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官员下跪前为什么要拍袖口(清朝官员下跪前要拍两下袖子)

清朝官员下跪前为什么要拍袖口(清朝官员下跪前要拍两下袖子)(1)

封建皇朝等级森严,一举一动皆有深意。想必大家在看清宫剧的时候总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官员进宫拜见皇上或者是比自己高几级的官吏时,总是先拍两下自己的袖子,然后再单膝下跪或者是双膝跪地。那为什么在行礼的时候先拍袖子再跪地呢?相信很多细心的观众都和我一样有着这样的困惑。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拍袖子里的门道,还有拍袖子的原因吧。

满族马蹄袖

大家都知道清朝统治都是满族出生,于是很多人就会觉得这个拍袖子的礼仪是满族人独特的礼仪。但是要是仔细剖析又是因为什么才会有这个礼节呢?

清朝官员下跪前为什么要拍袖口(清朝官员下跪前要拍两下袖子)(2)

那首先我们就要了解满族的背景,作为马背上生长的民族,满族在入关之前时常以马为代步工具。而生长在关外也让他们习惯以狩猎为生,而骑马射箭更是家常便饭。所以我们也能看到一些满族公主虽然贵为皇族血脉却热爱射箭,活泼潇洒。

也正是因为整个民族都对射箭骑马有着深厚的热爱,也常因为剧烈的户外活动而感到服饰对行动的束缚。所以为了行动方便,满族人开始对服饰进行改造。这也是为什么满人的服饰和汉人的有着很大差异的原因。

皇太极在做了后金大汗之后,本着更好的统治,让满汉一家的初衷,决定进行两个民族的融合。而这第一个融合就是对服饰的改造,完全使用满人服饰汉人穿着肯定不便。但是满人的服饰是为了日常生活所改造的,已经习惯的满人肯定也会觉得别扭。

清朝官员下跪前为什么要拍袖口(清朝官员下跪前要拍两下袖子)(3)

两项权衡下皇帝决定对满族服饰进行改良。清朝专门设计服装的师傅就在设计官服袖口时,用明朝的箭袖为灵感。借鉴其样式,并且在其基础上有了一定的改良。

箭袖原本就是因为北方寒冷而制作的,从袖根处到袖口处逐渐呈现收紧的样式。但是宽大的袖口不便于汉人穿着,于是清朝的服饰将其袖口做了略微的改造,让袖口改成半圆形,而服饰收紧后的样子酷似马蹄,所以也被称为"马蹄袖"。

之前我们了解到满人酷爱打猎,而这个袖子对于户外活动是十分便利的。当满人外出狩猎,马蹄袖就是放下来的状态。因为为了方便行动,马蹄袖的袖口面料比其他部分的都会略微硬一些。这样即使在寒冬手部也不会被因为摩擦干燥而划伤,保暖厚实的面料同样也不会让人冻伤双手。

而当日常生活,行动并不是特别剧烈的时候,马蹄袖就会被挽起。这样本是御寒的长长袖口也不会碍事,影响正常生活。这可以随穿着者不同情况而改变的袖口十分人性化,各个情况都有顾及,使用又具有穿着美观的特点。

清朝官员下跪前为什么要拍袖口(清朝官员下跪前要拍两下袖子)(4)

满人习惯骑马射箭,内心奔放无拘无束。可是满清入关之后,这些户外的活动都逐渐抛弃或者是消失了。但是马蹄袖顾及到所有民族的不同特点,并且非常灵活。所以不但没有剔除,还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被保存下来。

跪拜礼仪

也正是因为马蹄袖深得大家的喜爱,所以清朝的服饰中大多都可以看到马蹄袖的身影。尤其是各大官员的服饰,清一色都是马蹄袖作为袖口样式。

正因如此,清朝官员在穿上官服之后,会对过长的袖子进行调整。日常起居通常不需要这么长的袖子,于是统一都会将袖口挽起来。这样更为方便平日的工作,行走等等。

而当官员遇到上级或者是皇帝时,就要放下马蹄袖。这个礼节称之为"放哇哈"。之后再进行跪拜之礼,而这个举动也表示尊敬以及表示这时候的官员已经进入了工作的状态。

清朝官员下跪前为什么要拍袖口(清朝官员下跪前要拍两下袖子)(5)

但是因为马蹄袖非常长,并且面料厚实,不能轻易的放下。所以在行跪拜之礼之前,通常要先拍两下袖子。这个动作来使袖子松动,方便放下马蹄袖。

也因为每次跪拜都有这个动作,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惯。也变成了每次跪拜之礼的固定动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拍袖子的行为(放哇哈)慢慢也有了越来越多的意义。

放哇哈的意义

首先,放下马蹄袖不是轻而易举就要做的举动。这是下级对上级做的一个固定动作。代表了下级对上级的尊重。在当时那样一个封建社会,等级尊卑都有着严格的意义,所以任何一个微小的行为背后可能都会有不一样的含义。

就如同在办大事之前都要沐浴更衣一般,放马蹄袖在古人眼里如同沐浴更衣一般慎重和充满"仪式感"。拍袖子这个行为和动作表示自己拍走了身上的灰尘。用更加干净整洁的状态来迎接上级的到来。首先在状态上就非常积极,也表明了自己对上级到来的重视。

清朝官员下跪前为什么要拍袖口(清朝官员下跪前要拍两下袖子)(6)

与此同时,放马蹄袖也表示自己两袖清风,是一个为民着想,不贪污不腐败的良臣形象。在古代,并没有服装口袋这么一说。要是想要放东西或者钱财也只能放在大袖子里。所以这个动作也是表明了自己清廉,为官为民。

因为翻袖子这样的动作很直接,坦坦荡荡翻开袖子,那么则代表没有贪污。不然藏在袖子里的钱财肯定在这样的动作之下无处遁形。虽然这样的行为有些掩耳盗铃的意味,可是随着时间推移演变,这个动作也成为了各个官员约定好的举动和规矩。

其次就是为了表示对上级的忠心。因为马蹄袖酷似马蹄而得此名。在古代马是代表忠诚的动物。也表明着自己愿意为上级或者皇帝效犬马之劳的意思。寓意好,又有表决心之意。

最后就是表明自己没有身藏暗器。要知道大袖子里可以藏很多东西,若是有人趁着拜见皇帝,在身上藏有暗器,然后瞅准时机行刺,那这个责任是非常重大的。

清朝官员下跪前为什么要拍袖口(清朝官员下跪前要拍两下袖子)(7)

所以拍袖子也是给皇上看的,向皇帝自证清白。拍袖子来表明袖子里真的没有任何危险品,也没有行刺的意图。这样皇帝可以放心,这朝堂之人都无策反之心。

一滴水,用显微镜看,也是一个大世界。仅仅一个拍袖子的动作就蕴涵着不少的门道还有含义。真是可谓让人叹服,但这个行为映射的却是封建社会糟粕的一面,也终被时代抛弃遗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