董海川手托菜盘由此经过,立即飞身上网救起拳师。董海川遂与杨露蝉相斗,双雄对峙,胜负难分。从此太极拳与八卦掌各立门户,桃李盈门,流传后世。董海川寿终之时两手仍作换掌式,直至气绝。

晚清十大高手之四霍元甲(细数晚清8大高手)(16)

​当然,晚清还有很多其他的武林高手,可惜因为名额有限,比如轻功登峰造极的燕子李三,再比如一代豪侠王正谊(大刀王五)等等;这些人都是在当时赫赫有名的存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