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袭人最后嫁人了吗(花袭人的结局好吗)

花袭人是贾宝玉房里的大丫环,侍奉宝玉可谓忠心耿耿、任劳任怨、别无二心,处理起内部事情来也是考虑得非常周祥,注意维护上下左右每个人的脸面,特别是注意维护宝玉的声誉,因而受到包括贾母、王夫人、王熙凤等当家人物的高度称赞,王夫人甚至偷偷地按姨娘的标准给她发放“工资”。之所以是“偷偷”地按姨娘的标准给她发放“工资”,是因为她还未正式“过门”。

花袭人最后嫁人了吗(花袭人的结局好吗)(1)

花袭人侍奉宝玉

对于“姨娘”的归宿,花袭人是昼思夜想的,处处时时以一个准姨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满怀希望地等待着那一天的到来。我们也都以为,花袭人成为宝玉的侍妾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书中花袭人的故事却并没有按照人们的善意想象去发展,且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红楼梦》是一部大悲剧小说,书中第五回里已经暗示故事里面的“女儿”都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结局,花袭人当然也不能例外。

花袭人最后嫁人了吗(花袭人的结局好吗)(2)

贾宝玉与钗黛

在贾宝玉梦入太虚环境时,来到了“薄命司”,看到了一众女子的“来世今生”。其中花袭人的判词是这样的:在“又副册”里,花袭人的画是“一簇鲜花,一床破席”,其判词是“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叹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这是对花袭人结局最完整的描述,只是还没有完全说透。不妨解读一下:

“一簇鲜花,一床破席”,表示花袭人姓花,看起来是光鲜无比,但命运是破败不堪的。“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是说,虽然花袭人性格温柔和顺、气质似桂如兰,但“枉”和“空”这两个字却将其彻底否定了,就是说“温柔和顺”没有用,“似桂如兰”也白搭,最后的结局自然是好不了的。“堪叹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说的是优伶蒋玉函有福娶到了花袭人,而贾宝玉却没有缘分,花袭人的“姨娘梦”最终破灭了。

在书中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袭人掣到的那支签的正面上画着桃花,写着“武陵别景”四个字,反面写了一句旧诗“桃红又是一年春”。这又是对花袭人命运结局的进一步暗示。要理解花袭人所抽到的花签的真正意思,得从这句旧诗所在那首诗中去寻找诗的背景。

花袭人最后嫁人了吗(花袭人的结局好吗)(3)

《石头记》

“桃红又是一年春”是宋代诗人谢枋得的《庆全庵桃花》中的一句,原诗是“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这首诗的译文:当年的桃源人找到桃花源来躲避秦末乱世,每次看到桃花盛开才知新的一年又来到了。倘若我在那里,定不让桃花花瓣随水流出,为的是怕再有打渔人找到这里的入口进来啊!

诗人谢枋得的《庆全庵桃花》创作背景是:南宋灭亡后,谢枋得在浙赣交界一带抗击元兵,以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身份知信州。不久,信州失守,他变易姓名,躲藏在武夷山区,卖卜论学于建阳市中,一住就是十二年。这首小诗借自己门前桃花开放的情景,结合自己逃难的现状,自然而然地与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意境搭上了联系,借用其意境来抒发自己隐身避世怕人知晓的心理。

所以花袭人所抽到的那支签上画的桃花、写的“武陵别景”和“桃红又是一年春”那句旧诗,都是表达了“乱世避难”的意思,可见这花袭人嫁给优伶蒋玉菡是迫不得已的事情。据分析,花袭人是在贾府“摊上事”的时候,为了躲避与贾府有关的乱局才不得已嫁给优伶蒋玉菡的,让蒋玉菡捡了大便宜!

据红学大师周汝昌先生推测,花袭人的出家很可能是在贾家彻底败落之前,为了救宝玉于水火之中,而主动舍身嫁与贾家的对头忠顺王爷家的,后来因为一系列变故,忠顺王爷把袭人赐给了蒋玉菡。我基本同意这个说法,但觉得忠顺王爷并不是要将花袭人据为己有,而是为了让自己异常喜欢的男宠蒋玉菡高兴,才设法将花袭人嫁给蒋玉菡的。花袭人的这一嫁,既达到了忠顺王爷报复贾府的目的,也满足了自己男宠爱物的要求,可以让其乖乖地听自己的话。在这“一箭双雕”的权术当中,花袭人成了最大的牺牲品!

在清朝,戏子的地位是十分低下的,是属于“下九流”的行当,与娼妓、奴婢同列。作为得到贾府一众女主子的普遍认可的花袭人,已经与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又时时以准姨娘身份自居,本可以成为大户人家富贵公子的姨娘,摆脱“下九流”的地位,却又身不由己地嫁给优伶蒋玉菡,又回到了社会上最底层,你能说她的命运不悲惨吗?否则怎么会入“薄命司”的簿籍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