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薇抱怨当今女演员难出头(大眼睛照样演悲剧)

赵薇抱怨当今女演员难出头(大眼睛照样演悲剧)(1)

赵薇那双标志性的大眼睛,最初是古灵精怪的象征;在一些文艺片中,它们也能表达隐忍与坚毅;在新片《亲爱的》里,这双大眼睛在黑眼圈和眼袋的映衬下,显得有些陌生,却帮助赵薇成功塑造了迄今为止反差最大的一个角色。因为外形缺少幽怨和质感,赵薇一度被认为不适合演悲剧,但农妇李红琴一角,正印证了好友李樯的预言:“好的演员就像烘培咖啡豆一样,需要生活对她慢慢烘培。时机到了,她就能爆发。”或者就如赵薇自己所说:“眼睛大也挺有好处的,就是你的情绪表达更充分。”

8 月 30 日,是第 71 届威尼斯电影节开幕的第三天,赵薇在微博上发了几张在游轮上看夕阳的照片,并附了句“goodbye!结束工作启程回家”。与近几年那些华丽亮相国际电影节的中国女星不同,赵薇的威尼斯之行短暂而悠闲。

两天前,赵薇主演的电影《亲爱的》在威尼斯全球首映(影片 9 月 26 日在国内上映),她扮演的农村妇女感动了国外媒体和观众。《好莱坞报道》盛赞赵薇是“东方的朱丽叶·比诺什”,“将每一场哭戏都演绎出些许不同的情感”。赵薇听后笑笑说:“大概因为我们都是双鱼座吧!我实在太信星座了!”

赵薇扮演的角色叫李红琴,人物原型是苏北邳州农妇高永侠。2011 年,高永侠 6 岁的儿子和 3 岁的女儿均被深圳公安确认系被拐卖儿童,她未曾料想已经去世的丈夫就是把孩子拐来的人贩子。后来,儿子重返亲生父母家,女儿则进了福利院。她遏制不住对孩子的思念,背起简单的行囊前往深圳,希望把女儿带回家。

影片中的赵薇,短发,未施粉黛,一口安徽方言;而她那双标志性的大眼睛因憔悴而失神,格外陌生。事实上,近几年中国电影中少有如此血肉丰满的女性形象,赵薇扮演的李红琴是个不小的惊喜。

赵薇近年来带来的惊喜不断,一如她的好友李樯所说:“好的演员就像烘培咖啡豆一样,需要生活对她慢慢烘培,时机到了,她就能爆发。”赵薇早已不是当年的“小燕子”,她仿佛有诸多面相,让人们每一次注视她时,就能看到她新的面貌。

赵薇抱怨当今女演员难出头(大眼睛照样演悲剧)(2)

《亲爱的》里的赵薇,短发,未施粉黛,一口安徽方言。她扮演的李红琴,是近几年中国电影中少有的血肉丰满的女性形象

不太安全的一个角色

陈可辛一直对赵薇很感兴趣。2004 年,他北上内地拍第一部影片《如果爱》,就想找赵薇出演,但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合作。之后的十年里,陈可辛合作过的女演员有周迅、徐静蕾、范冰冰、汤唯,皆是中国内地的一线女星,可他还惦记着赵薇,关注她每一部作品的表现。

“每次她有好的表现,我都会发个短信给她,” 陈可辛告诉《外滩画报》记者:“我记得那时候看《画皮》,很感动,觉得她演得很有力量。我觉得有些演员就是有感染力。说能哭,大陆演员谁不能哭啊?受过训练的那种哭,看了以后会觉得那是技巧。但赵薇哭,看了以后会想跟着哭。”

电影《亲爱的》改编自一则“打拐”社会新闻,影片中有两个比较重要的女性角色,一个是被拐儿童的母亲,影片中叫鲁晓娟(由郝蕾扮演),另一个则是李红琴。陈可辛心中盘了一下内地女明星,想让赵薇来扮演李红琴。

“我觉得她的气质就是像(李红琴)。”陈可辛向《外滩画报》记者解释说,赵薇在银幕上永远都像女神一样,眼睛大,是典型的美女。通常,完美的明星反而缺失凡人平常的真实,而赵薇却不是,属于美得很“真”的类型。在陈可辛看来,赵薇是接地气的美女。

但赵薇却拒绝了。“因为我觉得非常难演。这不是一个光靠演技就能完成的角色,真情实感和要演员达到的情感浓度,非常强。”赵薇向《外滩画报》记者解释,她知道,如果达不到那个强度,演出来很不到位。“对我来说,是不太安全的一个角色。”这是赵薇的顾虑。

赵薇也从未演过类似的角色。1997 年,《还珠格格》打破中国电视收视率纪录,赵薇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活泼机灵、甚至有些疯疯颠颠的“小燕子”,是人们对赵薇最初的认知。这也造成赵薇后来在银幕上多以古装形象出现,比如花木兰、孙尚香,或者就是青春活泼的女孩,且多是喜剧角色,比如《炮制女朋友》等。随年龄增长,雍容显露,赵薇还演过一些华美贵气的角色,比如《画皮 2》中的靖公主。去年,赵薇执导了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下简称《致青春》),跨入了导演行列。“大明星”、“小燕子”或是导演,任何一个关于赵薇的认知,都难以与“农村妇女”相联系。赵薇与李红琴之间,距离遥远。

但李樯告诉记者:“赵薇是一个可塑性很强的演员。只不过她明星的身份,使人们对她的表演产生质疑,这对她来说是很不公平的。”李樯是《致青春》的编剧,更是赵薇的好友。2005 年,李樯担任许鞍华电影《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的编剧,赵薇扮演“姨妈”斯琴高娃的女儿,一个外表艳俗的东北女大厨,戏份不多,却很惊艳。

赵薇抱怨当今女演员难出头(大眼睛照样演悲剧)(3)

赵薇在《致青春》片场,身边是编剧兼好友李樯

赵薇抱怨当今女演员难出头(大眼睛照样演悲剧)(4)

赵薇在《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中扮演“姨妈”斯琴高娃的女儿,一个外表艳俗的东北女大厨

事实上,在《还珠格格》之前,赵薇就主演了谢晋的《女儿谷》、张元的《东宫西宫》和电视剧《姐姐妹妹闯北京》。她极具表演天赋,一出道就是女主角,而不像许多女演员那样从配角起步;她的表演天赋,也让她以全国第一的成绩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只是,《还珠格格》后她被迅速定型,随后的《少林足球》、《天下无双》等,让她局限在古灵精怪“小燕子”的改良复制中。观众对赵薇的认识,只能停留在一个喜剧角色。

后来,赵薇也尝试转型。2003 年之后,她主演了《绿茶》、《天地英雄》、《玉观音》、《情人结》、《夜上海》等一系列文艺片。《玉观音》的导演许鞍华找赵薇扮演女主角安心,就因为觉得她演技好,且懂演戏。她在《许鞍华说许鞍华》书中记述:“内地观众认为赵薇是喜剧演员,应该做轻喜剧或者爱情喜剧,总之她就不太适合悲剧,因为她的样子缺少幽怨和质感,但我以为,可以让她试一下。做些扭转她本身形象的角色,哪知道观众就觉得不太接受。”

而在李樯看来,《玉观音》很体现赵薇的演技:“很多人认为那是一部失败的电影,但其实反过来看她(赵薇)演得非常好。”赵薇精准扣住了安心在跌宕命运下所持有的坚毅和隐忍。可惜电视版《玉观音》播放在前,电影上映后票房、口碑都不理想。尽管有影迷评论,小说和电视剧版《玉观音》似从男性的角度出发,塑造了一个看似纯洁却不安分的安心,满足了一般男人的幻想,但人物略显空洞;而电影版是导演许鞍华、编剧岸西、演员赵薇三个女性从女性角度演绎的一个真正坚强柔韧的女性形象,不再是单纯的爱恨情仇,而是女性的包容与慈悲。只可惜这些评论出现时,已是电影上映数年之后。

李樯喜欢的另一部,是霍建起导演的《情人结》,一部向“罗密欧与朱丽叶”致敬的影片,但赵薇扮演的屈然在情感上并不激烈,不是大开大合型的,直到影片结尾,苦守7年后终于和陆毅扮演的侯嘉修成正果。在婚纱店拍照时,镜头推近,赵薇微笑着抬着头,眼眶中泪珠却在打转。这才让人明白,原来之前7年的守候和对情感的克制,都来自于她内心强大的隐忍。这个“画龙点睛”的镜头,不但提亮了整部寡淡的影片,也让赵薇获得了第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的殊荣。

2002 年,在张艺谋拍出《英雄》之后,中国内地进入商业电影突飞猛进的时代。赵薇主演的这些艺术气质的影片,不巧被淹没在浩瀚的“中国式大片”中,基本没激起多少回响,还让赵薇惹来“票房毒药”的称号。

“我觉得好像是在闯关一样,”赵薇曾在一次采访中说:“你红了,大家都知道你了,也觉得你该在艺术上拥有成绩。行,我就去拍艺术片,拍了以后一直没什么票房,然后艺术片也在萎缩。大家说你没票房,好,那我就去拍点儿商业片。老实说,其实骨子里还是有一点点好胜心。你说我不可以,那我就做给你看看,不再让大家诟病。“

“赵薇会慢慢让你觉得,你对她的认知是有褊狭的。她需要时间。”李樯解释说。通常人们对一个明星的认识,标识性会特别强,且很难放弃成见去重新认识。赵薇不断塑造不同的人物,包括她导演《致青春》,还有《亲爱的》中颠覆形象地演一个农村妇女等等,“种种这些会让人觉得她未曾让人领略的东西非常多。”

这或许就是女演员的魅力,能够不断展现出新的维度,激发导演、编剧的创作,成为他们的缪斯。李樯新写的剧本《放浪记》,就是为赵薇而创作。她演一个内心极端又有些疯狂的作家。而陈可辛则愿意为赵薇冒险:“我当时也不知道她(演李红琴)行不行,拍电影就是一个赌博。”

赵薇也愿意冒险,在陈可辛又一次找她谈李红琴这个角色后,她接受了邀约。她解释说:“我自己的天性有一点喜欢冒险。 我常常会选择一些让人跌破眼镜的角色,就像我曾演《少林足球》里那么丑的一个女生。我总觉得危险的角色特别能吸引我。再加上陈可辛导演说我行,可能是他看到了我身上自己没发现的东西,所以我觉得那就去冒一把险吧。”

赵薇抱怨当今女演员难出头(大眼睛照样演悲剧)(5)

陈可辛一直对赵薇很感兴趣。2004 年,他北上内地拍第一部影片《如果爱》,就想找赵薇出演。之后,他始终惦记着赵薇,关注她每一部作品的表现(赵薇服装:白色真丝荷 ac 叶边衬衫、黑色 V 领毛衣外套、铆钉装饰高跟凉鞋 all from Chloe)

有技术而不用技术

第一天开机,陈可辛心里就有谱了。

那是拍影片下半部分的第一场戏,赵薇扮演的农村妇女李红琴来到深圳找女儿。镜头中,她拖着行李,走在深圳街头,衣装在都市人群中格格不入。在镜头中,赵薇把角色内心的复杂呈现得层次丰满:面对陌生的城市,她有些茫然,可神情中却带着坚强,那是种缘自母爱的勇敢;她步履笨拙,却不是农妇的憨态,反而因为踏上一条与命运抗争之路而显得义无反顾。

“那场戏拍完,我心里就有底了。”陈可辛眼中满是欣赏和兴奋,他告诉记者,他拍过那么多戏,真正能做到不带妆上镜的女演员是极少数。如果女主角还纠结在镜头前美不美,为此和导演较劲,她就绝对演不了李红琴。赵薇就做到了。她是第一个真正做到不化妆,“完全坦荡荡地面对镜头”。

第二天更让陈可辛“目瞪口呆”。那场戏是黄渤和郝蕾扮演的被拐儿童父母在安徽找到儿子后,赵薇扮演的李红琴被带去公安局审讯。镜头从办公桌上堆满的文件空隙中俯拍赵薇,她蜷缩地蹲在墙边,不敢直视,却会时不时抬头偷瞄一眼公安,惊恐而怯弱。她用方言回答公安的问话,言辞含糊似乎是闪烁其词,也可能她原本对男孩的来历就不清楚,被公安告知死去的丈夫是人贩子后又陷入茫然与怀疑。随后,她的“女儿”推开审讯室门来找妈妈,赵薇瞬间惊觉,并陷入深深恐惧中,显然她意识到了“女儿”的来历,害怕再失去“女儿”,以出自农妇的“狡黠”搪塞公安。而当她发现谎言哄骗不了公安时,她瞬间爆发,抱起“女儿”冲出房门。随后公安群起而围捕她,她冲下楼,随手抓起一个灭火器甩向身后的公安。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那场戏就是纪录片。”陈可辛激动地向记者解释,“你看赵薇整段的表演,完全可以拿去和打拐的新闻纪录片放在一起看。”

这场戏拍完,陈可辛发现,“审讯”赵薇的公安,相比之下尤其失衡,于是又重新找了余皑磊来救场,和赵薇重拍。补拍时已是凌晨 5 点左右,赵薇又得重新回到情绪中,可她演起来和当初一模一样。

在陈可辛的观察中,赵薇在拍摄现场相当放松,和大家开开玩笑,似乎完全不用准备,上去就能演。李樯很了解赵薇:“她创作过程都是她内心酝酿的东西,她很用心,她有自己的方式,你可能外表看不到她在做什么,其实她内心都在做。”

影片中赵薇的方言也令人印象深刻。赵薇已经有十几年没有讲方言了,虽然没有忘记,说起来却不太熟练。她用方言念台词,自己倒先笑了,之后就不自信了,不断劝导演改用普通话演。在导演的坚持下,赵薇试着和妈妈练习,日常用语都用安徽话说。

准备这个角色时,赵薇陷入了焦虑。影片开拍前一两周,赵薇在家里把剧本一页页翻,想象剧本里的场景念台词,念到第二天,她突然发现只要一张嘴就想哭:“不知道为什么,台词好像开始长在我身上了。”

“我自己是一个情感比较浓烈的人,很容易被感动。如果我设身处地去感受,就能强烈地感受到人物的喜悦和悲哀,”赵薇告诉记者,“我的感受力,可能是让我进入(人物)的最大原因。”

由内心情感主导,大概就是赵薇演戏的方法。“这个人物只能往内心上走,更多的(其他部分)内心抓到了就抓到了。”赵薇说,“当心里的感觉到了那个位置,不管是过了还是没到,都是成立的;心里没有这种明确的感受,才会不断调整多了还是少了。感受够了以后,怎么样都可以。”赵薇对记者说。

因为捕捉到人物的内心,所有的准备和技术都瞬间化为无形,一如李樯对赵薇的评价:“她是有技术而不用技术的人,她是永远把真情实感当成武器的。通过外部手段,比如设计,或许也能达到一定效果,算是一个便捷的桥梁吧,但赵薇还是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演,一种所谓最笨的方法。”

赵薇抱怨当今女演员难出头(大眼睛照样演悲剧)(6)

赵薇服装:咖啡色明线车缝无袖连衣裙 Dior 、铆钉装饰高跟凉鞋 Chloe

只记得对她有用的东西

在陈可辛看来,赵薇能够演好李红琴这个角色,是因为她的真实。而最初吸引陈可辛,使他十多年对赵薇“穷追不舍”的原因,也是真实。

“《还珠格格》我没怎么看,对银幕上的赵薇是陌生的。”陈可辛告诉记者。2001 年,他在某次饭局遇到了赵薇:“我是被赵薇这个人吸引,而不是被赵薇这个明星,或者银幕上的赵薇吸引。”

赵薇让陈可辛想起了《甜蜜蜜》中的张曼玉和黎明。拍摄《甜蜜蜜》时,香港演员都不带助手,也没有自己的化妆师。拍戏时,陈可辛和演员们就蹲在街头吃盒饭,饭菜也不比别的工作人员好。在那种纯真质朴的环境中,诞生了一系列经典的香港电影,也成就了一系列经典影星。

“而现在内地的明星,派头比好莱坞更厉害。”陈可辛说。越来越多的商业活动、代言,让明星就像一个“公司”,甚至一个“集团”。每个明星都充满无限商机,吸引一群人围绕着他们,说他们爱听的话,从他们身上谋取利益,也蒙蔽了现实。

赵薇却不是。即使过了那么多年,陈可辛依旧觉得赵薇是最踏实的一个。和赵薇聊天,可以很直白地说话,不用拐弯抹角。这次陈可辛建议她在影片中不化妆,赵薇也都爽快答应:“行啊!这样大热天也舒服。”

李樯认为,赵薇看似大大咧咧,心里其实很聪明。“她很通透,大智若愚,”李樯告诉记者,“她只记得对她有用的东西。对她没用的东西,她记都不记。”

李樯发现,赵薇平时丢三落四,忘性很大,所以有时喝酒聊天谈到某个电影的细节,或是某本书里的一句话,他也以为赵薇不会记得。哪料赵薇过了一阵子,便向他分享看完的感受。“她吸取的是更有益的东西,忽视的是日常生活中一些别人很计较的东西。”李樯说。

又比如在曾经的采访中,赵薇提到,对于微博上@她的微博,她都不太回应,因为她觉得关注太多会是一种能量的消耗。“有时候声音太多,会影响要做的事情。”赵薇说。

就陈可辛看来,赵薇之所以如此真实,和她家庭有关。“我不能说(她)家庭教育很好,但一定是有非常正确的价值观,而且她的成长一定很幸福。因为成长幸福,没有阴暗面,人就会放得开。”陈可辛说。

当年赵薇因为“小燕子”走红后,各种活动都邀请她,她觉得非常惶恐,笑着应酬各种人,每天累得不知道高兴还是忧伤。“我并没有要那么多人围着我,因为我挺怕那个束缚的。”赵薇告诉记者,她更愿意自己提个包行动。比如拍《赤壁》,赵薇第一次去片场,因为只带了一个助手,整个剧组都没察觉她来,她就站在监视器后边看边等。过了好一会,吴宇森才发现了她。

“他以为我第一天来会带一帮人。大家都这样,可多累啊,人带得越多对于我来说就越累。”赵薇说。

这次采访,赵薇也是一个人先到,在众人眼皮子底下突然“冒”了出来。她穿着浅蓝色衬衫,牛仔裤,素净的寻常装扮,就像一个普通学生,难怪她曾说她经常一个人去影院看电影而不被发现。但当她上妆后,光彩瞬间绽放。或许这就是所谓的明星气场,不需要时就能够收敛,而释放时立刻光彩照人。

拍摄前一天,赵薇还在日本,进休息室后便先用 iPad 和女儿四月视频。如果不工作,赵薇更愿意“宅”在家,或和好朋友约着吃饭聊天。李樯就是她的好友之一。“(他)是会说真话,会分享一些对人生、专业有帮助的一个朋友,不是酒肉朋友,在创作上也有很多可以共勉的东西。这样的朋友就会多说一些对自己有益的话。”赵薇说。

这些年,赵薇没有选择疾走,而是走走停停,就如她接戏拍片的节奏,如她遁入学堂读研究生。“我常常停下来,如果不停下来,人会走到很浮躁的一个阶段。”停,也是她对生活的回归。在赵薇看来,“演员的源泉就来自于生活,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力。”

赵薇抱怨当今女演员难出头(大眼睛照样演悲剧)(7)

《亲爱的》剧照

赵薇抱怨当今女演员难出头(大眼睛照样演悲剧)(8)

陈可辛和赵薇在《亲爱的》片场

B=《外滩画报》

Z=赵薇

“我的表演很难归类”

B:接演《亲爱的》之前你曾经婉拒过,是什么让你又有信心演好这个角色呢?

Z:看完片子之后大家会觉得不错,不过没成片之前,我还是觉得难度挺大的。李红琴不是一个容易完成的角色,起初觉得有点不太保险,我也两三年没太演戏了,也有一些其他犹豫的原因。后来想,试一试吧。我一个朋友也说:“估计也就陈可辛会找你演农村妇女了,别的导演估计想不到这茬,说不定你错过这个角色,将来就不会有机会了”。

B:对你来说化不化妆无所谓?

Z: 对我来说,这是塑造人物,而且我平时也没那么讲究。你是演故事里的一个真实人物,你应该尽可能地接近她。你要老想着自己,那你不是一个真正的演员。

B:会不会担心自己的形象对一个农村妇女来说太艳了?

Z: 做造型的时候,也特意往粗糙里去走,包括打光也都是用顶光,黑眼圈和眼袋特别大,也不会加任何修饰。某种程度上,这是让你的形象更真实,所以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还很艳丽。

B:可是眼睛是你的特色啊。

Z:我觉得没关系啊,眼睛大一点也挺正常,不能说眼睛大就碰不到悲剧的事情了。而且眼睛大也挺有好处,就是你的情绪表达更加充分。

赵薇抱怨当今女演员难出头(大眼睛照样演悲剧)(9)

《亲爱的》在威尼斯电影节上全球首映,赵薇也来到水城参与宣传

B:你曾在采访中说,女演员里面郝蕾演技不错。

Z:我觉得她是一个有自己魅力的演员,演戏有她自己的一个系统,就是不会太大路化的表演,比较个性化。

B:你自己演戏是另外一种方式吗?

Z:我这个就很难归类,有时候这么演,有时候那样演。

B:成为母亲之后,对饰演李红琴这个角色有帮助吗?

Z:我觉得成为母亲之后的帮助,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来源于自己的母亲,更多的是从小到大母亲对自己的爱,然后你再诠释一个母亲,而不是对自己的下一代。

B:李红琴从看守所释放,踏上寻女的道路,这个人物其实已经发生了变化,她会学习法律、找律师,想办法寻回女儿,而不是之前那个一无所知的农村妇女。人物的后半部分,你在表演上如何区别?

Z:我觉得自己喜欢的人物,角色文本是一回事,每个演员演的时候,因为各自的性格,处理上还是会不一样。以我的个性,我比较喜欢人物和命运抗争。当然你也可以把她演成一个柔弱无助、听天由命的良家妇女,但任何一个人物,我希望演的时候都有非常明确的目标性。一个人无论有没有文化,有没有能力,一旦他有目标,有巨大的动力,就会产生超过这个人物本身的能量。我也希望我的人物能够达到这个层面。

B:导演说你在片场基本上都不准备,和大家有说有笑,演的时候上去就行,这是怎么做到的?

Z:我也不知道,可能就是在片场呆久了吧。我也不需要之前准备太久,可能对这个人物有所理解,也有可能是有经验了吧。以前为了一场很重要的戏,一天都在那酝酿酝酿,真正开演时却累了,所以我拍的时候,再重的戏我之前也不会多想,顶多是用二十分钟到半个小时准备一下,热身一下,想想这个人物的前因后果,想想这个场景对人物的重要性,想想我的目的。为了达到目标和任务,就是有二十分钟想一想就可以了。

B:考谢晋影视艺术学院时,你就想做演员吗?

Z:一个女孩,对做演员总归有点好奇,有点向往。但是能不能做成,对表演事业是否有巨大的热忱,那个时候肯定是没有的,更多的还是对外面世界和银幕的好奇心而已。

B:你什么时候开始对表演有企图心的?

Z:这个倒是一直是有的。太早就决定了我要做这个工作。我也常常说,去做这件事情有时候是上天的安排,就好像除了做这个,没第二条路,所以从来没想过不做这个,哪怕做得不好,也没动过念头搞个别的什么。就是比较一根筋吧,比较轴。

B:你从什么时候开始觉得自己会演戏的呢?

Z:我觉得我一直都会演戏,从小就会演戏,因为你说一个不会演戏的人,怎么会演得《还珠格格》所有人都喜欢看?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从来没觉得我不会演戏,只是对自己的演技和表演能力的提高和挖掘,是一个长时间努力的东西。

B:对自己的挖掘,目标也会越来越高吧?

Z:其实我觉得每个角色都挺难的,并不是说会碰到越来越难的角色,而是每个角色都有各自的难。我对它们是公平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